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材图片大全有哪些地道及常见品种?是否齐全?如何查阅?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3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广东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地形以山地、丘陵、平原为主,多样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药材资源,素有“南药之乡”的美誉,广东药材不仅种类繁多,且许多品种因独特的地理环境而具有道地性,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历史悠久,如广藿香、新会陈皮、化州橘红、巴戟天等,既是岭南医学的瑰宝,也是广东中医药产业的重要支柱,以下从广东药材的主要类别、形态特征、功效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并辅以图片特征描述,帮助读者更好地识别与了解这些珍贵的岭南药材。

广东药材图片大全

广东药材的主要类别及特征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

根及根茎类是广东药材中占比较大的一类,多生长于山地、丘陵的林下或坡地,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1. 广藿香
    图片特征:茎直立,多分枝,密被灰黄色柔毛;叶片卵形或宽卵形,边缘具粗钝齿,两面均被毛,叶脉明显;根茎呈不规则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根痕,断面呈黄棕色。
    功效与应用: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常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胸闷不舒等症,是藿香正气水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

  2. 巴戟天
    图片特征:根呈扁圆柱形,略弯曲,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有纵纹及横裂纹,皮部横向断裂露出木部,呈连珠状;肉质根肥厚,断面皮部淡紫色,木部黄棕色。
    功效与应用: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肾阳虚衰、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风湿痹痛等,是“十大广药”之一,主产于广东德庆、高要等地。

  3. 高良姜
    图片特征:根茎呈圆柱形,多弯曲,表面棕红色至暗褐色,有纵皱纹及波状环节,节间长0.5-1cm;断面红棕色,颗粒性,内皮层环明显。
    功效与应用: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吞酸等,广东徐闻、海康等地为道地产区,其根茎香气浓郁,味辛辣。

(二)叶类药材

叶类药材多为植物的干燥叶片,具有采集方便、有效成分含量高等特点,在广东民间应用广泛。

  1. 番泻叶
    图片特征:叶片呈卵状披针形或长卵形,全缘,叶端急尖,基部略不对称,表面黄绿色,叶脉微凸,叶基对称处有明显的小突起;气微弱,味微苦,后有粘性。
    功效与应用: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用于热结便秘、腹部胀满、水肿胀满等,主产于云南、广东等地,是临床常用的泻下药。

  2. 布渣叶
    图片特征: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倒卵形,先端短尖或钝,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细锯齿,表面深黄绿色或绿褐色,叶脉于下表面凸起;叶柄短,被柔毛。
    功效与应用:消食化滞,清热利湿,用于食积消化不良、脘腹胀痛、湿热黄疸等,是广东岭南草药的代表,俗称“麻览叶”,常用于制作凉茶。

    广东药材图片大全

(三)花类药材

花类药材多取植物的花蕾或初开的花,气味芳香,有效成分易挥发,需干燥保存。

  1. 金银花
    图片特征: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基部有绿色花萼,5裂,长约2mm;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气清香,味甘微苦。
    功效与应用: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等,广东韶关、清远等地有种植,是“岭南十大名药”之一。

  2. 山银花
    图片特征:花蕾呈棒状,略弯曲,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密被腺毛和绒毛;萼筒无毛或被毛,萼齿有毛;开放者花冠唇形,上唇4裂,下唇不裂;味微苦。
    功效与应用:与金银花功效相似,但清热解毒之力稍强,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常作为金银花的替代品,但品质略逊。

(四)果实及种子类药材

果实种子类药材多为植物的成熟果实或种子,富含油脂、生物碱等成分,是中药中的一大类别。

  1. 新会陈皮
    图片特征:常剥成三瓣,基部相连,呈不规则片状或卷状,外表面色深红锈至红棕色,皱缩有许多“油室”(凹凸不平的小点);内表面浅黄白色,质稍硬,易折断,断面有明显的果筋;气香,味辛、苦。
    功效与应用: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广东江门新会为道地产区,其“广陈皮”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素有“千年人参,百年陈皮”之说。

