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小通草的具体功效、适用人群及禁忌分别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中药材小通草为较常用利水渗湿药,始载于《本草拾遗》,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其性味甘淡寒,归肺、胃、小肠经,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暑、通乳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淋证、水肿、产后乳汁不下及暑湿烦渴等症,现代研究表明,小通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利尿、抗炎、免疫调节、促进泌乳等药理作用,应用广泛,以下从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使用注意事项、鉴别方法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中药材小通草

来源与基原

小通草为多基原药材,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其正品来源包括以下三种植物的干燥茎髓:

  1. 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K. Koch)的干燥茎髓,主产于台湾、贵州、四川、湖北等地。
  2. 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Stachyurus himalaicus Hook. f. et Thoms.)、中国旌节花Stachyurus chinensis Franch.)或四川旌节花(Stachyurus szechuanensis Hu)的干燥茎髓,主产于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等地。
  3. 山茱萸科植物喜马拉雅青荚叶(Helwingia himalaica Hook. f. et Thoms.)的干燥茎髓,主产于西藏、云南、四川等地。

三种来源的小通草在历代本草中均有使用,现代临床以旌节花科植物的小通草最为常用,习称“小通草”,而五加科通脱木的茎髓称“大通草”,二者功效相近,但基原不同,需注意区分。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甘、淡;归肺、胃、小肠经。

功效主治

  • 利尿通淋:用于热淋、石淋、小便短赤、淋漓涩痛等症,常配伍车前子、滑石、木通等以增强清热利湿之效。
  • 清热解暑:用于暑湿烦渴、心神不宁,可配伍西瓜翠衣、荷叶、扁豆花等以清暑生津。
  • 通下乳汁:用于产后乳汁稀少或不下,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等配伍,以通络下乳。
  • 清热利湿:用于湿温病邪在气分,身热不扬、小便短赤,可配伍薏苡仁、白豆蔻、滑石等以清利湿热。

化学成分研究

小通草的化学成分因基原不同略有差异,主要含以下几类:

  1. 多糖类:为旌节花科小通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如喜马山旌节花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等作用。
  2. 三萜类化合物:如通脱木皂苷(tetrapanax saponins),存在于五加科小通草中,具有抗炎、抗氧化活性。
  3. 黄酮类:如槲皮素、山奈酚等,广泛于各基原小通草中,具有清除自由基、抗炎作用。
  4. 酚酸类:如绿原酸、咖啡酸等,具有抗氧化、抗菌活性。
  5. 其他成分:含少量微量元素(如钙、镁、锌)、氨基酸及挥发油等。

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小通草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药材小通草

  1. 利尿作用:小通草提取物能显著增加实验动物尿量,促进钠、钾、氯等电解质排泄,其利尿机制可能与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有关。
  2. 抗炎与免疫调节:小通草多糖和三萜类成分能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调节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机体免疫力。
  3. 促进泌乳作用:小通草能促进垂体分泌泌乳素,改善乳腺血液循环,增加乳汁分泌,其作用机制与“通络下乳”的传统功效相符。
  4. 抗氧化与抗疲劳:小通草中的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具有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减轻氧化应激,从而延缓运动性疲劳。
  5. 其他作用:体外研究表明,小通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并具有一定的降血糖、降血脂潜力。

临床应用

淋证与水肿

小通草常用于治疗热淋(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短赤)和石淋(尿中砂石、排尿困难),可配伍车前子、滑石、木通等组成八正散等方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肢体浮肿),可配伍茯苓、猪苓、泽泻等以增强利水消肿之效。

产后乳汁不下

产后气血虚弱或肝郁气滞所致乳汁稀少或不下,小通草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代)、漏芦、路路通等配伍,以通络下乳,如《傅青主女科》通乳丹加减方。

暑湿烦渴

夏季暑湿内蕴所致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小通草可配伍西瓜翠衣、荷叶、扁豆花、薏苡仁等,清暑生津,如清络饮加减。

其他应用

现代临床还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型)、小儿夏季热(暑伤肺胃型)等,取得一定疗效。

使用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小通草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引起腹痛、腹泻;孕妇及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 配伍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十八反);配伍温里药(如附子、干姜)时需减量,以免寒凉伤中。
  3.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4. 不良反应:目前未见明确不良反应报道,但过量服用可能引起腹泻,建议中病即止。

鉴别方法

小通草的性状鉴别是临床用药的关键,不同基原小通草的主要特征如下表所示:

中药材小通草

基原来源 性状特征 断面特征
旌节花科(小通草) 呈圆柱形,长30-50cm,直径0.5-1cm;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纹;体轻,质松软,捏之有弹性 平坦,有银白色光泽,实心或稍具空心
五加科(大通草) 呈圆柱形,长20-40cm,直径1-3cm;表面洁白色,有旋转状纹理;体较重,质硬,捏之不易变形 中央有直径0.3-1.5cm的空心,周围有放射状纹理
山茱萸科(青荚叶) 呈圆柱形,长10-30cm,直径0.3-0.8cm;表面灰白色或浅黄褐色,有细纵纹;质脆,易折断 平坦,黄白色,中空较明显

显微鉴别可见小通草粉末多为薄壁细胞,含大量淀粉粒(单粒球形或卵形,层纹明显),导管多为网纹或螺纹,具缘纹导管少见,理化鉴别可采用薄层色谱法,以多糖或三萜类成分为对照品进行定性鉴别。

现代研究进展

近年来,对小通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活性成分提取、药理作用深化及临床应用拓展:

  1. 活性成分提取:采用超声辅助提取、酶法提取等技术优化小通草多糖、黄酮的提取工艺,提高得率和纯度。
  2. 新药开发:基于小通草的利尿和通乳作用,开发出“通草颗粒”“通乳口服液”等中成药,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和产后缺乳。
  3. 质量标准提升:通过建立H指纹图谱、UPLC含量测定等方法,完善小通草的质量控制标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关问答FAQs

Q1:小通草和大通草有什么区别?如何正确选用?
A:小通草与大通草的主要区别在于基原、性状和功效侧重:基原上,小通草为旌节花科、山茱萸科植物,大通草为五加科通脱木;性状上,小通草直径细(0.5-1cm)、质软、断面实心或稍空,大通草直径粗(1-3cm)、质硬、断面有明显空心;功效上,二者均能利尿通淋、通乳,但小通草偏于清热解暑,大通草偏于利水消肿,正确选用时,热淋、暑湿烦渴可选小通草,水肿、小便不利可选大通草,需在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

Q2:小通草通乳的正确用法和用量是多少?可以长期服用吗?
A:小通草通乳常与王不留行15g、穿山甲(代)10g、漏芦12g等配伍,煎汤内服,每日1剂,分2-3次服用,小通草用量一般为3-6g,也可单用小通草炖猪蹄(小通草6g,猪蹄1只,炖煮2小时,喝汤吃肉),每周2-3次,小通草性寒,不建议长期服用,一般连续服用不超过1周,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以免损伤脾胃,若服用后出现腹泻、腹痛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最好的药材种植,关键技术与方法是什么?
« 上一篇 前天
陕西省药材市场
下一篇 » 前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