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野生药材有几种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3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貌以山地、高原、沙漠、绿洲为主,气候从亚热带向温带、寒温带过渡,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极为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据《甘肃中药资源志》(1988年)及近年资源普查数据,全省野生药用植物种类达2000余种,分属127科、601属,其中载入《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常用品种有300余种,是全国闻名的“天然药库”,道地药材种类居全国前列,素有“千年药乡”“西部药仓”的美誉,这些药材不仅资源量大,且品质优良,如岷县当归、陇西黄芪、文县党参等,既是传统中药材,也是甘肃医药产业的支柱。

甘肃野生药材有几种

甘肃野生药材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

甘肃野生药材的分布与地理气候密切相关,大致可分为五个区域,各区域特色鲜明:

陇南山地亚热带区

包括陇南市的全部及天水、定西南部,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气候湿润,森林覆盖率高,是甘肃野生药材最丰富的区域,代表性药材有:当归(岷县、宕县“岷归”为道地药材)、党参(文县“纹党”为全国知名品种)、黄芪(武都“黄芪”条粗壮、粉性足)、半夏(礼县、西和“半夏”个大、色白)、柴胡(徽县、两当“北柴胡”含量高)、丹参(康县、成县)、天麻(武都、文县野生天麻因环境独特,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等,还有黄连、杜仲、山茱萸等木本药材,种类超过500种。

甘南高原区

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全部及临夏南部,属高寒湿润气候,海拔高(2800-4000米),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适合耐寒、喜湿药材生长,代表性药材有:大黄(玛曲、碌曲“唐古特大黄”泻下作用强,含大黄酸)、秦艽(碌曲、卓尼“秦艽”龙胆苦苷含量高)、羌活(卓尼、舟曲“羌活”挥发油足,祛风止痛)、红花(临潭、卓尼“藏红花”虽为种植,但周边野生红花资源丰富)、冬虫夏草(碌曲、玛曲、夏河“虫草”虫体饱满、色泽黄亮,为甘肃高端药材代表)、独一味(玛曲、碌曲“独一味”活血止痛,用于骨科)、红景天(碌曲、玛曲“红景天”抗缺氧、抗疲劳)等,种类约400种,其中高原特色药材占60%以上。

河西走廊区

包括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五市及白银北部,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适合耐旱、耐盐碱药材生长,代表性药材有:甘草(民勤、金塔“甘草”根长、甜味浓,为甘草酸主要来源)、锁阳(瓜州、玉门“锁阳”补肾阳、益精血,寄生白刺根上)、枸杞(敦煌、安西“枸杞”果大、色红,含枸杞多糖)、麻黄(张掖、武威“麻黄”含麻黄碱,发汗解表)、肉苁蓉(民勤、金塔“肉苁蓉”寄生梭梭根上,补肾阳、益精血)、银柴胡(民勤、武威“银柴胡”退虚热,用于小儿疳积)、紫草(张掖、酒泉“紫草”含羟基萘醌,凉血活血)等,种类约300种,以沙生、旱生药材为特色。

甘肃野生药材有几种

祁连山区

包括祁连山地的张掖、武威、金昌、酒泉等市部分区域,海拔高(3500-5000米),气候寒冷湿润,是甘肃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野生药材的“基因库”,代表性药材有:雪莲(祁连山主峰“雪莲”含雪莲内酯,清热解毒、祛风湿,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鹿衔草(肃南、天祝“鹿衔草”补肝肾、强筋骨)、柴胡(山丹、民乐“北柴胡”根粗、质坚)、黄芪(天祝、肃南“黄芪”膜荚黄芪,补气固表)、羌活(肃南、门源“羌活”宽叶羌活,祛风散寒)、秦艽(肃南、祁连“秦艽”粗茎秦艽,龙胆苦苷含量高)等,种类约350种,其中高山药材占40%。

陇中黄土高原区

包括兰州、白银、定西、平凉、庆阳等市,属温带半干旱气候,黄土深厚,水土流失较严重,适合耐旱、耐瘠薄药材生长,代表性药材有:黄芩(定西、通渭“黄芩”根色黄、质坚实,含黄芩苷)、板蓝根(定西、陇西“板蓝根”抗病毒,用于感冒)、甘草(会宁、靖远“甘草”甘草酸含量高)、枸杞(靖远、景泰“枸杞”果肉厚、甜味浓)、柴胡(静宁、庄浪“北柴胡”根直、味浓)、党参(渭源、陇西“党参”党参多糖含量高,为人工种植主产区,野生资源分布于山区)等,种类约450种,以根茎类、全草类药材为主。

