中草药图名称大全如何通过图快速识别草药名称?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3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与疾病斗争的经验结晶,其种类繁多、功效各异,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养生保健及日常调理,为帮助大家系统了解常见中草药的基本信息,本文按药用部位及自然属性分类,整理出部分常用中草药的名称、性味与功效,并辅以简要说明,同时附相关问答供参考。

中草药图名称大全

根及根茎类中草药

根及根茎是中草药中应用最广泛的部位,富含有效成分,具有补益、清热、活血等多种功效,常见品种如下:

名称 性味 功效 常见用途
人参 甘、微苦,温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
黄芪 甘,温 补气固表,利水消肿 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
当归 甘、辛,温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甘草 甘,平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 脾胃虚弱、咳嗽痰多、痈肿疮毒
黄连 苦,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湿热痞满、呕吐吞酸、痈肿疔疮
黄芩 苦,寒 清热燥湿,泻火止血 肺热咳嗽、湿热泻痢、胎动不安
白芍 苦、酸,微寒 养血调经,柔肝止痛 月经不调、肝脾不和、胸胁疼痛
生地黄 甘、苦,寒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
熟地黄 甘,微温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血虚萎黄、心悸怔忡、肝肾阴虚
丹参 苦,微寒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 痛经经闭、癥瘕积聚、胸痹心痛

叶类中草药

叶类中草药多具疏散风热、清肺止咳等作用,质地轻薄,有效成分易析出,常见品种如下:

名称 性味 功效 常见用途
桑叶 甘、苦,寒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 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
枇杷叶 苦,微寒 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肺热咳嗽、胃热呕逆
紫苏叶 辛,温 发汗解表,行气和胃 风寒感冒、脾胃气滞、妊娠呕吐
艾叶 辛、苦,温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月经不调、经寒痛经、宫冷不孕
银杏叶 甘、苦、涩,平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瘀血阻络、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
侧柏叶 苦、涩,寒 凉血止血,化痰止咳 吐血衄血、肺热咳嗽、血热崩漏
荷叶 苦涩,平 清热解暑,升发清阳 暑热烦渴、脾虚泄泻、血瘀崩漏
淡竹叶 甘、淡,寒 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热病烦渴、口疮尿赤、湿热黄疸

花类中草药

花类中草药气味芬芳,多具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活血调经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妇科及情志疾病,常见品种如下:

名称 性味 功效 常见用途
金银花 甘,寒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
菊花 甘、苦,微寒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 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昏花
玫瑰花 甘、微苦,温 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肝胃气痛、月经不调、跌仆损伤
红花 辛,温 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痛经经闭、癥瘕积聚、胸痹心痛
款冬花 辛、微苦,温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
槐花 苦,微寒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痔疮出血、血痢、肝火头痛目赤
辛夷花 辛,温 散风寒,通鼻窍 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鼻渊流涕
密蒙花 甘,微寒 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眼生翳膜

果实种子类中草药

果实种子类中草药多具补益肝肾、健脾消食、固精缩尿等作用,药力缓和,常用于慢性调理,常见品种如下:

中草药图名称大全

名称 性味 功效 常见用途
枸杞子 甘,平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
决明子 甘、苦、咸,微寒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目赤涩痛、头痛眩晕、肠燥便秘
酸枣仁 甘、酸,平 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失眠多梦、心悸怔忡、自汗盗汗
五味子 酸、甘,温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 久咳虚喘、梦遗滑精、久泻不止
山茱萸 酸、微温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崩漏带下
女贞子 甘、苦,凉 滋补肝肾,明目乌发 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
菟丝子 辛、甘,平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胎动不安
沙苑子 甘,温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肾虚腰痛、遗精尿频、目暗昏花
莲子 甘、涩,平 补脾止泻,止带,益肾固精 脾虚泄泻、带下、肾虚遗精
薏苡仁 甘、淡,微寒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 水肿脚气、脾虚泄泻、关节疼痛

全草类中草药

全草类中草药药性多平和,具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作用,涵盖范围广,资源丰富,常见品种如下:

名称 性味 功效 常见用途
蒲公英 苦、甘,寒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疔疮肿毒、乳痈、瘰疬、咽喉肿痛
鱼腥草 辛,微寒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 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淋涩痛
薄荷 辛,凉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紫花地丁 苦、辛,寒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疔疮肿毒、痈疽发背、毒蛇咬伤
车前草 甘,寒 清热利尿,祛痰,凉血 热淋涩痛、水肿尿少、痰热咳嗽
金钱草 甘、咸,微寒 利湿退黄,利尿通淋 热淋、石淋、黄疸尿赤、疮痈肿毒
益母草 辛、苦,微寒 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水肿小便不利
佩兰 辛,平 化湿醒脾,辟秽和中 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
荆芥 辛,微温 祛风解表,透疹,止血 风寒感冒、麻疹不透、便血崩漏

动物类与矿物类中草药

除植物药外,动物药(如鹿茸、阿胶)与矿物药(如石膏、朱砂)也是中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具峻猛或独特功效,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动物类常见品种:

  • 鹿茸:甘咸温,补肾阳、益精血,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阳痿遗精、宫冷不孕。
  • 阿胶:甘平,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吐血尿血。
  • 蝉蜕:甘寒,疏散风热、透疹明目,用于风热感冒、麻疹不透、目赤翳障。
  • 地龙:咸寒,清热息风、通络利尿,用于高热惊痫、关节痹痛、小便不利。

矿物类常见品种:

  • 石膏:辛甘大寒,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头痛。
  • 滑石:甘淡寒,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用于热淋石淋、暑湿湿温、湿疮湿疹。
  • 朱砂:甘微寒有毒,清心镇惊、安神解毒,用于心悸失眠、惊风癫痫、疮疡肿毒。

中草药种类繁多,以上仅列举部分常用品种,实际应用中需结合药材的性味归经、配伍禁忌及个体体质综合考量,中草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使用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相关问答(FAQs)

问:中草药的“性味”是什么意思?如何根据性味选择?
答:中草药的“性”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平性介于之间),“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性味决定药物的基本功效,如寒性药清热(如黄连、金银花),热性药散寒(如附子、干姜),甘味药补益(如人参、甘草),辛味药发散(如薄荷、生姜),选择时需根据病症性质:热证用寒性药,寒证用热性药;虚证用甘味补益药,实证用苦味泻下药等,风寒感冒(怕冷、流清涕)宜选辛温解表的生姜、紫苏,风热感冒(发热、咽痛)宜选辛凉解表的薄荷、菊花。

中草药图名称大全

问:使用中草药时需要注意哪些禁忌?
答:使用中草药需注意以下禁忌:①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如甘草反甘遂、大戟,乌头反贝母、瓜蒌;②妊娠禁忌,如麝香、莪术、红花等活血化瘀药及毒性药(如朱砂、雄黄)孕妇禁用;③饮食禁忌,服用中药期间一般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服人参、黄芪等补益药时忌萝卜、茶叶,服荆芥、薄荷时忌鱼虾;④体质禁忌,如脾胃虚寒者忌用寒凉药(黄连、石膏),阴虚火旺者忌用温热药(附子、干姜);⑤剂量与疗程,部分药物(如附子、朱砂)有毒需严格控制剂量,长期服用需监测肝肾功能,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滥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沂水中药材批发市场的具体地址在哪里?怎么前往?
« 上一篇 09-21
如何全面及时掌握中国药材网药材价格行情最新动态走势与影响因素?
下一篇 » 09-2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