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 et Wils.) Cheng et Law)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之功效,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等症,作为商品药材,厚朴在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按来源部位、产地及加工规格进行分类,其性状特征、质量等级及市场表现均有明确规范。
来源与商品分类
商品厚朴根据植物来源及药用部位,可分为“川朴”和“温朴”两大类,其中川朴主产于四川、湖北、陕西等地,以四川雅安、峨眉等地为道地产区;温朴主产于浙江、福建等地,又名“建朴”,按药用部位不同,商品药材又可分为干皮(筒朴、根朴、枝朴)、根皮(根朴)及枝皮(枝朴),其中干皮因品质优、产量大,为市场主流商品,筒朴按加工方式分为“筒朴”(干皮经蒸煮后卷成双筒或单筒)、“靴筒朴”(近根部的干皮,呈靴形,质较优);根皮呈卷筒状或片状,称“根朴”;枝皮呈细长条状,称“枝朴”,品质较次。
性状规格与质量要求
不同商品规格的厚朴性状特征差异显著,其质量评价主要依据皮厚、油性、香气及断面特征,以下是主要商品规格的性状特征及等级划分:
商品类别 | 来源部位 | 性状特征 | 大小规格 | 等级划分 |
---|---|---|---|---|
筒朴(川朴/温朴) | 干皮(近根干皮或树干中部皮) | 外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椭圆形皮孔及纵皱纹;内表面紫棕色或紫褐色,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油润有光泽 | 筒朴:长40-60cm,厚0.3-0.7cm;靴筒朴:长30-50cm,厚0.5-1.0cm | 一等:皮厚、肉细、油性足、香气浓、断面紫棕色、无外皮、无霉变;二等:皮较薄、油性稍差、有小裂隙;三等:有粗皮、杂质不超过5% |
根朴 | 根皮 | 呈单卷筒或不规则片状,弯曲如鸡肠,俗称“鸡肠朴”;外表面灰黄色,粗糙,栓皮易脱落;内表面黄棕色;质稍硬,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 长短不一,厚0.2-0.5cm | 统货:以皮厚、油性足、无木心者为佳;允许有少量碎末及杂质(≤10%) |
枝朴 | 枝条皮 | 呈细长条状,弯曲如绳索,外表面灰褐色,有细小皮孔及纵皱纹;内表面黄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 | 长短不一,厚0.1-0.3cm | 统货:以条均匀、无枯心、杂质不超过15%为合格 |
商品厚朴的质量需符合《中国药典》标准,要求无霉变、无虫蛀、无杂质;显微特征可见石细胞众多,呈分枝状、类方形或椭圆形;薄层色谱鉴别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4.0%;含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总量不得少于2.0%(按干燥品计算)。
市场概况
厚朴作为临床常用理气药,市场需求稳定,年需求量约8000-10000吨,近年来,受野生资源减少(厚朴生长周期长,需15-20年才能剥皮)及人工种植尚未形成大规模供应影响,市场价格呈震荡上行趋势,2023年,川朴筒统货价格约80-120元/公斤,一等货150-200元/公斤;温朴价格略低于川朴,枝朴价格约30-50元/公斤,市场流通中,川朴因油性足、香气浓,更受青睐,占市场份额70%以上;根朴及枝朴多用于提取厚朴酚原料或作为饮片原料,厚朴商品中存在伪品混淆现象,如以木兰科植物滇缅厚朴、凹叶厚朴非药用部位冒充,或用树皮染色加工,需通过性状(油性、香气、断面)及显微特征鉴别真伪。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通过性状快速区分商品厚朴的等级?
A1:区分厚朴等级主要看“皮厚、油性、香气、断面”四点:一等筒朴皮厚≥0.5cm,内表面紫棕色油润明显,划之出油,断面紫褐色有亮星,香气浓烈;二等筒朴皮厚0.3-0.5cm,油性稍弱,断面可见少量裂隙;三等筒朴皮薄(<0.3cm),外皮粗糙,有较多杂质,根朴以无木心、内表面黄棕色油润为佳,枝朴则以条均匀、无枯心为合格等级标准。
Q2:厚朴商品药材储存时需注意什么?如何避免变质?
A2:厚朴富含挥发油及酚类成分,易受潮、虫蛀及走油,储存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相对湿度60%-70%),温度不超过25%,避免阳光直射;包装需用麻袋或木箱,内衬防潮纸,定期翻查(每月1次),若发现受软或虫蛀,可置于通风处晾晒或用磷化铝熏蒸杀虫;忌与含水分高的药材(如地黄、鲜石斛)同储,以防吸潮发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