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子药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凤尾子药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为传统民间常用草药,在部分地区亦有“凤尾草子”“铁马鞭子”等别称,其性微寒,味苦、辛,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经、利水消肿、截疟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经闭痛经、水肿、疟疾及痈肿疮毒等多种病症,以下从基源、性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凤尾子药材

基源与性状

凤尾子原植物马鞭草为多年生草本,高30-120cm,茎四方形,节及棱上有硬毛;叶对生,卵圆形至倒卵形,基生叶有粗齿,茎生叶多为3深裂,边缘有粗锯齿;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蓝紫色,花冠5裂,果实为蒴果,成熟后分裂为4个小坚果,小坚果长约2mm,直径约1mm,表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具网状细皱纹,基部有宿存膜质花萼,果柄长约1cm,干燥果实质脆,易碎,断面类白色,有油性;气微,味微苦,以颗粒饱满、色灰褐、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凤尾子性微寒,味苦、辛,归肝、脾经,其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症,可配伍金银花、连翘、荆芥等增强清热效果;外用可治痈肿疮毒、跌打损伤,研末调敷患处。
  2. 活血通经:适用于血瘀经闭、痛经、癥瘕痞块,常与当归、川芎、桃仁等活血药同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3. 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配伍茯苓、泽泻、白术等利水渗湿药,可增强消肿效果,尤其适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水肿。
  4. 截疟:民间常用于治疗疟疾,对寒热往来、定时发作的疟疾有一定缓解作用,多与常山、草果等截疟药配伍。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一)化学成分

凤尾子含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

  • 苷类:马鞭草苷(verbenalin)、苦地胆苷(eleutheroside E),是其清热、抗炎的主要成分;
  • 三萜类:熊果酸(urso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
  • 甾体类: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可调节血脂、增强免疫;
  • 挥发油:主要含柠檬烯(limonene)、香叶烯(myrcene)等,具有抗菌、解热功效;
  • 黄酮类: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能清除自由基、抗炎镇痛;
  • 有机酸:阿魏酸(ferul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可改善微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二)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凤尾子具有多重生物活性:

凤尾子药材

  1. 抗炎与解热:马鞭草苷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释放,减轻急性炎症反应;对酵母菌或内毒素引起的发热模型动物有显著降温效果。
  2. 抗菌与抗病毒:挥发油中的柠檬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有抑制作用;黄酮类成分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
  3. 抗疟与免疫调节:所含苦地胆苷对疟原虫有直接杀灭作用,可抑制疟原虫红内期发育;同时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4. 促进子宫收缩:马鞭草苷可兴奋子宫平滑肌,增强收缩幅度,用于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或月经不调。
  5. 保肝与抗氧化:熊果酸可减轻肝损伤,降低ALT、AST活性;黄酮类成分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

临床应用与配伍

凤尾子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常根据不同病症配伍使用:

  1. 感冒发热:配伍金银花15g、连翘12g、荆芥10g、薄荷6g(后下),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咽痛。
  2. 妇科疾病:经闭痛经配当归12g、川芎9g、桃仁10g、红花6g,煎服;产后瘀阻腹痛配益母草15g、川牛膝12g、炮姜6g,增强活血化瘀之效。
  3. 水肿小便不利:配茯苓15g、泽泻12g、白术10g、车前子10g(包煎),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水肿、小便短少。
  4. 疟疾:配常山9g、草果6g、青蒿12g,于发作前2小时煎服,可减少疟疾发作次数。
  5. 痈肿疮毒:鲜品捣烂外敷,或配蒲公英15g、野菊花12g、紫花地丁15g,煎服并外洗,用于疖肿、乳腺炎等。

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

(一)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大剂量可用至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烂外敷。

(二)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慎用(易致腹泻、腹痛);孕妇禁用(活血通经可能引起流产);月经量过多者慎用(加重出血)。
  2. 配伍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十八反”禁忌);避免与寒凉性过强的药物长期大量同服(如黄连、黄柏),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3. 使用注意: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煮沸后10-15分钟),以免破坏挥发油成分;外用前需清洁患处,避免感染。

凤尾子与其他类似药材鉴别

为避免混淆,现将凤尾子与马鞭草(全草)、马鞭草根的鉴别要点归纳如下:

项目 凤尾子(马鞭草果实) 马鞭草(全草) 马鞭草根
基源 马鞭草科马鞭草干燥成熟果实 马鞭草科马鞭草干燥地上部分 马鞭草科马鞭草干燥根及根茎
药用部位 果实 茎、叶、花 根及根茎
性状特征 蒴果分裂为4小坚果,灰褐色,有网纹;质脆,断面类白色 茎四方形,被硬毛;叶对生,3深裂;穗状花序,花蓝紫色 根茎结节状,黄褐色;根圆柱形,弯曲,易折断
功效侧重 活血通经、截疟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通经 活血通络、截疟、止痛
常用量 6-15g 15-30g 9-15g

相关问答FAQs

凤尾子和凤尾草是同一种药材吗?
答:不是,凤尾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的干燥成熟果实,而凤尾草通常指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蕨(Pteris multifida Poir.)的干燥全草,别名“井栏草”“凤凰草”,二者基源、药用部位、功效均有显著区别:凤尾子偏重活血通经、截疟,而凤尾草偏重清热解毒、利湿止血,常用于痢疾、黄疸、泌尿系感染等症,临床使用时需严格区分,避免混淆。

凤尾子药材

凤尾子在治疗疟疾时,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凤尾子治疗疟疾多在民间使用,现代临床已较少单独应用,若需使用,需注意以下几点:① 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药效果较好,可配合青蒿、常山等增强截疟效果;② 孕妇、体质虚弱者及有严重肝肾疾病者禁用;③ 服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可配伍生姜、半夏和胃止呕;④ 若服药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月月花药材是什么?它有哪些功效与使用方法?
« 上一篇 前天
中草药羊角叶的药用功效、用法及禁忌有哪些?
下一篇 » 前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