甘肃野生药材资源的主要特点

  1. 种类丰富,覆盖面广:全省野生药材2000余种,涵盖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全草、动物、矿物等各类药材,其中植物类占95%以上,动物类(如麝香、鹿茸、羚羊角)和矿物类(如石膏、龙骨)占少数。
  2. 道地药材突出,品质优良:当归、黄芪、党参、大黄、甘草等“五大宗药材”产量占全国30%以上,岷归”“陇芪”“纹党”为道地品牌,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其他产区;冬虫夏草、雪莲等高原药材因生长环境独特,有效成分含量高,市场价格昂贵。
  3. 分布集中,便于开发:主要药材如当归(岷县)、黄芪(陇西、渭源)、党参(文县、渭源)、甘草(民勤)、锁阳(瓜州)等,分布相对集中,便于规模化采收和人工种植推广。
  4. 生态价值显著:野生药材是甘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甘草、麻黄、肉苁蓉等沙生药材,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是河西走廊生态屏障的“守护者”。

甘肃野生药材资源现状与保护

近年来,受过度采挖、生态环境退化、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野生药材资源量锐减,如野生羌活、秦艽、雪莲等因生长周期长、采挖强度大,已濒临枯竭;冬虫夏草资源量较20世纪80年代减少60%以上,为此,甘肃省采取多项保护措施:

  • 建立自然保护区:祁连山、盐池湾、安南坝等自然保护区覆盖了主要野生药材栖息地,禁止滥采滥挖;
  • 推广人工种植与抚育:当归、黄芪、党参等大宗药材人工种植面积达300万亩,占全国产量的50%以上;野生秦艽、羌活等开展人工抚育,减少对野生资源的依赖;
  • 加强法规监管:出台《甘肃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办法》,严厉打击非法采挖、交易国家保护野生药材(如冬虫夏草、雪莲)的行为;
  • 开展资源普查与监测:每10年开展一次全省中药资源普查,建立动态监测数据库,为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甘肃主要野生药材一览表

药材名称 主要分布区域 药用价值与主要功效
当归 岷县、宕县、陇西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妇科圣药”,含阿魏酸、挥发油等
黄芪 陇西、渭源、天祝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含黄芪甲苷,用于气虚乏力、中气下陷
党参 文县、渭源、陇西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含党参多糖,用于脾肺虚弱、食少便溏
大黄 玛曲、碌曲、礼县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含大黄酸、大黄素,用于实热便秘、腹痛胀满
甘草 民勤、金塔、定西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含甘草酸、甘草甜素,用于脾胃虚弱、咳嗽痰多
冬虫夏草 碌曲、玛曲、夏河 补肺益肾、止血化痰,含虫草素、虫草多糖,用于久咳虚喘、腰膝酸痛
锁阳 瓜州、玉门、民勤 补肾阳、益精血,含锁阳多糖、鞣质,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
雪莲 祁连山主峰、阿尼玛卿山 清热解毒、祛风湿、补肾壮阳,含雪莲内酯,用于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肾虚腰痛

相关问答FAQs

Q1:甘肃野生药材中,哪些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A: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甘肃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有:冬虫夏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仅限野外种群,禁止商业性采挖)、雪莲(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少量分布于陇南,药用部位为树皮和枝叶)、水曲柳(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药用部位为茎皮),麝(林麝、马麝,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麝香为珍贵药材)、羚羊(赛加羚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羚羊角为药材)等动物类药材也受严格保护。

甘肃野生药材有几种

Q2:甘肃野生药材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有哪些?
A:主要问题包括:①过度采挖:部分药材因市场需求大,被无序采挖(如野生羌活、秦艽),资源量锐减;②生态环境退化:气候变化、过度放牧、开垦等导致药材栖息地破坏(如河西走廊沙生药材面积减少);③人工种植冲击:部分野生药材被人工种植替代,野生种质资源流失。
保护措施:①建立保护区:将祁连山、甘南高原等药材集中区划为自然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②人工抚育:对野生资源量少的品种(如冬虫夏草、雪莲)开展人工培育,减少野生采挖;③法规监管:严禁非法采挖、交易国家保护药材,对违规行为严厉处罚;④资源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地面调查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资源变化;⑤生态修复:在河西走廊、黄土高原种植沙生药材(甘草、麻黄),实现生态保护与药材资源恢复双赢。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扭伤中草药偏方真的有效?正确用法与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 上一篇 09-22
东北都有什么野生药材
下一篇 » 09-2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