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大黄的黄读音是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大黄作为传统医学中的常用药,其名称中的“黄”字读音一直是关注的焦点,正确掌握“黄”的读音,不仅涉及语言规范,更关乎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准确理解,从字源、历史文献、现代规范及实际应用等多维度分析,“大黄”的“黄”字标准读音为“huáng”,这一读音历经千年演变,始终保持着稳定性,以下结合具体依据展开详细说明。

中草药大黄的黄读音是

字源解析:“黄”字的音义关联

“黄”字的读音与其字形本义密切相关,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黄”字的象形字上部像佩玉的形状,下部像“田”,有学者认为其本义与“土地的颜色”相关,后引申为黄色这一视觉概念,从汉字音韵学角度看,“黄”属于上古音阳韵,中古音《广韵》注为“胡光切”,属匣母阳韵,现代汉语拼音对应“huáng”,声母为h(清喉擦音),韵母为uang(合口呼,带鼻音韵尾),这一读音体系在汉字演变中始终未发生本质变化,作为表示颜色的基本词汇,“黄”的读音具有高度稳定性,不会因词语组合(如“大黄”)而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黄”字在构词时通常保持本音,极少出现异读现象,黄帝”“黄花”“黄土”等词中,“黄”均读“huáng”,这种规律在“大黄”这一药名中同样适用,若读作“huàng”等其他音节,既不符合汉字音韵规律,也与“黄”作为颜色词的通用读音相悖。

历史文献中的读音佐证

历代中医药文献对“大黄”的记载,从名称书写到读音标注,均指向“huáng”这一读音,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汉代)将大黄列为下品,记载其“味苦,寒”,虽未直接注音,但汉代经学家对字词的注音多遵循“读如某”或“反切”原则,结合后世文献可推断其读音与“黄”本音一致,至唐代,《新修本草》中“大黄”的写法与今相同,而唐代《切韵》中“黄”字读音为“胡光切”,与“huáng”完全对应。

宋代《证类本草》在转录《神农本草经》时,保留了“大黄”的名称,并引用陶弘景注:“大黄,今采益州、北部、凉州、西川者。”此处“西川”即今四川一带,古代方言虽与官话有差异,但“黄”字在西南官话中仍读“huáng”,至今四川、重庆等地的方言中,“黄”字读音与普通话一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明确记载:“大黄,其色黄,其大如拳,故谓之大黄。”从命名逻辑看,“色黄”是“大黄”名称的核心依据,“黄”作为颜色描述,自然取其本音“huáng”。

中草药大黄的黄读音是

现代规范读音与工具书确认

现代汉语规范对“大黄”的“黄”字读音有明确界定。《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黄”字条目下收录“huáng”这一读音,并举例“大黄”“黄花菜”等词,均标注为“huáng”。《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作为中医药领域的权威标准,在“大黄”药材项下明确使用“大黄”名称,未标注异读,实际应用中(如中医药院校教材、临床处方、药品说明书等)“黄”字均读“huáng”。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将“大黄”列为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词语,要求读作“dà huáng”,进一步强化了其读音的规范性,在教育领域,从小学语文课本中对“黄”字的教学,到中医药专业课程中对药材名称的讲解,“大黄”的“黄”始终读“huáng”,这一读音已成为社会共识。

方言误读与读音辨析

尽管普通话规范明确,但在部分方言中,“黄”字可能存在异读现象,例如部分南方方言(如吴语、粤语)中“黄”读作“wang”或“wong”,但这属于方言音变,不影响普通话中的标准读音,需注意的是,个别情况下可能因形声字混淆导致误读,潢”(读音huàng,指积水池或装饰),因形近“黄”,有人误将“大黄”的“黄”读作“huàng”,但这属于字形混淆导致的误读,从字源和词义上看,“大黄”的“黄”与“潢”无关,正确读音应为“huáng”。

大黄名称的文化内涵与读音逻辑

“大黄”的命名蕴含古人对药物特征的观察与归纳,“黄”字既指药材断面或外表的黄色(如《本草纲目》载“根黄赤”),也暗合中医“取象比类”的思维——黄色属土,对应脾胃,而大黄攻下逐邪,能荡涤肠胃,古人以“黄”代指其“土”性,体现药物功效与自然属性的关联,这种命名方式决定了“黄”字必须取其本义“黄色”的读音“huáng”,而非其他引申义或异读音。

中草药大黄的黄读音是

大黄“黄”字读音演变与规范对照表

时期 文献/工具书 注音方式 读音说明
上古时期 《说文解字》 “黄,地之色也” 阳韵,与“huáng”音系相近
中古时期 《广韵》 “胡光切” 匣母阳韵,对应“huáng”
宋代 《证类本草》 名称沿用 无异读,符合当时官话读音
现代 《现代汉语词典》 “huáng” 标准普通话读音
现代规范 《中国药典》 无异读标注 实际应用中读“huáng”

相关问答FAQs

Q1:为什么有人会把大黄的“黄”读成“huàng”?是否正确?
A:将“大黄”的“黄”读作“huàng”属于误读,可能源于两种原因:一是混淆了形近字“潢”(读音huàng),如“装潢”中的“潢”;二是受部分方言影响(如某些南方方言中“黄”与“huàng”音近),但从字源、历史文献和现代规范来看,“大黄”的“黄”标准读音应为“huáng”,读“huàng”是不正确的。

Q2:“大黄”的“黄”和“黄帝”的“黄”读音是否相同?
A:相同。“大黄”的“黄”与“黄帝”的“黄”均读“huáng”,二者为同一个汉字,本义均为“黄色”,在汉语中“黄”作为基本颜色词,读音具有唯一性,无论是“黄帝”(上古部落联盟首领)还是“大黄”(中药材),其“黄”字均遵循汉字的标准读音规范,不存在读音差异。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苍猪药材价格多少钱一斤?近期市场行情怎样?后市会涨还是跌?
« 上一篇 08-29
胃下垂胃炎的中医治疗
下一篇 » 08-29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