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科植物多为草本,常含乳汁,花冠钟形或辐射对称,果实为蒴果,全球约70属2000余种,我国有16属200余种,其中多种为常用中药材,该科药材多具宣肺、化痰、利咽、养阴、解毒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以下介绍桔梗科常见药材的来源、性味、功效与应用。
桔梗科主要药材基本信息表
药材名称 | 药用部位 | 性味归经 | 主要功效 | 临床应用 |
---|---|---|---|---|
桔梗 | 根 | 苦、辛、平,归肺经 |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 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 |
南沙参 | 根 | 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 养阴清肺、化痰、益气 | 肺热燥咳、阴虚劳嗽、气阴两伤 |
半边莲 | 全草 | 辛、平,归心、小肠、肺经 |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 毒蛇咬伤、痈肿疮疡、水肿腹水 |
轮叶沙参 | 根 | 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 养阴清肺、化痰、和胃 | 肺燥干咳、胃脘疼痛、食欲不振 |
详细说明
桔梗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是桔梗科最具代表性的药材,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苗茎,洗净刮去外皮,晒干,其味苦、辛,性平,归肺经,既能开宣肺气,又能祛痰排脓,被誉为“舟楫之剂”,能载药上行于肺,临床应用广泛:外感咳嗽,无论风寒(配紫苏、杏仁)、风热(配桑叶、菊花)均可使用;肺痈咳吐脓痰,常与鱼腥草、冬瓜仁配伍,增强清肺排脓之力;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多与甘草、牛蒡子同用,以利咽开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桔梗主含桔梗皂苷,具有显著祛痰作用(通过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增加呼吸道分泌),同时有抗炎、免疫增强及降血糖活性,但需注意,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脾胃虚弱者慎用。
南沙参
南沙参为桔梗科沙参属植物轮叶沙参、杏叶沙参等的干燥根,与北沙参(伞形科)功效相近但偏于清补,其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长于养阴清肺、化痰益气,主治肺热燥咳,症见干咳少痰、咽干鼻燥,常配麦冬、玉竹、桑叶以养阴润肺;若治阴虚劳嗽、痰中带血,可加阿胶、白及、百合以滋阴止血;兼治胃阴不足、津伤口渴、食欲不振,与石斛、山药、太子参同用,能益胃生津,现代研究显示,南沙参含沙参皂苷、黄酮类成分,具有祛痰、平喘、抗炎及调节免疫作用,其煎剂对部分呼吸道病原体有抑制作用,因性微寒,外感咳嗽、寒咳及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半边莲
半边莲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干燥全草,是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夏季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其味辛,性平,归心、小肠、肺经,以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见长,临床最常用于毒蛇咬伤,无论何种毒蛇咬伤,均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或配伍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蚤休等内服外敷,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痈肿疔疮、乳腺炎,鲜品捣烂外敷,或配蒲公英、野菊花煎服;善于利水消肿,用于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常与泽泻、茯苓、车前子同用,通过增加尿量促进水液代谢,现代药理表明,半边莲含半边莲素、山梗菜碱等,具有显著利尿、抗蛇毒、抗炎及镇静活性,使用时需注意,过量可能引起恶心、腹泻,脾胃虚寒者慎用。
轮叶沙参
轮叶沙参为南沙参的来源之一,其性味、功效与应用与南沙参基本一致,但部分地区认为其养阴之力稍强,兼能和胃降逆,除用于肺燥干咳、阴虚劳嗽外,还可用于胃气上逆之呃逆、胃脘疼痛,常配旋覆花、代赭石同用,增强和胃降逆之效。
桔梗科药材因含皂苷、生物碱等成分,多具呼吸系统及清热解毒方面的活性,临床应用时需根据病情辨证选用:桔梗偏于宣肺祛痰,适用于外感咳嗽、痰多壅盛;南沙参长于养阴清肺,适用于阴虚燥咳、津伤口干;半边莲善于清热解毒利水,适用于毒蛇咬伤、水肿腹水,临证时需注意配伍禁忌与用量安全,确保用药合理。
FAQs
问题1:桔梗和沙参都能治疗咳嗽,如何区分使用?
解答:桔梗与沙均可治咳嗽,但功效侧重不同,桔梗性平味辛苦,偏于宣肺祛痰,适用于外感咳嗽(风寒、风热)、痰多壅盛、咽喉不利,尤其擅长开提肺气,使痰浊排出,常配伍解表药或化痰药;沙参(南沙参)性微寒味甘微苦,偏于养阴清肺,适用于阴虚燥咳、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咽干口燥,常配伍养阴润肺药(如麦冬、玉竹),桔梗治“实咳”(痰多、外感),沙参治“虚咳”(阴虚、干咳)。
问题2:半边莲治疗毒蛇咬伤时,除了内服外敷,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解答:半边莲治疗毒蛇咬伤时,需注意:①及时就医:半边莲仅为辅助治疗,蛇咬伤后应立即前往医院,明确蛇种并注射抗蛇毒血清,避免延误病情;②内服外敷结合:鲜品捣烂外敷伤口周围(勿直接敷于伤口),同时取干品30-60g煎汤内服,或配伍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增强解毒效果;③辨证配伍:若见热毒炽盛(高热、烦躁),可配黄连、黄芩、栀子等清热解毒;若见水肿、尿少,可配泽泻、茯苓、车前子等利水消肿;④注意禁忌: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服用,外敷时避免接触眼部及黏膜,以免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