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俗称橄榄,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的干燥成熟果实,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也是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其药用历史悠久,最早见于《本草纲目》,记载其“生津液,止烦渴,治咽喉疼,咀嚼咽汁,能解河豚毒”,历代医籍对其功效与应用均有详述,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来源与植物形态
青果原产于我国南方,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为主要产区,现长江流域以南均有栽培,其植物为常绿乔木,高10-20米,树皮灰色,小枝具纵棱,被灰色短柔毛,叶革质,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6-15厘米,宽3-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网脉突起,叶柄长1-2.5厘米,圆锥花序腋生,长于或等于叶片;花白色,芳香;萼杯状,3-5裂;花瓣3-5,镊合状排列;雄蕊6,着生于花盘边缘;子房上位,3室,每室胚珠2,核果卵形,成熟时黄绿色,核坚硬,两端尖,具棱,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或鲜用,干燥后即为中药材青果。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青果性平,味甘、酸、涩,归肺、胃经,其核心功效为清热解毒、利咽生津、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 清热解毒:青果苦能泄降,寒能清热,善于清肺胃实热,解毒利咽,为治疗咽喉肿痛的良药,适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红肿疼痛、声音嘶哑、口舌生疮等症。
- 利咽生津:其味酸甘,能生津液、润咽喉,对热病伤津、烦渴口干、津亏肠燥所致的大便秘结等症有缓解作用。
- 化痰止咳:可清肺化痰,降气止咳,用于肺热咳嗽、痰黏稠难咯、痰黄或咳血等症。
- 解鱼蟹毒:青果能解鱼蟹河豚之毒,适用于食用鱼蟹中毒后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可单用煎服或捣汁饮。
传统配伍应用中,青果常与玄参、麦冬、桔梗同用,增强利咽解毒之效,如《重楼玉钥》中的“甘桔汤”加减;治咳嗽痰黏,常配浙贝母、瓜蒌、前胡等;治津亏肠燥,多与火麻仁、杏仁、蜂蜜同用。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青果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为其功效提供了物质基础:
(一)主要化学成分
成分类别 | 代表成分 | 含量与分布 |
---|---|---|
三萜类化合物 | 齐墩果酸、乌索酸、oleanolic acid、ursolic acid | 果实中含量较高,是抗炎、保肝的主要活性成分 |
黄酮类 | 木犀草素、槲皮素、芦丁、luteolin、quercetin | 主要存在于果肉和果皮,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作用 |
酚类 | 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乙酯、gallic acid、ethyl gallate | 多以鞣质形式存在,具有收敛、抑菌、解毒作用 |
挥发油 | 榄香烯、β-石竹烯、α-蒎烯、β-蒎烯等 | 具有挥发性,有抑菌、抗病毒作用 |
多糖 | 青果多糖(GOBP) | 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活性 |
氨基酸与微量元素 | 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及钙、铁、锌、硒等 | 提供营养,参与机体代谢 |
(二)药理作用
- 抗炎镇痛作用:青果中的三萜类和黄酮类成分能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缓解咽喉肿胀疼痛。
- 抗氧化作用:青果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能清除自由基(如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延缓衰老。
- 抗菌抗病毒作用:挥发油中的榄香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呼吸道病原菌有抑制作用;没食子酸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有抑制活性,对咽喉炎、扁桃体炎的病原体有清除作用。
- 免疫调节作用:青果多糖可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免疫力低下所致的反复感染有改善作用。
- 其他作用:青果提取物还具有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修复)、降血脂(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抗肿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但相关研究多处于实验阶段,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临床应用与制剂
青果在临床应用广泛,可单用或配伍入药,现代以其为主要原料开发了多种制剂,满足不同需求。
(一)传统应用
- 咽喉肿痛:单用青果10-15克,煎汤含服;或配伍金银花、连翘、牛蒡子,增强清热解毒之效。
- 咳嗽痰黏:青果15克,配伍浙贝母10克、桔梗6克、甘草3克,煎服,清肺化痰止咳。
- 烦渴口干:青果5枚,配伍芦根30克、天花粉15克,煎汤代茶饮,生津止渴。
- 鱼蟹中毒:青果肉捣烂,取汁饮,或配伍生姜、紫苏同煎,解毒和中。
(二)现代制剂
- 青果含片:由青果提取物、薄荷脑等制成,直接含于口腔,缓慢溶解,用于缓解咽喉干燥、疼痛、异物感,起效迅速。
- 青果颗粒:青果、金银花、玄参、麦冬等制成颗粒,开水冲服,功能清热利咽、生津润燥,用于慢性咽炎、干燥性咽炎。
- 复方青果口服液:含青果、金银花、连翘、黄芩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炎属风热证者。
- 青果茶:以青果为主要原料,配胖大海、罗汉果等,制成袋泡茶,日常饮用,清咽润喉,适合教师、歌手等用嗓过度人群。
使用注意与禁忌
青果虽为药食同源之品,但使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避免不良反应:
-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易腹泻者慎用,因其味涩收敛,可能加重寒湿症状;对青果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 配伍禁忌:不宜与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花椒)同服,以免降低药效;不宜与温热性中药(如附子、干姜)长期同用,以免助热伤阴。
- 用量用法:煎汤内服,常用量为6-12克;含服或入丸散,遵医嘱,鲜果用量可适当增加,但不宜过量,以免引起胃肠不适。
- 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青果和橄榄是同一种东西吗?日常吃的橄榄可以直接入药吗?
解答:青果与橄榄在植物来源上完全相同,均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实,但“青果”作为中药材,特指其干燥成熟的果实,性味甘酸涩,归肺胃经,以清热解毒、利咽生津为主要功效,药用价值更侧重于“清”与“解”;而日常食用的“橄榄”多为鲜品或腌制加工品(如甘草榄、和顺榄),口感脆嫩,偏重于生津止渴、解酒开胃,药用功效相对较弱,鲜橄榄可直接入药,但需注意新鲜度,变质或霉变的鲜果不宜使用;干燥青果因水分减少,有效成分浓缩,药效更稳定,更适合长期药用。
问题2:咽喉肿痛时,用青果煮水喝能快速缓解吗?有没有需要注意的饮食禁忌?
解答:青果煮水对咽喉肿痛有一定缓解作用,尤其适合风热或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红肿、疼痛、口干等症状,具体方法:取青果5-10克,捣碎后加清水300ml,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15分钟,取汁代茶饮,可加入少量冰糖调味,每日1-2剂,若症状较重(如高热、吞咽困难),建议及时就医,青果仅作为辅助治疗,饮食方面,需避免辛辣刺激(辣椒、大蒜)、油炸、过烫食物,减少对咽喉的刺激;戒烟酒,少说话,让咽喉充分休息;可配合食用清淡、易吞咽的食物,如粥、汤面、梨等,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