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子作为我国传统中药中的经典杀虫药,历代医籍对其应用多有记载,尤以治疗小儿虫疳见长,其药性温和,兼具杀虫与健脾之效,在儿科及寄生虫病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以下从来源性味、功效应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现代研究等方面,系统阐述使君子的药用价值。
使君子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皮变紫黑色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其性甘,温,归脾、胃经,气味芳香,药力平和,既能杀虫,又可健脾,尤宜小儿脾胃虚弱兼有虫积者。
功效与应用
杀虫消疳
使君子以驱杀肠道寄生虫为首要功效,尤善治蛔虫、蛲虫、绦虫等引起的虫证,其杀虫机制在于所含使君子酸钾、使君子酸等成分,可麻痹虫体头部,使其附着于肠壁的能力丧失,最终随粪便排出,临床中,对于小儿蛔虫病引起的腹痛时作、面色萎黄、肛门瘙痒等症状,单用使君子炒香嚼服即可见效,亦可配伍槟榔、苦楝皮以增强驱虫之力;若为蛲虫病,导致肛门瘙痒、夜间加剧,可配伍百部、鹤虱煎汤保留灌肠,或单用使君子仁研末调涂肛门,既可内服杀虫,又可外止瘙痒,使君子对绦虫也有较好效果,常配雷丸、榧子同用,通过协同作用驱杀绦虫。
健脾消积
使君子性味甘温,归脾、胃经,能健脾和胃、消积化滞,适用于小儿疳积、食积腹胀等证,疳积多因饮食不节、虫积日久损伤脾胃所致,患儿常见形体消瘦、腹部膨隆、面色无华、食欲不振、大便不调等症状,使君子在杀虫的同时,能通过健脾助运改善脾胃功能,消除积滞,常配伍芦荟、胡黄连、神曲等,如《医宗金鉴》使君子丸,即以使君子为主,配芦荟、陈皮等,共奏杀虫消疳、健脾清热之效,对于单纯食积腹胀,可配山楂、麦芽、莱菔子等消食药,增强消食导滞之功。
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9-12g,捣碎;或去壳取仁炒香嚼服,成人每日10-15粒,小儿每岁1-1.5粒,总量不超过20粒(炒熟后用量可适当减少),外用:适量,捣烂或研末调涂。
使用需注意:①使君子有小毒,过量服用可引起呃逆、眩晕、恶心、呕吐等反应,一般停药后可自行缓解,故需严格控制用量,小儿尤其慎用;②服用时忌食热茶、油腻食物,以免加重不良反应;③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大量服用,以免助热伤阴;④孕妇慎用,其杀虫作用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⑤体质虚弱者,在驱虫后需调理脾胃,以防攻伐太过损伤正气。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使君子含使君子酸钾、使君子酸、胡芦巴碱、脂肪油、蔗糖等成分,具有多方面药理作用:①驱虫作用:使君子酸钾对蛔虫有显著麻痹作用,低浓度即可抑制虫体活动,高浓度可致虫体死亡;②抗真菌作用:使君子水提物对皮肤癣菌、念珠菌等有抑制作用,外用可治疗癣疾;③调节免疫: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④抗炎作用:对多种炎症模型有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有关。
表:使君子基本信息一览表
| 项目 | 内容 |
|------|------|
| 来源 | 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
| 性味 | 甘,温 |
| 归经 | 脾、胃经 |
| 主要功效 | 杀虫消疳,健脾消积 |
| 主治病症 | 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等肠道寄生虫病;小儿疳积、食积腹胀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2g;炒香嚼服成人10-15粒/日,小儿1-1.5粒/岁(≤20粒) |
| 注意事项 | 过量致呃逆、眩晕;忌热茶、油腻;脾胃虚寒、孕妇慎用 |
相关问答FAQs
Q1:使君子杀虫效果好吗?适合哪些人群使用?
A1:使君子对蛔虫、蛲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有较好的驱杀效果,尤其适合儿童蛔虫病、蛲虫病,因其药性温和,兼有健脾作用,对小儿脾胃虚弱兼虫积者更为适宜,成人肠道寄生虫病也可使用,但需注意用量,避免过量反应。
Q2:服用使君子后出现呃逆怎么办?还能继续服用吗?
A2:服用使君子后出现呃逆(打嗝)多为用量过大或与热茶同服所致,一般停药后可自行缓解,若症状较轻,可暂停服药,饮用少量冷开水;若症状持续,可适量食用生姜汁或陈皮水缓解,后续服用需减少用量,并避免与热茶同服,若仍不缓解,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