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菖蒲有哪些神奇功效?其药用价值与使用禁忌又是什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8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或水菖蒲(Acorus calamus L.)的干燥根茎,是我国传统药用植物,应用历史逾两千年,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其“出九节者良”,又称“九节菖蒲”,其性辛、苦,温;归心、胃经,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之功效,临床常用于痰蒙心窍所致的神昏、癫痫、健忘,以及湿阻中焦的脘痞不舒、噤口痢等症。

中草药菖蒲

来源与性状鉴别

菖蒲根据来源不同分为石菖蒲与水菖蒲,二者在性状与功效上存在一定差异,需注意鉴别。

项目 石菖蒲 水菖蒲
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 天南星科植物水菖蒲的干燥根茎
性状 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5-35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环节紧密,有残留的根痕;断面类白色或淡棕色,可见维管束小点;气芳香,味苦、辛 呈扁圆柱形,稍粗,直径1-1.5cm;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环节较疏,有纵向纹理;断面淡棕色,纤维性;气较浓烈,味辛辣
功效侧重 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偏于走心经,以“开窍”为主 化湿开胃、祛痰辟秽,偏于走脾胃经,以“化湿”为主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菖蒲性辛散温通,苦燥而芳香,其气清冽,既能芳香开窍以醒神,又能苦燥湿痰以醒脾,兼具开窍、豁痰、化湿、健脑等多重功效。

  • 开窍豁痰,醒神益智:辛香走窜,能上达心脑,开闭醒神,适用于痰蒙心窍或痰热闭阻所致的神昏谵语、癫痫抽搐、健忘失眠等症,如《本草备要》言其“开心孔,利九窍,明耳目,发声音,去湿痹,除痰疟”,常与远志、茯苓、龙齿配伍,如“定志丸”治心肾不交之健忘;与郁金、半夏、竹茹配伍,如“菖蒲郁金汤”治痰热蒙窍之神昏。
  • 化湿开胃,和中辟秽:苦温燥湿,芳香醒脾,能化湿浊、开胃气、止呕逆,适用于湿阻中焦所致的脘痞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噤口痢等症,如《本草纲目》载其“治中恶腹痛,痈疽疥癣,冷风痹痛”,可与砂仁、厚朴、陈皮同用以燥湿健脾;若治湿热泻痢,可配黄连、木香等清化湿热。
  • 聪耳明目,通络止痛:其辛香之性能上达清窍,通耳目、利咽喉,可用于耳鸣耳聋、目昏多泪、咽喉肿痛;又能祛湿通络,风寒湿痹所致的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可配伍独活、威灵仙等祛风除湿药。

临床应用与配伍

菖蒲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病情配伍,以增强疗效:

中草药菖蒲

  1. 神昏、癫痫:痰蒙心窍者,配半夏、天南星以豁痰开窍;痰热闭窍者,配黄连、竹茹、郁金以清热化痰开窍;肝风内动之癫痫,配天麻、钩藤、全蝎以平肝息风化痰。
  2. 健忘、失眠:心肾不足者,配人参、茯苓、远志以补心肾、益智慧;心脾两虚者,配黄芪、白术、酸枣仁以健脾养心安神。
  3. 湿阻中焦、脘痞不舒:寒湿中阻者,配干姜、厚朴、苍术以温中化湿;湿热蕴脾者,配黄芩、茵陈、薏苡仁以清热化湿。
  4. 外用:鲜品捣烂外敷,可治痈疽、疥癣、湿疹;煎汤含漱,可治牙痛、口疮。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菖蒲主要含挥发油(β-细辛醚、细辛醛、α-细辛醚等)、黄酮类、生物碱、有机酸等成分,具有多重药理作用:

  •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β-细辛醚能显著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有保护作用;其挥发油具有镇静、抗惊厥、抗焦虑作用,可缩短癫痫模型动物的发作时间。
  • 消化系统作用: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 抗炎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等有抑制作用;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 心血管系统作用: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对心肌缺血有一定保护作用。

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鲜品加倍,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含漱。
  • 注意事项
    1. 菖蒲辛温香燥,易耗伤阴液,故阴虚阳亢、阴虚火旺者慎用,如骨蒸劳热、消渴、血虚风动等症。
    2. 孕妇及体虚者慎用,过量服用可能引起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
    3. 水菖蒲毒性较石菖蒲略强,内服宜谨慎,避免长期大量使用。

相关问答FAQs

Q1:石菖蒲和水菖蒲功效有何不同?如何选择?
A:石菖蒲以开窍豁痰、醒神益智为主,药力较缓,偏于走心经,适用于心窍闭阻之神昏、癫痫、健忘等症;水菖蒲化湿开胃、祛痰辟秽之力较强,偏于走脾胃经,适用于湿阻中焦的脘痞腹胀、食欲不振,以及外用解毒杀虫,临床开窍醒神多用石菖蒲,化湿开胃或外用可用水菖蒲,但需注意水菖蒲毒性略高,内服需遵医嘱。

Q2:菖蒲可以长期服用吗?有哪些禁忌人群?
A:菖蒲不宜长期服用,因其辛温香燥,久服易耗气伤阴,禁忌人群包括:阴虚火旺者(表现为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孕妇(其辛散之性可能动胎);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胃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因活血作用可能加重出血);对菖蒲过敏者,如需长期使用,应在医师指导下配伍滋阴药(如麦冬、沙参)以制约其燥性。

中草药菖蒲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药材大宗品种
« 上一篇 昨天
发汗的中药材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