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通作为传统中药材,其应用历史悠久,具有清热利尿、通经下乳等功效,但因历史品种混淆问题(如关木通与川木通的差异),准确识别药材特征对用药安全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木通药材的图片特征,从来源、性状、鉴别要点、炮制方法、性味功效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读者通过图片直观辨识木通药材。
木通的来源与基原
木通药材来源复杂,历史上曾涉及多个科属植物,现代药典对基原有明确规范,主要分为“川木通”和“关木通”,但后者因安全性问题已逐步被淘汰,中国药典》收载的木通为川木通,系毛茛科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或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 Buch.-Ham.)的干燥藤茎,关木通则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干燥藤茎,因含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致癌性,2003年国家已取消其药用标准,临床需严格避免使用。
木通药材性状与图片特征
川木通(主流药用品种)
川木通的性状特征可通过图片直观识别,其典型特征如下:
- 形状与大小:呈长圆柱形,稍扭曲,直径2-6cm,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具纵向凹沟及棱线,老栓皮粗糙呈鳞片状剥落,残留栓皮可见灰白色皮孔(图片中可见表皮不规则的纵向裂纹和凸起的皮孔)。
- 质地与断面: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纤维性强,皮部较薄,黄棕色,木部宽广,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呈“菊花心”),髓部较小或中空,类圆形,直径0.5-1.5cm(图片中切面可见明显的放射状纹理,中心髓部呈空洞或小圆孔)。
- 气味:气微,味淡(图片中无特殊气味描述,需结合实物辨别)。
关木通(已禁用品种,需警惕)
关木通的性状特征与川木通有明显差异,图片中可观察到:
- 形状与大小:呈长圆柱形,直径1-3cm,表面灰黄色或暗棕色,具深纵沟及棱线,栓皮薄,易脱落,露出灰白色内皮层(图片中表皮颜色较浅,纵沟深而密集)。
- 质地与断面:质坚硬,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有多层同心环纹(“车轮纹”),髓部较小(图片中切面可见明显的层状环纹,与川木通的放射状纹理形成对比)。
- 气味:味苦(图片中需注意苦味特征,区别于川木通的淡味)。
川木通与关木通性状对比表
特征 | 川木通(毛茛科) | 关木通(马兜铃科) |
---|---|---|
直径 | 2-6cm,较粗 | 1-3cm,较细 |
表面颜色 | 黄棕至黄褐色,有鳞片状剥落 | 灰黄至暗棕色,栓皮薄易脱 |
断面纹理 | 放射状“菊花心”,木部宽广 | 同心环“车轮纹”,层状明显 |
髓部 | 中空或小圆孔,直径0.5-1.5cm | 较小,不易观察 |
气味 | 气微,味淡 | 味苦 |
主要成分 | 齐墩果酸、常春藤皂苷等 | 马兜铃酸、马兜铃内酰胺等(有毒) |
药典 status | 《中国药典》收载,现行正品 | 已取消药用标准,禁用 |
木通药材图片鉴别要点
通过图片识别木通时,需重点关注以下特征,避免混淆品种:
- 颜色与表皮纹理:川木通表皮颜色较深(黄棕至黄褐),有纵向凹沟和鳞片状剥落痕迹(图片中可见表皮粗糙、局部脱落的区域);关木通表皮颜色较浅(灰黄至暗棕),纵沟深而光滑,无鳞片剥落。
- 切面结构:川木通切面木部呈放射状纹理(“菊花心”),髓部中空明显(图片中可见从中心向外发散的细密纹理);关木通切面有多层同心环纹(“车轮纹”),无放射状纹理,髓部较小(图片中可见类似年轮的层状结构)。
- 气味与质地:川木通质地坚硬,味淡;关木通同样坚硬但味苦(图片中需结合实物气味辨别,但可通过颜色和纹理初步判断)。
木通的炮制方法
木通药材多为饮片使用,炮制方法简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斜片),干燥,饮片图片特征为:圆形或椭圆形厚片,直径2-6cm,厚2-4mm,外皮黄棕至黄褐色,切面黄白色,木部有放射状纹理,髓部中空或呈小孔洞,气微,味淡,炮制后可便于煎煮有效成分溶出,同时去除杂质。
木通的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
- 功效主治:清热利尿,通经下乳,主治:①热淋涩痛、水肿尿少(如尿路感染、肾炎水肿);②湿热痹痛(关节红肿热痛);③经闭乳少(产后乳汁不足);④口舌生疮(心火亢盛),现代常用于泌尿系统感染、产后缺乳、湿热黄疸等疾病。
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 注意事项:
- 品种选择:严格选用川木通(毛茛科),禁用关木通(马兜铃科),避免马兜铃酸中毒。
-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易致腹泻);孕妇慎用(通利之性可能伤胎);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 用药剂量:常规剂量3-6g,过量或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肾功能,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如何从图片上准确区分川木通和关木通?
解答:通过图片区分川木通和关木通,需重点关注三点:①表面颜色:川木通表皮黄棕至黄褐色,有鳞片状剥落;关木通灰黄至暗棕色,栓皮薄易脱。②切面纹理:川木通木部有放射状“菊花心”,髓部中空明显;关木通有多层同心环“车轮纹”,无放射状纹理。③气味:川木通味淡,关木通味苦(图片中可通过颜色和纹理初步判断,实物需结合气味辨别),若图片中显示“车轮纹”或味苦,则可能为禁用的关木通,需立即弃用。
问题2:木通在临床使用时有哪些常见误区?
解答:常见误区有二:①认为“木通通利作用越强越好”:其实木通性寒,过量使用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乏力等,需严格按剂量使用(3-6g)。②混淆川木通与关木通:历史上曾因“木通”名称混用导致关木通中毒事件,关木通含马兜铃酸,长期使用可引发肾衰竭、尿路上皮癌,目前药典仅收载川木通,临床需确保基原正确,避免使用马兜铃科植物藤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