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中草药有效吗?如何对症选方?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属于中医“喉痹”“虚火喉痹”范畴,临床以咽部异物感、干痒、灼热、微痛、刺激性咳嗽或清嗓为主要表现,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中医认为,慢性咽炎多因外邪反复侵袭(如风热、燥热),或脏腑功能失调(肺、胃、肾阴虚,或痰瘀互结),导致咽喉失养、虚火上炎或气血瘀滞而成,中草药通过辨证论治,从整体调理脏腑功能、滋养咽喉津液、清除虚火或瘀血入手,可有效缓解症状,减少复发,在治疗慢性咽炎中具有独特优势。

慢性咽炎中草药

慢性咽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咽喉为肺胃之门户,肾之脉循喉咙,慢性咽炎的发病与肺、胃、肾三脏关系密切:

  • 肺阴不足:燥热之邪耗伤肺津,或久咳伤肺,咽喉失于濡养,则咽干微痛、干咳少痰、咽部灼热感;
  • 胃热炽盛:过食辛辣厚味,或胃火循经上攻,灼伤咽喉气血,则咽部红肿、痰黄黏稠、口臭;
  • 肾阴亏虚: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咽喉失于滋养,则咽干痒痛、夜间加重、腰膝酸软;
  • 痰瘀互结:病程日久,痰湿与瘀血阻滞咽喉脉络,则咽部异物感明显、痰黏难咯、咽部暗红。

中草药在慢性咽炎中的应用

中草药治疗慢性咽炎需辨证分型,针对不同证型选择药物,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以下按功效分类介绍常用中草药及其配伍应用:

(一)滋阴润燥类——适用于肺阴不足、肾阴亏虚证

此类药物能滋养肺肾之阴,生津润燥,缓解咽干、咽痛等症状。

  • 麦冬:甘微苦,微寒,归肺、胃、心经,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适用于肺阴不足之咽干、干咳,常与沙参、玉竹配伍,如“沙参麦冬汤”。
  • 玄参: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功效养阴清热、凉血解毒、利咽,适用于阴虚火旺之咽痛、咽部灼热,常与麦冬、生地黄配伍,即“增液汤”加减。
  • 石斛:甘微寒,归胃、肾经,功效养阴清热、益胃生津,适用于胃阴不足之咽干口渴、咽部干痒,可单泡代茶或与沙参、麦冬同用。
  • 沙参: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适用于肺阴虚之干咳少痰、咽部干燥,常与百合、川贝母配伍。

(二)清热解毒类——适用于胃热炽盛、风热犯肺证

此类药物能清解热毒,消肿利咽,缓解咽部红肿、疼痛、痰黄等症状。

慢性咽炎中草药

  • 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适用于风热或胃热之咽部红肿、疼痛,可单用煎水含漱,或连翘、牛蒡子配伍。
  •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适用于咽部肿痛、化脓倾向,常与金银花、板蓝根配伍,如“银翘散”加减。
  • 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适用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咽炎,可单用煎服,或与蒲公英、射干同用。
  • 射干:苦寒,归肺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痰利咽,适用于咽喉肿痛、痰鸣喘咳,常与桔梗、甘草配伍,即“射干麻黄汤”加减。

(三)利咽开音类——适用于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

此类药物能宣肺利咽、化痰开音,缓解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等症状。

  •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适用于各型咽炎之咽部不利、咳嗽痰多,常与甘草配伍(即“甘桔汤”),或与胖大海、木蝴蝶同用。
  •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生甘草清热解毒,炙甘草补中益气,常作为咽炎方剂的“使药”,配伍桔梗增强利咽效果。
  • 木蝴蝶:苦甘,凉,归肺、肝经,功效利咽润肺、疏肝和胃,适用于咽干音哑、咽部异物感,可单用泡茶,或与薄荷、蝉蜕配伍。
  • 胖大海:甘淡,寒,归肺、大肠经,功效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润肠通便,适用于肺热声哑、咽痛音嘶,可单泡代茶,但脾虚便溏者慎用。

(四)疏肝理气类——适用于肝气郁结型咽炎

部分慢性咽炎患者因情绪不畅(如焦虑、抑郁)诱发或加重,表现为咽部异物感与情绪相关,需疏肝解郁、行气利咽。

  •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适用于肝郁化火之咽部异物感、口干,可后下煎服,或与柴胡、佛手配伍。
  • 柴胡:苦微寒,归肝、胆经,功效疏肝解郁、升阳退热,适用于肝郁气滞之咽部不适、情绪抑郁,常与白芍、香附配伍(如“逍遥散”加减)。
  • 佛手:辛苦酸,温,归肝、脾、胃经,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兼脾胃不和之咽部异物感、嗳气,可与陈皮、枳壳同用。

慢性咽炎常用中草药及功效表

以下为临床常用中草药的简要信息,供参考:

药名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适用证型 常用配伍
麦冬 甘微苦,微寒;肺、胃经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肺阴不足之咽干、干咳 沙参、玉竹、玄参
金银花 甘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风热/胃热之咽部红肿、疼痛 连翘、牛蒡子、板蓝根
桔梗 苦辛,平;肺经 宣肺、利咽、祛痰 各型咽炎之咽部不利、咳嗽 甘草、胖大海、木蝴蝶
玄参 甘苦咸,微寒;肺、胃、肾经 养阴清热、凉血解毒、利咽 阴虚火旺之咽痛、咽部灼热 麦冬、生地黄、丹皮
木蝴蝶 苦甘,凉;肺、肝经 利咽润肺、疏肝和胃 咽干音哑、咽部异物感 薄荷、蝉蜕、胖大海
射干 苦寒;肺经 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咽喉肿痛、痰鸣喘咳 桔梗、甘草、山豆根

中草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注意事项

  1. 辨证论治是核心:慢性咽炎证型复杂(如阴虚、胃热、痰瘀等),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避免自行套用方剂,脾胃虚寒者慎用寒凉药(如金银花、板蓝根),以免加重腹泻。
  2. 煎煮方法需规范:滋阴药(如石斛、麦冬)需久煎(30-40分钟),芳香药(如薄荷)需后下(出锅前5分钟),以发挥最佳药效。
  3. 饮食与生活调护:治疗期间忌辛辣、油炸、过甜食物,少食生冷;多饮温水,避免过度用嗓;保持口腔卫生,戒烟酒,规律作息,有助于提高疗效。
  4. 中西药联用需谨慎:如服用含碘含片、抗生素等西药,需咨询医师是否与中草药冲突,避免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增加副作用。

相关问答(FAQs)

Q1:慢性咽炎用中草药治疗需要多久见效?
A:见效时间因个体差异、证型及病程长短而异,一般轻症(如肺阴不足型)规范用药1-2周后,咽干、异物感等症状可逐渐缓解;重症或病程较长者(如痰瘀互结型)需持续用药2-4周甚至更长时间,若用药2周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咽痛加重、吞咽困难等,需及时复诊,调整方剂或排除其他疾病(如扁桃体肥大、咽喉反流等)。

慢性咽炎中草药

Q2:中草药治疗慢性咽炎有副作用吗?如何避免?
A:正规辨证使用中草药安全性较高,但需注意体质差异和药物偏性,脾胃虚寒者长期服用寒凉药(如金银花、板蓝根)可能出现腹泻、腹痛,需配伍健脾药(如白术、茯苓);胖大海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脾胃,建议中病即止;部分药物(如附子、细辛)有毒,需严格遵医嘱用量,用药期间若出现皮疹、恶心、头晕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师,避免不良反应加重。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根茎类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如何体现?
« 上一篇 今天
化石的中草药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