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总汇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中药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物质基础,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养生保健及现代医药研发,中药材种类繁多,据《中华本草》记载,我国现有中药资源12807种,其中植物药11146种,动物药1581种,矿物药80种,这些药材分布于不同地域,因气候、土壤差异形成道地药材,如四川的黄连、云南的三七、吉林的人参、宁夏的枸杞等,其品质与疗效备受推崇。

中药材总汇

中药材的分类方法多样,按药用部位可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全草、动物、矿物等类;按功效可分为解表药、清热药、补益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按自然属性则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三大类,以下按药用部位分类列举常见中药材及其主要功效:

药用部位 代表药材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根及根茎 人参 甘、微苦,温;归脾、肺、心经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
黄芪 甘,温;归脾、肺经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肌排脓
黄连 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茎木类 钩藤 甘、凉;归肝、心包经 清热平肝,息风定惊
鸡血藤 苦、甘,温;归肝、肾经 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
叶类 枇杷叶 苦,微寒;归肺、胃经 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花类 金银花 甘,寒;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红花 辛,温;归心、肝经 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果实及种子 枸杞子 甘,平;归肝、肾经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五味子 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全草类 薄荷 辛,凉;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鱼腥草 辛,微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动物类 地龙 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利尿
矿物类 朱砂 甘,微寒;有毒;归心经 清心镇惊,安神解毒

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直接影响其质量与疗效,采收需根据药材的生长周期和有效成分积累特点,如根及根茎类多在秋末或春初采挖,此时有效成分含量较高;花类宜在含苞待放或初开时采摘,如金银花在花蕾期采摘绿原酸含量最高,加工方法包括净选(去除杂质)、切制(切片、段、块等)、干燥(晒干、阴干、烘干等),部分药材需特殊炮制,如酒制升提、醋制引经入肝、蜜制润肺止咳等,生地黄性寒凉血,经九蒸九晒制成熟地黄后,药性转为甘温,滋阴补血功效增强。

现代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中药材的药理作用与物质基础,如青蒿中的青蒿素对疟原虫有显著杀灭作用,成为抗疟首选药;黄芩中的黄芩苷具有广谱抗菌、抗炎、抗过敏作用;丹参中的丹参酮类成分能改善微循环,抗心肌缺血,中药复方制剂如复方丹参滴丸、连花清瘟胶囊等,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在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

中药材总汇

中药材的应用需遵循辨证论治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如气虚体质者宜用黄芪、党参补气,阴虚体质者宜用沙参、麦冬养阴;外感风寒用生姜、紫苏发散风寒,外感风热用金银花、菊花疏散风热,中药材的配伍也至关重要,“七情”理论中的“相须”(如石膏配知母增强清热)、“相使”(如茯苓配黄芪增强补气利水)等配伍原则,可提高疗效,降低毒性。

相关问答FAQs

Q1:中药材是否越贵越好?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药材?
A1:中药材并非越贵越好,其价格受资源稀缺性、生长周期、炮制工艺等因素影响,而功效取决于性味归经与体质匹配,选择药材需先辨明自身体质(如气虚、阴虚、湿热等)和病症(如感冒、消化不良、失眠等),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人参虽大补元气,但实热体质、高血压患者不宜用;茯苓健脾利水,性平和,适用人群较广,价格亲民,日常养生可适量选用,盲目追求贵重药材可能不对症,反而损伤身体。

中药材总汇

Q2:如何简单辨别中药材的真伪?购买时需注意什么?
A2:辨别中药材真伪可从“看、闻、摸、尝”入手:看外观颜色、形状特征,如真枸杞呈暗红色,果蒂有白色果柄痕,染色枸杞颜色鲜红且易掉色;闻气味,如黄芪有豆腥味,伪品可能无味或气味刺鼻;摸质地,如真丹参坚实不易折断,伪品质地疏松;尝味道(需谨慎),如黄连味极苦,伪品味淡,购买时需选择正规药店、医院或有资质的供应商,查看药品批准文号、生产日期,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中药材,尤其是野生珍稀品种(如野生人参、冬虫夏草),以防买到伪劣品或违法采集的药材。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瓦韦药材价格
« 上一篇 前天
中草药香夫子
下一篇 » 前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