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补血补气,哪些中草药是日常调理的最佳推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医理论中,肝主藏血,调畅气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若肝失疏泄,则气机郁滞,血行不畅;气虚则血生化无源,血虚则肝体失养,故养肝、补血、补气常需兼顾,中草药以其天然温和的特性,在调理肝血气方面应用广泛,以下介绍常用且功效明确的几类中草药。

养肝补血补气的中草药

养肝类中草药重在滋阴养血、疏肝理气,枸杞子性平,味甘,归肝、肾经,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归肺、肝经,可疏散风热、平肝明目,常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能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适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女贞子性凉,味甘、苦,归肝、肾经,滋补肝肾,乌须明目;墨旱莲性寒,味甘、酸,归肝、肾经,滋补肝肾,凉血止血,二者合用为“二至丸”,是滋阴养肝的经典配伍。

补血类中草药需注重填补精血、调理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熟地黄性温,味甘,归肝、肾经,为补血要药,能补血滋阴、益精填髓,适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及肝肾阴虚所致的潮热盗汗;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既能补血活血,又能调经止痛,还润肠通便,被称为“血中圣药”,适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阿胶性平,味甘,归肺、肝、肾经,能补血止血、滋阴润燥,适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多种出血证及阴虚燥咳;龙眼肉性温,味甘,归心、脾经,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适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体倦。

补气类中草药重在健脾益气、补肺固表,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适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适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乏力、虚喘咳嗽;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食少腹胀、大便溏泄、痰饮眩悸、水肿、自汗;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适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

以下是三类中草药的常用品种归纳:

养肝补血补气的中草药

养肝类常用中草药: | 药材名称 | 性味归经 | 主要功效与适用人群 | |----------|----------------|----------------------------------------| | 枸杞子 | 性平,甘,归肝、肾经 |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目眩 | | 菊花 | 性微寒,甘、苦,归肺、肝经 |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目赤肿痛 | | 白芍 | 性微寒,苦、酸,归肝、脾经 |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脘腹疼痛 | | 女贞子 | 性凉,甘、苦,归肝、肾经 | 滋补肝肾,乌须明目;肝肾阴虚,头晕耳鸣,须发早白 |

补血类常用中草药: | 药材名称 | 性味归经 | 主要功效与适用人群 | |----------|----------------|----------------------------------------| | 熟地黄 | 性温,甘,归肝、肾经 |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潮热盗汗 | | 当归 | 性温,甘、辛,归肝、心、脾经 |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肠燥便秘 | | 阿胶 | 性平,甘,归肺、肝、肾经 | 补血止血,滋阴润燥;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出血证,阴虚燥咳 | | 龙眼肉 | 性温,甘,归心、脾经 |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心脾两虚,惊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体倦 |

补气类常用中草药: | 药材名称 | 性味归经 | 主要功效与适用人群 | |----------|----------------|----------------------------------------| | 黄芪 | 性微温,甘,归脾、肺经 |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气虚乏力,食少便溏,表虚自汗,中气下陷 | | 党参 | 性平,甘、微酸,归脾、肺经 |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乏力,虚喘咳嗽 | | 白术 | 性温,甘、苦,归脾、胃经 |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脾气虚弱,食少腹胀,便溏,水肿,自汗 | | 山药 | 性平,甘,归脾、肺、肾经 |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脾虚食少,久泻,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哪些人群适合使用养肝补血补气的中草药?
解答:适合肝血不足、气血两虚的人群,常见症状包括面色萎黄或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乏力倦怠、月经量少或推迟、经色淡红、舌质淡苔白等,具体如:工作压力大、长期熬夜导致的肝气郁结、血虚者;产后或大病初愈气血亏虚者;中老年人肝肾渐亏、气血渐衰者;女性更年期前后气血失调者,但需注意,湿热体质(口苦、苔黄腻、大便黏滞)、实热体质(面红目赤、烦躁易怒)不宜温补,需先清利湿热或清热。

养肝补血补气的中草药

问题2:使用养肝补血补气的中草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解答:首先需辨证论治,不同体质和症状需选用不同药材,如血虚伴阴虚潮热者用熟地、阿胶,气虚伴表虚自汗者用黄芪、白术;其次注意用量,过量可能滋腻碍胃(如熟地、阿胶)或温燥助火(如当归、黄芪),建议从少量开始,遵医嘱调整;再者注意配伍禁忌,如萝卜可能削弱人参、黄芪的补气效果,茶叶影响铁剂吸收(补血药含铁较多),服用期间避免同食;最后特殊人群慎用,孕妇慎用活血化瘀药(如当归尾),月经期慎用止血药(如阿胶),脾胃虚弱者宜配伍健脾药(如陈皮、砂仁)以防滋腻。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使君子有哪些具体功效?
« 上一篇 08-29
药材钝汤怎么煮才正宗?详细步骤、材料及禁忌有哪些?
下一篇 » 08-29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