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是什么药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白莲,学名Nelumbo nucifera Gaertn.,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干燥种子,其药用部位为除去种皮的莲肉,是传统中医药中常用的补益类药材,在我国,白莲的应用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因其“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的功效而备受推崇,主产于湖南湘潭、福建建宁、江西广昌等地,其中湘莲以粒大饱满、洁白如玉著称,建莲则以去皮后表面光滑、质地细腻闻名,均为道地药材,白莲性平,味甘、涩,归脾、肾、心经,具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等核心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脾虚久泻、肾虚遗精、带下过多及心悸失眠等症,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佳品。

白莲是什么药材

植物来源与药用部位

白莲的原植物为莲,又名荷花、莲花,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肥厚(即藕),叶大盾状圆形,花大而艳丽,有红、粉、白等色,其花托(莲蓬)内含多数坚果,即莲子,药用时需于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莲蓬,取出果实,除去果壳(莲壳)和种皮(莲衣),得干燥的莲子,再去除绿色胚芽(即莲心),所得的白色种仁即为白莲,若不去除莲心,则称为“莲肉”,性味甘涩微寒,与白莲(性平)略有差异,传统认为去心后更侧重补益,而莲心则长于清心安神。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白莲的性味特点为“甘、涩,平”,甘”能补益,“涩”能收敛,“平”则药性缓和,不燥不腻,其归经主要作用于脾、肾、心三脏,通过补益脾肾、收敛固涩、养心安神,发挥多重功效:

补脾止泻

脾主运化,若脾虚失运,则水谷不化,可见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久泻不止等症,白莲味甘入脾,能补益脾气;味涩能收敛止泻,故常用于脾虚泄泻,如《本草纲目》记载:“莲肉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厚肠胃”即指其健脾止泻之效,临床常配伍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药,增强疗效,例如治疗脾虚久泻的“参苓白术散”中便含有莲子。

益肾固精

肾主藏精,若肾虚不固,则可见遗精、滑精、带下过多等症,白莲味涩入肾,能固涩肾精,减少精液、带下的无故流失,常与芡实、沙苑子、金樱子等固肾涩精药同用,如治疗肾虚遗精的“金锁固精丸”,以白莲配伍芡实、莲须等,共奏固肾涩精之效,对于女性肾虚带下,白莲也可配伍山药、白果等,增强健脾固摄作用。

养心安神

心主神明,若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则心神失养,可见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白莲既能补脾以生血,又能入心经养心安神,且其味甘性平,不燥不烈,适合长期调理,临床常配伍柏子仁、酸枣仁、茯苓等安神药,如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的“归脾汤”,以白莲配伍龙眼肉、黄芪等,共奏养心健脾、安神定志之效。

白莲是什么药材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白莲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多糖、生物碱、黄酮类、皂苷、淀粉、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如钙、磷、铁等),这些成分是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

  • 多糖类:白莲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降血糖等作用,研究表明,莲子多糖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可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发挥抗氧化作用,延缓衰老。
  • 生物碱:白莲中含有的莲心碱、异莲心碱、荷叶碱等生物碱(主要存在于莲心,少量存于莲肉),具有镇静、抗心律失常、降血压等作用,虽白莲已去心,但仍含微量生物碱,可能与其安神功效相关。
  • 黄酮类:如槲皮素、山奈酚等,具有抗氧化、抗炎、保护心血管等作用,可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辅助改善心血管功能。
  • 淀粉与蛋白质:白莲富含淀粉(约占60%-70%)和蛋白质(约占20%-25%),可为机体提供能量,且其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具有营养补充作用,这也是其“补虚损”功效的物质基础之一。

药理研究证实,白莲具有以下作用:①调节肠道功能,抑制肠道蠕动亢进,缓解腹泻;②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排泄,辅助治疗肾性蛋白尿;③镇静催眠,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④降血糖,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辅助控制血糖。

临床应用与配伍

白莲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具体病症配伍,以增强针对性:

病症类型 配伍药物 方剂举例
脾虚久泻、食欲不振 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 参苓白术散
肾虚遗精、滑精 芡实、沙苑子、金樱子、山茱萸 金锁固精丸
心脾两虚、失眠心悸 黄芪、龙眼肉、酸枣仁、茯苓、当归 归脾汤
女性脾虚带下 白术、苍术、薏苡仁、芡实、白果 完带汤(加减)
病后体虚、食少乏力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大枣 四君子汤(加减)

使用注意与禁忌

白莲虽为补益佳品,但并非人人适宜,使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 禁忌人群:①中满痞胀、大便燥结者不宜使用,因白莲味甘涩,易助湿滞气,加重腹胀、便秘;②外感未清、邪气盛实者忌用,以免“闭门留寇”,使病邪难以祛除;③湿热下注(如带下色黄、味臭、阴部瘙痒)者慎用,因其补涩之性可能助长湿热。
  2. 用量用法:煎汤内服,常用量为10-15g,打碎后煎煮更利于成分溶出;亦可煮粥、煲汤,如“莲子百合粥”,用于失眠、心悸;研末吞服,每次3-5g,但较少用。
  3. 炮制影响:生白莲偏于补益,炒白莲(清炒至微黄)则偏于健脾止泻,脾虚泄泻者可选用炒白莲;去心后的白莲安神作用稍弱,但补益作用更专。

历史沿革与文化内涵

白莲作为药材的应用,伴随中华文明发展而不断丰富,汉代《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言其“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唐代《药性论》载其“主五脏不足,伤中气,绝脉,益十二经脉血气”;明代《本草纲目》则详细记载了其“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的功效,并强调“去心皮,研末,蜜丸服,补脾益肾”。

白莲是什么药材

在饮食文化中,白莲更是药食同源的典范,如莲子羹、莲子粥、八宝饭等,既是美味佳肴,也是养生食品,民间有“常食莲子,可延年益寿”之说,足见其认可度。

现代研究进展

近年来,对白莲的研究从传统经验向现代药理、临床应用拓展,尤其在免疫调节、抗氧化、降血糖等领域取得进展,研究表明莲子多糖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功能,为治疗脾虚泄泻提供了新思路;其黄酮类成分的抗氧化作用,为开发抗衰老保健品提供了依据,白莲提取物在化妆品领域也有应用,因其抗氧化、美白成分,被添加到护肤品中,用于改善皮肤老化。

相关问答FAQs

Q1:白莲和莲子心有什么区别?功效有何不同?
A:白莲和莲子心均为莲的部位,但药用部位和功效差异显著,白莲是莲的成熟种仁(去种皮和胚芽),性平,味甘涩,归脾、肾、心经,以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为主,适合脾虚、肾虚、心脾两虚者;莲子心是莲的绿色胚芽,性寒,味苦,归心、肾经,长于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主要用于心火亢盛所致的失眠、烦躁、口舌生疮,或心肾不交的遗精、心悸,简单说,白莲偏“补”,莲子心偏“清”,使用时需根据体质和病症选择。

Q2:白莲适合哪些人群食用?哪些人不适合?
A:适合人群:①脾虚者,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②肾虚者,表现为遗精、滑精、带下过多、腰膝酸软;③心脾两虚者,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乏力;④病后体虚或老年人,作为日常补益食品,不适合人群:①湿热体质者,表现为口苦、舌苔黄腻、大便黏滞;②实邪内盛者,如感冒发热、咳嗽痰多;③中满腹胀、大便燥结者,因白莲甘涩助湿,可能加重症状;④对莲子过敏者,食用后可能出现皮疹、腹痛等过敏反应,需避免食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国药材排名
« 上一篇 今天
沧州中草药批发市场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