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柱香,又名香茶菜、铁拳头、铁菱角,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香茶菜(Isodon amethystoides)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如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其名“一柱香”源于植株形态——直立茎单一或分枝,开花时花穗细长如柱,香气浓郁,故得此名,作为民间常用中草药,一柱香在传统医学中应用历史悠久,现代研究也逐步揭示了其多方面的药用价值,兼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内服外用皆宜,现将其中草药用处详细阐述如下。
一柱香的基本信息与性归
一柱香为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四棱形,具槽,被短柔毛;叶对生,卵形或菱状卵形,边缘具粗锯齿,两面均被短柔毛,揉碎后有特殊香气;花轮聚成疏离的总状圆锥花序,花冠淡紫色或紫红色,小坚果卵形,褐色,其药用部位为夏、秋季采收的干燥地上部分,除去杂质,切段,晒干,中医理论认为,一柱香气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脾、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退黄”的核心功效,适用于多种热毒、血瘀、湿热所致病症。
一柱香的传统药用价值
清热解毒,治热毒炽盛之证
一柱香性寒,善清热解毒,为治疗热毒蕴结所致病症的要药,传统多用于:
- 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外感风热或时疫邪毒,症见高热、头痛、咽喉红肿疼痛、口干舌燥者,可单用一柱香15-30g煎服,或配伍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力,如《江西草药》记载:“一柱香清热解毒,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
- 疮痈肿毒、皮肤湿疹:热毒壅滞肌肤,致痈肿疮疡、红肿热痛,或皮肤湿疹、瘙痒流黄水者,可取鲜品捣烂外敷,或干品研末调敷患处,亦可煎汤内服配合外洗,以清热解毒、消肿敛疮,民间常将其与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同用,增强疗效。
活血化瘀,疗跌打损伤、瘀血疼痛
一柱香辛散苦泄,入肝经血分,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是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的常用药。
- 跌打损伤、骨折瘀肿:外伤致局部瘀血肿痛、活动受限者,可用鲜一柱香适量,捣烂如泥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2次,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内服可配伍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等,促进瘀血消散,加速损伤修复。
- 痛经、闭经、产后瘀阻:血瘀气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经血有块,或产后恶露不尽、小腹刺痛者,可配伍益母草、川芎、香附等,以活血调经、止痛。
利湿退黄,除湿热黄疸
一柱香苦寒,能清利肝胆湿热,适用于湿热蕴结肝胆所致的黄疸,症见目黄、身黄、尿黄如浓茶,伴脘腹胀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者,可配茵陈、栀子、大黄等,以增强清热利湿退黄之效,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云:“一柱香利湿退黄,治黄疸型肝炎。”
其他应用
- 肺热咳嗽:肺热壅盛所致的咳嗽痰黄、气喘胸闷,可配伍黄芩、瓜蒌、鱼腥草等,以清肺化痰止咳。
- 湿热泻痢:湿热蕴肠所致的腹痛、泻下急迫、粪色黄褐、气味臭秽,可配黄连、木香、白头翁等,以清热燥湿、调气行血。
一柱香的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一柱香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二萜类、黄酮类、挥发油、有机酸、多糖等,其药理作用与传统功效高度吻合,具体如下:
抗炎镇痛作用
一柱香中的二萜类成分(如香茶菜甲素、乙素)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同时能提高痛阈,缓解疼痛,对急慢性炎症(如关节炎、软组织损伤)均有良好效果。
抗菌抗病毒作用
体外实验显示,一柱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为其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一柱香中的二萜类化合物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对肝癌、胃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且对正常细胞毒性较低,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保肝利胆作用
一柱香能降低肝损伤模型动物的转氨酶(ALT、AST),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其机制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促进胆汁分泌有关,为治疗黄疸型肝炎、药物性肝损伤提供了支持。
免疫调节作用
一柱香多糖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机体免疫力,既可用于免疫低下者的辅助治疗,也能通过调节免疫减轻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
一柱香的临床应用与用法用量
临床应用参考表
病症类型 | 配伍应用 | 用法用量 |
---|---|---|
感冒发热、咽喉肿痛 | 单用15-30g煎服;或配金银花15g、连翘12g、板蓝根15g | 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用 |
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 鲜品捣烂外敷;或配当归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6g内服 | 外敷:适量,每日1-2次;内服:水煎服,每日1剂 |
痈肿疮毒、湿疹 | 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麻油调敷;或配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煎汤外洗 | 外敷/外洗:每日1-2次 |
湿热黄疸 | 配茵陈30g、栀子10g、大黄6g(后下) | 水煎服,每日1剂,黄疸消退后减量 |
痛经、闭经 | 配益母草15g、川芎10g、香附10g、当归10g | 水煎服,于月经前3-5日开始服用,连用3-5剂 |
肺热咳嗽 | 配黄芩10g、瓜蒌15g、鱼腥草15g、桔梗6g | 水煎服,每日1剂 |
注意事项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鲜品可用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慎服(性微寒,易致腹泻);孕妇禁用(活血化瘀可能致流产);对一柱香过敏者禁用。
- 不良反应:少数人服用后可能出现轻微胃部不适、恶心,一般可自行缓解,若症状严重需停药并就医。
相关问答FAQs
Q1:一柱香可以长期泡水喝吗?
A:不建议长期泡水喝,一柱香性微寒,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脾胃虚寒症状,若需用于调理体质或治疗慢性疾病,应在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一般连续服用不超过2周,症状缓解后及时停药,或配伍健脾药物(如白术、茯苓)以减其寒性。
Q2:一柱香和“铁菱角”是同一种植物吗?两者功效有区别吗?
A:是的,“铁菱角”是一柱香的别称之一,两者为同种植物(香茶菜),因根茎质地坚硬,断面呈黄褐色,形似菱角而得名,作为药用部位,两者均指干燥地上部分,功效无明显区别,均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退黄,临床应用时可互相替代,需注意炮制方法一致(均为晒干切段)。
综上,一柱香作为一种兼具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依据的中草药,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退黄等方面具有确切疗效,应用广泛,但需注意合理使用,避免盲目长期服用,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