  2. 砂仁
    图片特征:果实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钝棱,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柱残基,基部有果梗;果皮薄,革质,内有三室,每室有种子6-15粒,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小疣状突起。
    功效与应用: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等,主产于广东阳春、湛江等地,是“四大南药”之一。

(五)全草类药材

全草类药材多为植物的地上部分,包括茎、叶、花、果等,采集方便,应用灵活。

广东药材图片大全

  1. 鱼腥草
    图片特征:茎呈扁圆柱形,扭曲,表面棕黄色,有纵棱,节明显,下部节上生须根;叶片卷皱或破碎,完整者呈心形,暗绿色或灰绿色,叶柄与茎相连处有鞘状托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后有鱼腥气,味辛。
    功效与应用: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等,广东各地均有分布,既是中药,也是民间喜爱的野菜。

  2. 金钱草
    图片特征:茎细长,匍匐或斜升,棕红色或棕绿色,无毛或疏生毛;叶片为圆形或肾形,直径0.5-3cm,叶缘浅波状,表面深绿色,有金属光泽;叶柄细长;蒴果球形,成熟时开裂;气微,味淡。
    功效与应用: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恶疮肿毒等,主产于广东、四川等地,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常用药。

广东常见药材分类速查表

类别 药材名称 图片特征简述 主要功效
根及根茎类 广藿香 茎被灰黄柔毛,叶卵形,根茎灰棕色,有纵皱纹 芳香化湿,和中止呕
巴戟天 根扁圆柱形,皮部淡紫色,木部黄棕色,呈连珠状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高良姜 栌茎棕红色,有纵纹及环节,断面红棕色,颗粒性 温胃散寒,消食止痛
叶类 番泻叶 叶片卵状披针形,黄绿色,全缘,叶基有小突起 泻热行滞,通便,利水
布渣叶 叶卵状长圆形,深黄绿色,边缘有细锯齿,叶脉凸起 消食化滞,清热利湿
花类 金银花 花蕾棒状,黄白色,密被短柔毛,气清香,味甘苦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山银花 花蕾棒状,红棕色,密被腺毛和绒毛,味微苦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较金银花强)
果实种子类 新会陈皮 三瓣相连,外表面红棕皱缩,密布“油室”,气香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砂仁 果实椭圆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内有棕红种子 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全草类 鱼腥草 茎棕黄有纵棱,叶心形暗绿色,搓后有鱼腥气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金钱草 茎棕红,叶圆形肾形深绿有金属光泽,气微味淡 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相关问答FAQs

Q1:广东道地药材有哪些?如何辨别其真伪?
A:广东道地药材(又称“广药”)包括新会陈皮、广藿香、化州橘红、巴戟天、高良姜、春砂仁、益智仁、沉香、草豆蔻、何首乌等,辨别真伪需结合外观、气味、质地等特征,新会陈皮外表面皱缩明显,油室(“油点”)大而均匀,气香浓郁;广藿香茎密被灰黄色柔毛,叶揉搓后有特殊香气;化州橘红外表面密被毛茸,内表面黄白色,对光照视边缘有“油室”,购买时建议选择正规渠道,避免混淆品(如陈皮与橘皮、广藿香与藿香)或伪品。

Q2:广东药材的采集时间有什么讲究?是否可以自行采摘使用?
A:广东药材的采集时间直接影响药效,需根据药用部位和生长习性确定,如根及根茎类(巴戟天、高良姜)多在秋冬地上部分枯萎时采集,此时有效成分积累最多;花类(金银花、山银花)宜在含苞待放或初开时采摘,以保证香气和有效成分;果实类(陈皮、砂仁)需在成熟后采收,自行采摘需谨慎,一是难以准确判断最佳采集时间,二是可能误采有毒品种(如断肠草与金银花外观相似),三是破坏野生资源,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正规药材。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东北中草药大全及图片
« 上一篇 昨天
怀化药材收购市场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