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沉香具体有哪些药用功效与作用?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沉香,瑞香科植物白木香或沉香等树木的干燥心材,主产于我国广东、海南及东南亚地区,因其树脂沉积后香气浓郁、入水即沉而得名“沉香”或“沉水香”,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沉香性辛、苦,温,归脾、胃、肾、肺经,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等功效,在中医临床应用历史悠久,现代研究也进一步揭示了其多药理活性。

中药材沉香的作用

沉香的核心功效在于行气解郁,其辛香走窜之性能疏通气机,尤其擅长治疗寒凝气滞、肝郁气逆所致的疼痛,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沉香通过温通经脉、散寒行气,缓解胸胁胀痛、脘腹冷痛等症状,对于胃寒引起的胃脘冷痛,常配伍高良姜、香附以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对于肝郁气滞导致的胁肋胀痛,则与柴胡、郁金同用,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沉香还可用于寒疝疼痛,配小茴香、川楝子,共奏暖肝散寒、理气止痛之效。

温中止呕是沉香的另一重要功效,其性温能暖脾胃,味苦可降逆气,适用于脾胃虚寒、胃气上逆所致的呕吐清水、食少脘痞等症,临床常与生姜、半夏配伍,增强温胃止呕之力;若兼见脾胃虚弱,则加党参、白术,标本兼治,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沉香挥发油能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促进胃排空,从而缓解呕吐症状。

沉香还具有温肾纳气、平喘止咳的作用,是治疗肾不纳气虚喘的要药,肾主纳气,若肾阳不足,摄纳无权,则气浮于上,见短气喘促、动则加重、呼多吸少等症状,沉香温而不燥,能补肾纳气,常配蛤蚧、冬虫夏草等,增强纳气平喘之功;若兼见肺肾阴虚,则加麦冬、五味子,滋肾养肺、敛气平喘,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属肾不纳气者,沉香可改善喘息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除上述核心功效外,沉香还具有镇静安神、抗菌抗炎等作用,中医认为其香气走窜,能开窍醒神,用于痰浊蒙窍、神昏窍闭之症,但需配伍麝香、冰片等增强开窍之力,现代研究发现,沉香中的挥发油成分(如沉香螺旋醇)具有中枢镇静作用,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同时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发挥抗炎作用。

中药材沉香的作用

沉香主要功效与临床应用参考表: | 功效 | 作用机制 | 适用症状 | 常用配伍 | |--------------|------------------------------|------------------------------|--------------------------| | 行气止痛 | 疏肝理气、温通血脉 | 胸胁胀痛、胃脘冷痛、疝气疼痛 | 柴胡、香附;干姜、高良姜 | | 温中止呕 | 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 胃寒呕吐、呃逆、食少脘痞 | 生姜、半夏;党参、白术 | | 纳气平喘 | 温肾纳气、固摄元气 | 肾虚喘促、动则加重、短气懒言 | 蛤蚧、冬虫夏草;麦冬、五味子 | | 镇静安神 | 调节中枢神经、缓解焦虑 | 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精神萎靡 | 茯神、酸枣仁;朱砂、琥珀 |

现代化学成分分析表明,沉香主要含挥发油(占6%-12%)、黄酮类、色酮类等成分,其中挥发油中的沉香螺旋醇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能清除自由基,减轻组织损伤;黄酮类成分可调节心血管功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色酮类则具有抗菌、解痉作用,这些研究为沉香的传统功效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在抗衰老、心血管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综上,沉香作为一味药食同源的珍贵药材,既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传统功效,又具镇静安神、抗菌抗炎等现代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广泛,但需注意,沉香辛温香燥,阴虚火旺、实热证者慎用,用量一般3-6克,煎汤或研末吞服。

【Q1:沉香适合哪些人群使用?哪些人应慎用?】
A:沉香适合脾胃虚寒、气滞疼痛、肾虚喘促的人群,如常感胃脘冷痛、胸胁胀闷、久病咳喘者,但阴虚火旺(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实热证(高热、便秘)、孕妇及月经期女性应慎用,因其辛温香燥,可能加重阴虚或出血倾向。

中药材沉香的作用

【Q2:如何鉴别沉香的真伪?优质沉香有何特征?】
A:真沉香(沉水香)密度大,多数入水即沉;表面有棕黑色油线(树脂沉积),香气浓郁醇厚,燃烧时香气清雅持久,伪品多为白木香染色或用其他木材浸泡香精,质地轻,浮于水面,油线不自然,气味刺鼻或无香气,优质沉香以色黑、油足、香气浓、入水沉者为佳,称为“沉水香”,价格较高。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药材红花种子有何药用价值与高效种植选购技巧?
« 上一篇 09-22
张仲景发现的中草药里,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医学智慧?
下一篇 » 09-2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