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药材是指来源于木本植物中具有明显主干、树体高大的乔木类药用部位的总称,包括树皮、根、茎、叶、果实、种子、树脂等,这类药材因生长周期长、有效成分积累丰富,在中医药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如《神农本草经》记载的“上药”多与自然生长的木本植物相关,本文将从药用部位分类,介绍常见的乔木药材及其应用。
树皮类乔木药材
树皮是乔木药材中最常用的部位,富含生物碱、黄酮、鞣质等活性成分,多具清热燥湿、补肾强筋等功效。
- 黄柏:芸香科植物黄檗的干燥树皮,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骨蒸劳热。
- 杜仲: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甘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肾虚腰痛、胎动不安。
- 厚朴:木兰科植物厚朴的干皮、根皮,苦辛温,归脾、胃、肺经,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脘痞吐泻、食积气滞。
- 合欢皮:豆科植物合欢的树皮,甘平,归心、肝经,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用于心神不宁、跌打损伤。
药材名称 | 药用部位 | 主要功效 |
---|---|---|
黄柏 | 树皮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
杜仲 | 树皮 | 补肝肾、强筋骨 |
厚朴 | 干皮、根皮 | 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
合欢皮 | 树皮 | 解郁安神、活血消肿 |
果实与种子类乔木药材
乔木的果实和种子富含油脂、有机酸等,常用于消食、止咳、理气。
- 山楂:蔷薇科山里红成熟果实,酸甘微温,归脾、胃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产后瘀阻。
- 杏仁:蔷薇科杏的成熟种子,苦微温,归肺、大肠经,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 苦楝子:楝科楝的果实,苦寒,归肝、脾经,疏肝泄热、杀虫,用于脘腹胀痛、虫积腹痛。
- 枳壳:芸香科酸橙未成熟果实,苦辛微寒,归脾、胃经,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胀满、脏器下垂。
药材名称 | 药用部位 | 主要功效 |
---|---|---|
山楂 | 果实 |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
杏仁 | 种子 |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
苦楝子 | 果实 | 疏肝泄热、杀虫 |
枳壳 | 未成熟果实 | 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
树脂类乔木药材
乔木受伤后分泌的树脂,多含挥发油,具活血止痛、开窍等作用。
- 沉香:瑞香科白木香含树脂木材,辛微苦温,归脾、胃、肾经,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用于胸腹胀闷、肾虚喘促。
- 乳香:橄榄科乳香树树脂,辛苦温,归心、肝、脾经,活血定痛、消肿生肌,用于心腹疼痛、跌打损伤。
- 没药:橄榄科没药树树脂,苦平,归心、肝、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用于痛经经闭、痈肿疮疡。
药材名称 | 药用部位 | 主要功效 |
---|---|---|
沉香 | 含树脂木材 | 行气止痛、纳气平喘 |
乳香 | 树皮渗出树脂 | 活血定痛、消肿生肌 |
没药 | 树皮渗出树脂 |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
叶类乔木药材
乔木的叶含挥发油、黄酮类,多用于疏散风热、凉血止血。
- 侧柏叶:柏科侧柏嫩枝与叶,苦涩寒,归肺、肝、脾经,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用于吐血、肺热咳嗽。
- 桑叶:桑科桑叶,甘苦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目赤昏花。
- 银杏叶:银杏科银杏叶,甘苦涩平,归心、肺经,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瘀血阻络、高脂血症。
药材名称 | 药用部位 | 主要功效 |
---|---|---|
侧柏叶 | 嫩枝与叶 | 凉血止血、化痰止咳 |
桑叶 | 叶 | 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
银杏叶 | 叶 |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
乔木药材因药用部位不同,功效各异,从清热燥湿到补肝肾,从消食化积到活血化瘀,在中医药体系中应用广泛,使用时需注意性味归经,如黄柏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沉香辛温阴虚火旺者忌服,合理应用方能发挥其最大价值。
相关问答FAQs
问:乔木药材与灌木、草本药材在功效应用上有什么区别?
答:乔木药材因生长周期长,有效成分积累更丰富,功效多偏重“扶正固本”,如杜仲补肝肾、沉香行气纳气,作用持久温和;灌木和草本药材生长周期短,成分活性较强,多用于“急症治标”,如薄荷疏散风热、黄连清热燥湿,乔木药材(如树皮、树脂)采集可能影响植物生长,需注重可持续利用,而草本药材多为全草,更新较快。
问:采集乔木药材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需遵循“适时、适量、可持续”原则,树皮类(如黄柏、杜仲)宜在春末夏初采集,此时易剥离且有效成分高,但避免环状剥皮;树脂类(如沉香)需人工诱导结香,不可过度破坏;果实种子类(如山楂、杏仁)需在成熟时采集,优先选用人工栽培品,遵守《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避免过度采挖导致物种濒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