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中药材有何功效?如何正确使用与避忌?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莪术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或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洗净,蒸透或煮至透心,晒干或低温干燥后除去须根及杂质,主产于四川、广西、浙江等地,其性辛、苦,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功效,临床常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等病症,是活血化瘀类中药中的常用品种。

莪术中药材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莪术药性辛散苦泄温通,既入肝经走血分,又入脾经走气分,兼具行气与破血双重作用,其辛行气滞,苦泄瘀阻,温通血脉,故能行气消积、破血逐瘀、止痛生肌,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其“主心腹诸气,饮食积聚,止痛破癥”,历代医家多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类疾病,具体而言,其功效主治可归纳为:一是行气破血,适用于癥瘕痞块(如子宫肌瘤、肝脾肿大)、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等,常与三棱、丹参、当归配伍;二是消积止痛,用于饮食积滞、脘腹胀痛、嗳腐吞酸等,常与山楂、麦芽、木香同用;三是抗肿瘤,现代研究表明其对宫颈癌、肝癌、胃癌等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常配合黄芪、白术等益气扶正药物使用。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莪术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挥发油、姜黄素类化合物及多糖等,其中挥发油含量约占1%-3%,主要成分为莪术醇、莪术二酮、β-榄香烯、吉玛酮等,是其发挥药效的核心物质;姜黄素类包括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等,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多糖成分则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莪术具有多方面作用:抗肿瘤方面,β-榄香烯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增殖、阻滞细胞周期等机制发挥作用;抗炎镇痛方面,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肿胀和疼痛;改善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促进组织修复;还有抗菌、抗病毒、保肝等作用。

炮制方法与临床应用

莪术的炮制方法不同,其功效侧重亦有所区别,生莪术以行气破血为主,多用于癥�积聚、经闭腹痛;醋莪术经醋制后,其辛散之性缓和,止痛作用增强,同时醋制可引药入肝,增强消癥散结之力,常用于胁肋疼痛、癥瘕痞块;莪术油则是通过蒸馏提取挥发油,多用于注射剂,适用于肿瘤治疗,临床应用中,莪术常根据配伍不同发挥不同功效:如配三棱,破血消癥力强,适用于癥瘕积聚;配木香、槟榔,行气消积止痛,适用于食积腹胀;配当归、川芎,活血调经,适用于血瘀经闭;配合放化疗,可减轻毒副作用,增强抗肿瘤效果。

莪术中药材

注意事项与使用禁忌

莪术性破泄,孕妇禁用,以免动胎伤胎;月经过多者及无瘀滞者慎用,避免加重出血;体虚者不宜长期大量使用,需配伍补益药以扶正祛邪;脾胃虚弱者慎用,因其辛温香燥,易耗伤胃气,莪术有刺激性,内服不宜过量,一般用量为3-10g,煎汤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现代制剂如莪术油注射液使用时需注意过敏反应,用药前应询问过敏史,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

临床应用配伍简表

病症类型 常用配伍药物 功效侧重
癥瘕痞块 三棱、丹参、鳖甲 破血消癥、软坚散结
瘀血经闭 当归、川芎、桃仁 活血调经、祛瘀止痛
食积腹胀 山楂、麦芽、木香 消食导滞、行气止痛
肿瘤辅助治疗 黄芪、白术、半枝莲 益气活血、解毒散结

相关问答FAQs

Q1:莪术和三棱都是破血消癥药,两者有何区别?
A1:莪术与三棱均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常相须为用,但莪术偏于行气止痛,兼能消食化积,适用于气滞血瘀兼食积者,其破血之力较三棱稍缓;三棱偏于破血消癥,对癥瘕积块的消散作用更强,适用于瘀血重证而无明显气滞者,临床可根据气滞与血瘀的偏重选择配伍,如气滞明显者重用莪术,血瘀癥瘕明显者重用三棱。

Q2:莪术在抗肿瘤治疗中如何正确使用?
A2:莪术作为抗肿瘤辅助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规范使用,可单独使用莪术油注射液静脉滴注,或配伍黄芪、党参等益气扶正药,以及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清热解毒药,形成“扶正祛邪”配伍方案,口服可用莪术煎剂(3-10g)或中成药(如莪术油胶囊),但需注意与放化疗时间间隔,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使用期间需定期检查血常规、肝功能,监测肿瘤指标,出现乏力、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时及时就医。

莪术中药材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药材黄莲的核心功效与使用禁忌是什么?
« 上一篇 今天
贵州中药药材图片能识别哪些道地药材品种?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