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参为何是滋补佳品?不同种类参的功效与用法有何差异?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8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参”作为中草药家族中的瑰宝,自古便享有“百草之王”的美誉,其应用历史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在中医理论中,“参”类药材多以补气、养阴、生津为主要功效,因药性平和或温凉各异,适用于多种虚证调理,是历代医家调理身体、防治疾病的常用药材,常见的“参”类药材包括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沙参等,它们虽同属“参”名,但在来源、性味、功效及临床应用上各有侧重,需根据体质和症状辨证选用。

中草药 参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性温,味甘、微苦,归脾、肺、心、肾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之效,适用于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的危重症候,也可用于脾肺气虚、体虚欲脱、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现代研究表明,人参含有人参皂苷、多糖、挥发油等成分,能增强免疫力、抗疲劳、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功能,但需注意,实证、热证及体质壮实者忌用,过量服用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失眠等不良反应。

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性凉,味甘、微苦,归心、肺、肾经,功能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其补气之力虽逊于人参,但长于养阴清热,尤其适合气阴两虚所致的烦渴、口干、乏力、咳嗽痰少等症状,也常用于热病伤津、内热消渴、肺虚久咳等症,西洋参药性偏凉,故脾胃虚寒、阳虚体质者慎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性平,味甘,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生津养血的功效,其药力较为平和,补而不燥,适用于脾肺气虚、食少便溏、四肢乏力、气短咳嗽、气血两亏、面色萎黄等症,是临床常用的补气健脾良药,现代研究发现,党参含党参多糖、皂苷、生物碱等,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溃疡、调节胃肠功能,实证、热证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性平,味甘、微苦,归脾、肺经,功能补气生津、健脾润肺,其药力缓和,以清补见长,适合气阴不足、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心悸自汗、口干咽燥等症,尤其适用于小儿脾虚食少、病后体虚及老人气阴两虚的调理,太子参补气不温燥,养阴不滋腻,性质平和,老少皆宜,但气虚发热及实热证者慎用。

中草药 参

沙参分为南沙参和北沙参,南沙参为桔梗科沙参属植物,北沙参为伞形科珊瑚菜属植物,二者性味相近,均性微寒,味甘,归肺、胃经,功能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南沙参偏于清肺化痰,适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咽干喉痛;北沙参偏于养胃生津,适用于胃阴不足、津伤口渴、食少呕吐、阴虚发热等症,风寒咳嗽及脾胃虚寒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为更直观区分不同“参”类药材的特点,特整理如下表格:

药材种类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适用人群 使用禁忌
人参 甘微苦温,脾肺心肾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气虚欲脱,脾肺气虚,心悸失眠 实证、热证,体质壮实者忌用
西洋参 甘微苦凉,心肺肾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气阴两虚,热病伤津,肺虚久咳 脾胃虚寒,阳虚体质者慎用
党参 甘平,脾肺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生津养血 脾肺气虚,气血两亏,食少便溏 实证、热证,不宜与藜芦同用
太子参 甘微苦平,脾肺 补气生津,健脾润肺 气阴不足,小儿脾虚,病后体虚 气虚发热,实热证者慎用
沙参 甘微寒,肺胃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肺热燥咳,胃阴不足,津伤口渴 风寒咳嗽,脾胃虚寒者忌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参”类药材普遍含有皂苷、多糖、黄酮类活性成分,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等多种作用,人参皂苷Rg1能增强学习记忆能力,西洋参多糖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党参提取物对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这些研究为“参”类药材的传统功效提供了科学依据,也拓展了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参”类药材虽为补益之品,但并非人人适宜,使用时需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根据自身体质和症状选择合适的种类,避免盲目进补,如需长期服用,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中草药 参

相关问答FAQs
Q1:普通人可以每天喝参茶吗?
A1:不建议普通人盲目每天喝参茶,参类药材药性有温凉之分,如人参性温,适合气虚体质;西洋参性凉,适合气阴两虚,健康人群或体质平和者长期服用可能导致阴阳失衡,出现口干、失眠、便秘等不良反应,若需保健,建议先辨体质,小剂量间断服用,或咨询中医师后选择合适药材。

Q2:人参和西洋参怎么选?什么情况下不能混用?
A2:选用人参还是西洋参需根据体质和症状:气虚明显、畏寒肢冷、脉微欲脱者选人参(如大病初愈、体虚欲脱);气阴两虚、口干咽燥、手心发热者选西洋参(如更年期综合征、长期熬夜),二者不能混用的情况包括:实证、热证者禁用人参,脾胃虚寒者禁用西洋参;且人参温补助火,西洋参滋腻碍胃,若同用可能加重热证或脾胃不适,需在医师指导下配伍。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莪术中药材究竟有哪些独特功效与临床应用价值?
« 上一篇 今天
2016年药材价格走势如何?涨跌原因及影响因素有哪些?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