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与疾病斗争的经验结晶,其种类繁多,功效各异,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养生保健及日常调理,中草药的命名多源于其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功效主治或药用部位,而其形态特征则是辨别药材真伪、品质优劣的重要依据,以下将按主要功效分类,介绍常见中草药的名字、性味归经、功效及形态特征图片描述,并辅以表格汇总关键信息。
解表药:发散表邪,解除表证
解表药主要用于治疗风寒表证或风热表证,症状包括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流涕、无汗或多汗等,根据药性差异,可分为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
麻黄
- 名字:麻黄(草麻黄、木贼麻黄)
-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肺、膀胱经。
-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 图片特征:草麻黄的草本茎呈细长圆柱形,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有细纵纹,节明显,节上有膜质鳞叶,上部2裂(裂片锐三角形),基部联合成筒状;断面中空,味微苦。
薄荷
- 名字:薄荷(野薄荷、南薄荷)
- 性味归经:辛,凉;肺、肝经。
-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 图片特征:薄荷茎呈方柱形,四棱明显,上部多分枝,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上有茸毛;叶片对生,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
菊花
- 名字:菊花(杭菊、滁菊、贡菊)
- 性味归经:甘、苦,微寒;肺、肝经。
- 功效: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 图片特征:头状花序,总苞碟状,舌状花白色、黄色或淡紫色,管状花黄色;杭菊呈压缩球形,花瓣紧密,气清香,味甘苦。
清热药:清解里热,泻火解毒
清热药主要用于治疗里热证,包括高热烦渴、湿热泻痢、痈肿疮疡、阴虚内热等,分为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等类别。
金银花
- 名字:金银花(双花、忍冬花)
- 性味归经:甘,寒;肺、心、胃经。
-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 图片特征: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开放后花冠唇形,气清香,味甘微苦。
黄连
- 名字:黄连(味连、雅连、云连)
- 性味归经:苦,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 图片特征: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及须根残基;断面皮部暗棕色,木部金黄色,味极苦。
生地黄
- 名字:生地黄(干地黄、怀地黄)
- 性味归经:甘、苦,寒;心、肝、肾经。
-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 图片特征:块根呈不规则团块或长圆形,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断面乌黑色,有光泽,味微甜。
活血化瘀药:通利血脉,消散瘀滞
活血化瘀药主要用于治疗血瘀证,如痛经、闭经、跌打损伤、癥瘕积聚等,部分药物还能消肿止痛或舒筋活络。
川芎
- 名字:川芎(抚芎、芎䓖)
- 性味归经:辛,温;肝、胆、心包经。
-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 图片特征: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表面黄褐色,粗糙,有明显结节状隆起及须根痕;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形成层环波状,气香浓烈,味苦辛、麻舌。
丹参
- 名字:丹参(赤参、紫丹参)
- 性味归经:苦,微寒;心、肝经。
- 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 图片特征:根圆柱形,表面砖红色或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断面疏松,有裂隙,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气微,味微苦涩。
补益药:补虚扶弱,调理脏腑
补益药主要用于治疗气、血、阴、阳虚衰证,如乏力自汗、心悸失眠、面色萎黄、腰膝酸软等,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类。
人参
- 名字:人参(园参、野山参、高丽参)
-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脾、肺、心、肾经。
-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 图片特征:野山参根茎芦头长,稀疏碗状痕,主根纺锤形,上部有细密环纹,下部有支根2-3条(参腿);须根上有明显疣状突起(珍珠点),气香特异,味甘微苦。
黄芪
- 名字:黄芪(膜荚黄芪、蒙古黄芪)
- 性味归经:甘,微温;脾、肺经。
-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 图片特征:根圆柱形,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断面纤维性强,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
枸杞子
- 名字:枸杞子(甘杞、宁杞、红耳坠)
- 性味归经:甘,平;肝、肾经。
- 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图片特征:果实呈椭圆形或纺锤形,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具不规则皱纹,果皮柔韧,内含种子多数;味甜,嚼之有黏性。
常见中草药基本信息汇总表
类别 | 中文名 | 性味归经 | 主要功效 | 图片特征简述 |
---|---|---|---|---|
解表药 | 麻黄 | 辛微苦温,肺膀胱经 |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 草质茎细长,节明显,膜质鳞叶2裂 |
解表药 | 薄荷 | 辛凉,肺肝经 |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 方茎四棱,叶片对生,揉搓有清凉香气 |
清热药 | 金银花 | 甘寒,肺心胃经 |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 花蕾棒状,表面黄白,密被短柔毛 |
清热药 | 黄连 | 苦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 根茎结节状,断面木部金黄色,味极苦 |
活血化瘀药 | 川芎 | 辛温,肝胆心包经 |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 根茎拳形,表面有结节,气香浓烈 |
活血化瘀药 | 丹参 | 苦微寒,心肝经 |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 | 根圆柱形,表面砖红,断面疏松 |
补益药 | 人参 | 甘微苦微温,脾肺心肾经 |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安神益智 | 主根纺锤形,有环纹,须根有珍珠点 |
补益药 | 黄芪 | 甘微温,脾肺经 |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 | 根圆柱形,表面淡棕黄,断面纤维性强 |
补益药 | 枸杞子 | 甘平,肝肾经 |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果实椭圆形,鲜红,果皮柔韧,味甜 |
相关问答FAQs
Q1:中草药的“性味归经”是什么意思?如何指导用药?
A:“性味归经”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之一,性”指药物的四气(寒、热、温、凉),反映药物对阴阳盛衰的影响;“味”指五味(酸、苦、甘、辛、咸),代表药物的基本功效和口感;“归经”指药物对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即主要作用于哪些脏腑或经络,黄连性寒味苦,归心、胃经,故主要用于清泻心胃实火,治疗口舌生疮、胃热呕吐等症;而黄芪性温味甘,归脾、肺经,能补脾肺之气,适用于脾肺气虚引起的乏力、食少、自汗等,了解性味归经可帮助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辨证用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Q2:如何辨别常见中草药的真伪?以枸杞子和黄连为例说明。
A:辨别中草药真伪需结合外观、气味、质地等特征,常见方法如下:
- 枸杞子:真品呈椭圆形,表面鲜红或暗红,有皱褶,果皮柔韧,内含扁肾形种子,味甜嚼之有黏性;伪品可能用染色小番茄或地骨子冒充,颜色不自然,果皮易破,无黏性,或味酸涩。
- 黄连:真品(味连)根茎多呈簇状分枝,表面灰黄色,结节密集,断面皮部暗棕、木部金黄,味极苦;伪品如“古蔺连”较细长,木部浅黄,味苦但不及真品强烈;或用“胡黄连”冒充,后者断面灰黑色,味苦而涩,无黄连的“过口久留苦”特性。
还可通过水试(如黄连断面遇水显金黄色)、火试(如麝香烧化有香气)等方法辅助判断,若难以辨别,建议通过专业机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