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肺为“娇脏”,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外合皮毛,易受外邪侵袭,常见咳嗽、气喘、咯痰、胸痛等症,治疗肺病的中草药多从宣肺、肃肺、清肺、润肺、补肺、敛肺入手,需根据寒热虚实辨证论治,以下从常用药物分类、配伍应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说明。
治疗肺病的中草药分类及功效
(一)宣肺解表药
此类药物能疏散外邪,宣发肺气,适用于外感风寒、风热所致的咳嗽、气喘。
药物 | 性味归经 | 功效 | 主治 | 常用配伍 |
---|---|---|---|---|
麻黄 | 辛、微苦,温 |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 风寒束肺之咳嗽气喘 | 杏仁、甘草(三拗汤) |
紫苏叶 | 辛,温 | 发汗解表,行气和胃 | 风寒咳嗽兼胸闷、恶心 | 杏仁、前胡 |
桑叶 | 甘、苦,寒 |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 | 风热咳嗽或燥咳 | 菊花、杏仁(桑菊饮) |
薄荷 | 辛,凉 |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 风热咳嗽咽痛 | 桑叶、浙贝母 |
(二)清肺化痰药
适用于肺热壅盛所致的咳嗽痰黄、黏稠难咯,或痰热咳喘。
药物 | 性味归经 | 功效 | 主治 | 常用配伍 |
---|---|---|---|---|
黄芩 | 苦,寒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 肺热咳嗽痰黄、口干 | 桑白皮、知母(清肺汤) |
桑白皮 | 甘,寒 |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 肺热喘咳、水肿 | 地骨皮、甘草(泻白散) |
浙贝母 | 苦,寒 | 清热化痰,开郁散结 | 热痰咳嗽、瘰疬 | 连翘、金银花 |
瓜蒌 | 甘、微苦,寒 |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 痰热咳嗽、胸痹 | 薤白、半夏(瓜蒌薤白汤) |
(三)润肺止咳药
适用于燥伤肺津或肺阴不足所致的干咳无痰、痰少黏稠、口干咽燥。
药物 | 性味归经 | 功效 | 主治 | 常用配伍 |
---|---|---|---|---|
沙参 | 甘,微寒 |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 肺热燥咳、阴虚劳嗽 | 麦冬、玉竹(沙参麦冬汤) |
麦冬 | 甘、微苦,微寒 |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 肺燥干咳、津伤口渴 | 天花粉、生地(养阴清肺汤) |
川贝母 | 苦、甘,微寒 | 润肺止咳,化痰散结 | 肺虚久咳、热痰咳嗽 | 雪梨、百合(川贝炖梨) |
百合 | 甘,微寒 |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 肺燥咳嗽、失眠多梦 | 款冬花、玄参 |
(四)补肺益气药
适用于肺气虚弱所致的气短喘促、咳嗽无力、声低懒言、自汗。
药物 | 性味归经 | 功效 | 主治 | 常用配伍 |
---|---|---|---|---|
黄芪 | 甘,微温 | 补气固表,利水消肿 | 肺气虚咳、自汗乏力 | 党参、白术(玉屏风散) |
党参 | 甘,平 | 健脾益肺,补中益气 | 肺脾两虚、气短咳嗽 | 茯苓、白术(参苓白术散) |
五味子 | 酸、甘,温 |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 | 久咳虚喘、自汗盗汗 | 人参、麦冬(生脉散) |
山药 | 甘,平 | 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 肺脾两虚、慢性咳嗽 | 白术、茯苓(参苓白术散) |
(五)敛肺止咳药
适用于久咳不止、肺虚气耗所致的咳嗽气喘、自汗、遗精等。
药物 | 性味归经 | 功效 | 主治 | 常用配伍 |
---|---|---|---|---|
五味子 | 酸、甘,温 | 敛肺滋肾,生津敛汗 | 久咳虚喘、津伤口渴 | 人参、麦冬(生脉散) |
白果 | 甘、苦、涩,平 | 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 痰多咳嗽、遗尿带下 | 麻黄、甘草(定喘汤) |
诃子 | 苦、酸、涩,平 | 涩肠敛肺,利咽开音 | 久咳失音、久泻久痢 | 甘草、桔梗(诃子散) |
中草药配伍应用原则
治疗肺病需辨证配伍,如风寒咳嗽常用麻黄、杏仁配伍紫苏叶、生姜,以散寒宣肺;风热咳嗽多用桑叶、菊花配伍桔梗、甘草,以疏风清热;燥咳用沙参、麦冬配伍川贝母、百合,以润肺止咳;肺虚久咳则用黄芪、党参配伍五味子、白果,以补肺敛肺,经典方剂如“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治肺热咳喘,“百合固金汤”(百合、生地、熟地、麦冬)治肺肾阴虚之干咳。
注意事项
- 辨证用药:肺病需分寒热虚实,如寒咳不宜用寒凉药(如黄芩、桑白皮),热咳忌用温燥药(如干姜、细辛),否则加重病情。
- 煎煮方法:润肺药(如沙参、麦冬)宜久煎,宣肺药(如麻黄、薄荷)后下,避免有效成分流失。
- 饮食禁忌:服药期间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助湿生痰,影响疗效。
- 特殊人群:孕妇、儿童及慢性病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如麻黄有升高血压作用,高血压患者慎用;半夏、天南星有毒,需炮制后使用。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肺热咳嗽和肺寒咳嗽的中草药选择有何不同?
解答:肺热咳嗽多表现为痰黄黏稠、口干咽痛、舌红苔黄,需选用寒凉清肺药,如黄芩、桑白皮、浙贝母,常配伍石膏、知母以增强清热泻火之力;肺寒咳嗽多表现为痰白清稀、怕冷流涕、舌淡苔白,需选用温肺散寒药,如干姜、细辛、紫苏叶,常配伍麻黄、杏仁以宣肺散寒,两者药性相反,若误用会加重症状,需严格辨证。
问题2:中草药治疗慢性肺病(如慢阻肺、肺气肿)能根治吗?
解答:慢性肺病多属“肺胀”“喘证”范畴,病程长、易反复,中草药可通过补肺益肾、化痰平喘、活血化瘀等方法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提高生活质量,但难以“根治”,治疗需结合西医规范治疗(如支气管扩张剂、氧疗),同时配合中草药调理(如补肺汤、金水六君煎),并注意戒烟、保暖、呼吸功能锻炼,综合管理才能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