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中药材有何独特种植优势与市场价值?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会宁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在1500至2400米之间,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6至8℃,年降水量300至450毫米,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超过2600小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为中药材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这里土壤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钾元素,病虫害较少,非常适合耐旱、耐寒中药材的种植,作为甘肃省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会宁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当地农民素有“靠山吃山,靠药致富”的传统,近年来更是将中药材作为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会宁中药材

会宁中药材的种植历史与传统

会宁的中药材种植与当地农耕文化深度交融,明清时期,境内山区农户便开始零星种植甘草、柴胡等耐旱药材,用于自用或换取生活物资,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南药北移、西药东扩”的农业政策引导,会宁开始规模化推广黄芪、党参等道地药材种植,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种植格局,2000年后,会宁被列为“甘肃省中药材种植基地县”,政府通过提供种苗补贴、技术培训、市场对接等支持,推动中药材产业从“小散乱”向“标准化、集约化”转型,中药材已成为会宁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种植区域覆盖全县22个乡镇,带动超5万农户参与,户均年增收达8000元以上。

会宁中药材主要品种及特点

会宁中药材以“道地性、高品质”著称,主导品种包括黄芪、党参、甘草、板蓝根、柴胡、黄芩等,这些品种均适应当地干旱少雨的气候,具有有效成分含量高、药用价值突出的特点,以下是主要品种的详细介绍:

品种名称 药用部位 主要功效 种植占比 适宜生长环境
黄芪 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 约45% 海拔1800-2200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党参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 约25% 海拔1600-2000米,耐旱耐寒,忌连作
甘草 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用于咳嗽痰多、脘腹挛急 约15% 海拔1700-2300米,耐盐碱,固沙保土能力强
板蓝根 根、叶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病发热、咽喉肿痛 约8% 海拔1500-2000米,喜凉爽气候,生长周期短(约6个月)
柴胡 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用于感冒发热、月经不调 约5% 海拔1800-2400米,耐旱耐寒,适宜林下种植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肺热咳嗽、湿热泻痢 约2% 海拔1600-2100米,适应性强,忌积水

会宁黄芪因根条粗壮、粉性足、甲苷含量高于药典标准(药典要求≥0.04%,会宁黄芪达0.06%-0.08%),被誉为“西北黄芪”,远销广东、安徽等中药大省,并出口东南亚;党参则以“皮紧肉实、味甘微甜”的特点,成为“甘肃党参”的代表品种之一,年交易量占全省的20%以上。

会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会宁中药材产业实现了从“种得好”到“卖得好”的跨越式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种植规模标准化: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其中黄芪8万亩、党参5万亩、甘草3万亩,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15个,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确保药材质量可控。

会宁中药材

加工能力提升:引进培育了西北中药、会宁本草堂等10余家加工企业,开发出黄芪饮片、党参颗粒、甘草浸膏等50余种深加工产品,年加工能力达3万吨,产值突破2亿元。“会宁黄芪饮片”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会宁党参”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品牌附加值显著提升。

销售渠道多元化:依托“互联网+中药材”模式,搭建了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年线上销售额超5000万元;在亳州(安徽)、安国(河北)等全国大型药集散地设立直销窗口,与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药等知名药企建立长期供货关系,产品覆盖全国30余个省份。

政策支持强化:会宁县委、县政府将中药材产业纳入“十四五”重点发展规划,设立2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用于种苗繁育、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开展黄芪育种、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研究,累计推广新技术20余项,亩均增产15%以上。

发展前景与挑战

发展前景: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中医药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会宁中药材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可通过打造“西北道地药材”核心区,吸引更多药企投资建设深加工项目,延伸提取保健品、中药化妆品等产业链条;依托红色旅游(会宁是红军长征会师地),发展“中药材+观光农业”,打造集种植、采摘、科普体验于一体的康养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面临挑战:一是种植技术标准化程度仍需提升,部分农户凭经验种植,导致药材质量参差不齐;二是深加工产业链较短,以原料销售和初级加工为主,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不足;三是市场波动风险较大,中药材价格受供需、气候等因素影响明显,农户抗风险能力较弱,未来需加强技术培训、完善市场预警机制、推动精深加工,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

会宁中药材

相关问答FAQs

Q1:会宁中药材与外地同类药材相比,有哪些独特优势?
A1:会宁中药材的核心优势在于“道地性”和“品质优”,独特的地理气候(高海拔、强光照、大温差、无污染)使药材有效成分积累充分,如会宁黄芪的黄芪甲苷含量、党参的多糖含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种植历史悠久,农户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加之标准化推广,确保了药材品质稳定;政府主导的品牌建设(如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提升了市场认可度,使“会宁药材”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Q2:普通农户想参与中药材种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A2:普通农户参与中药材种植,需重点关注三点:一是选对品种,根据当地土壤、气候条件选择适宜品种(如山区适合黄芪、甘草,川区适合党参、板蓝根),并优先选择市场需求稳定、价格波动小的道地药材;二是加入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统一获取技术指导、种苗供应和销售渠道,降低独自种植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门槛;三是科学种植,学习标准化种植技术(如合理密植、病虫害绿色防控、适时采收),避免因种植不当导致药材质量下降,影响收益。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玄胡
« 上一篇 昨天
中药材白粉是什么?成因及药效影响如何?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