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饮片,如何辨别真伪与确保品质?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饮片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炮制等特定工艺加工后,可直接用于临床调配或制剂的中间产品,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物质基础”,饮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疗效与用药安全,其发展贯穿了中医药数千年的历史,并在现代科技推动下不断焕发新生。

中草药 饮片

从历史沿革来看,中草药饮片的雏形可追溯至先秦时期,《黄帝内经》中已有“凡用有毒药,宜先渐少而至多,不去其大毒之性,则杀人”的炮制记载,表明古人已认识到药材处理的重要性,汉代《神农本草经》提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为饮片炮制“减毒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至宋代,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首次系统收录饮片炮制方法,标志着饮片工艺的规范化,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则详细记载了190余种药材的炮制技术,如“半夏用姜制,以制其毒”,至今仍是饮片炮制的核心准则,清代《修事指南》进一步提出“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强调炮制对药性的调控作用,使饮片理论体系日趋完善。

中草药饮片的制作工艺是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核心在于“炮制”,炮制并非简单的加工,而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改变药材的性味、归经和功效,以达到“减毒、增效、改性、易用”的目的,以净制为例,药材需去除泥沙、杂质、非药用部位,如去芦(人参、黄芪去根茎)、去核(乌梅、山茱萸去核)、去壳(苦杏仁、桃仁去种皮),确保药用的纯净性,切制则根据药材特性选择不同方法,如根及根茎类药材(如甘草、黄芪)常切厚片(2-4mm),便于煎煮有效成分;叶类(如薄荷、艾叶)切丝,增加与溶剂接触面积;花类(如金银花、菊花)则多保持完整,避免有效成分流失,炮制方法更是多样,炒制(清炒、麸炒、土炒)可改变药性,如麸炒苍术,缓和其燥烈之性,增强健脾燥湿功效;炙法(蜜炙、酒炙、醋炙)通过辅料协同增效,如蜜炙甘草,增强补中益气、润肺止咳作用;煅法(明煅、煅淬)适用于矿物类药材,如煅石膏,增强清热泻火之力;蒸煮法则可软化药材、破坏有毒成分,如蒸制何首乌,由润肠通便转为补肝肾、益精血。

根据炮制方法和药用部位,饮片可分为不同类别,按炮制工艺,可分为炒制品(如炒决明子、焦山楂)、炙制品(如蜜款冬花、酒当归)、煅制品(如煅牡蛎、煅磁石)、蒸制品(如熟地黄、制黄精)、煮制品(如制川乌、制草乌)等;按药用部位,可分为根及根茎类(如丹参、板蓝根)、叶类(如大青叶、枇杷叶)、花类(如玫瑰花、款冬花)、果实种子类(如枸杞子、酸枣仁)、全草类(如薄荷、鱼腥草)、动物类(如地龙、全蝎)、矿物类(如石膏、赭石)等,不同类别的饮片在性状、鉴别要点上差异显著,如根及根茎类饮片多呈圆柱形或片状,断面可见“菊花心”(如黄芪)或“筋脉点”(如防风);花类饮片多皱缩,具特殊香气(如菊花清香,红花微涩);矿物类则质地坚硬,具金属光泽(如赭石铁红色,具土腥气)。

中草药 饮片

质量控制是饮片安全有效的生命线,现代饮片生产需严格遵循《中国药典》等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如道地性、农残限量),到生产过程规范(如炮制温度、时间控制),再到成品检验(性状、鉴别、含量测定),黄芪饮片要求“外表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味微甜,有豆腥气”,同时黄芪甲苷含量不得少于0.040%;制川乌需通过“双酯型生物碱”限量检查,确保毒性成分达标,饮片储存条件也至关重要,需避光、防潮、防虫蛀,如含挥发油类饮片(如当归、川芎)需密封保存,含糖类饮片(如熟地黄、玉竹)需置于阴凉干燥处,以免霉变或虫蛀。

在临床应用中,饮片是中医汤剂的核心,通过“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发挥协同作用,如“麻黄汤”中,麻黄(发汗解表)为君,桂枝(温通经脉)为臣,杏仁(降气止咳)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四味饮片合用,共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效,除汤剂外,饮片还可用于中药配方颗粒(单味饮片提取浓缩制成)、中药制剂(如丸剂、散剂的原料)及中医外治(如熏洗、贴敷的药材基源),日常保健中,菊花泡茶清肝明目,枸杞煲汤滋补肝肾,也是饮片“药食同源”理念的体现。

随着科技进步,中草药饮片产业正向标准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自动化切制设备、智能炒药机、在线检测系统等的应用,提高了饮片生产的精度和效率;指纹图谱、基因测序等技术的引入,为饮片真伪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手段,随着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药饮片正逐步走向国际市场,需符合国际药品标准(如美国FDA《植物药指南》、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这对饮片的质量稳定性和可追溯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草药 饮片

相关问答FAQs

问:中药饮片和中药材有什么区别?
答:中药材是指未经加工或仅经过简单加工(如清洗、干燥)的天然药用植物、动物、矿物等,是中药的原始形态,如黄芪药材呈圆柱形,表面棕黄色,具纵皱纹,而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炮制等特定工艺加工后的产物,可直接用于临床调配,如黄芪饮片为类圆形厚片,切面黄白色,味甜,豆腥气更明显,中药材是“原料”,饮片是“可直接用的半成品”,炮制过程改变了药材的性状、性味和功效,使其更符合临床用药需求。

问:如何辨别中药饮片的质量优劣?
答:辨别饮片质量可从“看、闻、摸、尝”四方面入手:①看性状:优质饮片应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性状特征,如颜色均匀(如当归饮片断面黄白色或黄棕色,无焦黑)、无杂质(如无泥沙、霉斑)、片型规整(如厚薄均匀、边缘整齐);②闻气味:正品饮片具固有气味,如黄芪有豆腥气,陈皮具芳香气,无异味(如酸败味、硫磺味);③摸质地:饮片应干燥,无黏手感,如枸杞子应干爽,不发黏,而含水量过高则易霉变;④尝味道:部分饮片可通过味觉鉴别,如黄连味极苦,甘草味甜,若味道过淡或异常则可能掺杂或炮制不当,需注意查看包装标签是否标注品名、产地、炮制方法、生产日期、批号及生产厂家,避免购买“三无”产品。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草类中药材的功效、种植、鉴别与应用,需关注哪些核心问题?
« 上一篇 今天
中草药菊花的药用功效与科学使用方法有哪些要点?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