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咳嗽选哪些药材?搭配煎服有啥讲究?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风热咳嗽是中医临床常见的咳嗽类型,多因风热之邪侵袭肺系,或风寒入里化热,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其核心病机为“热”与“咳”,症状表现为咳嗽频繁、咳声粗亢、痰黄黏稠或色白而黏、难以咳出,常伴有咽喉肿痛、口干咽燥、身热、微恶风、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现代医学中的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若表现为上述症状,可参照风热咳嗽辨证论治,治疗风热咳嗽需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基本原则,合理选用中药材,既能缓解症状,又能调理体质。

风热咳嗽 药材

风热咳嗽常用中药材解析

针对风热咳嗽的病机特点,中药材可分为疏风解表、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润肺生津四大类,每类药材均有其独特功效与应用要点,具体如下:

疏风解表类——疏散风热,清除表邪

此类药材性味多辛凉,主归肺、肝经,能发散风热之邪,使邪从表解,为风热咳嗽的“先锋药”。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与应用 注意事项
薄荷 辛凉,归肺、肝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咳嗽咽痒,常与桑叶、菊花配伍。 不宜久煎(后下),阴虚血燥者慎用。
桑叶 甘、寒,归肺、肝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适用于风热咳嗽、燥热咳嗽,常与菊花、杏仁同用。 寒咳及脾胃虚寒者忌用。
菊花 甘、苦,微寒,归肺、肝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风热咳嗽伴头痛、目赤者尤宜,黄菊偏清热,白菊偏平肝。 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慎用。
金银花 甘,寒,归肺、心、胃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风热咳嗽伴咽喉肿痛、口干,常与连翘、牛蒡子配伍。 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
连翘 苦,微寒,归肺、心、小肠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风热咳嗽热毒较重(如扁桃体肿大)者首选,与金银花称“银翘”。 脾胃虚寒者慎用。

清热化痰类——清除热痰,缓解咳喘

风热咳嗽多伴痰黄黏稠,此类药材性味多苦寒,能清肺热、化稠痰,使痰消咳止。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与应用 注意事项
黄芩 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高热者常用,与桑白皮、地骨皮配伍增强清肺热之力。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用。
瓜蒌 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适用于痰热咳嗽、痰黄稠厚难咳,或胸膈满闷,与浙贝母同用更佳。 脾胃虚寒、便溏者忌用;反乌头。
浙贝母 苦,寒,归肺、心 清热化痰,开郁散结,风热咳嗽痰多黄稠、咽喉肿痛者首选,与桑叶、菊花配伍增强疏风清热化痰之效。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竹茹 甘,微寒,归肺、胃、胆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适用于痰热咳嗽伴烦躁、恶心呕吐,与陈皮、半夏(姜制)配伍化痰止呕。 寒痰咳嗽、胃寒呕吐者忌用。

宣肺止咳类——恢复肺气,止咳平喘

此类药材性味多辛或苦温,能宣通肺气、止咳化痰,为咳嗽的对症治疗药,需与清热药配伍以防助热。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与应用 注意事项
桔梗 苦、辛,平,归肺经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风热咳嗽伴咽喉不利者必用,能载药上行,配伍甘草为“桔梗汤”,增强利咽止咳之效。 不宜过量,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阴虚久咳、咯血者慎用。
前胡 苦、辛,微寒,归肺经 降气化痰,疏散风热,适用于风热咳嗽痰多、咳喘气逆,与桑叶、杏仁配伍增强宣肺止咳之力。 阴虚咳嗽、气虚者慎用。
枇杷叶 苦,微寒,归肺、胃 清肺止咳,降逆止呕,适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或胃热呕吐,与桑白皮、黄芩配伍清肺热化痰。 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者忌用。

润肺生津类——滋养肺阴,预防燥咳

风热咳嗽后期易耗伤肺阴,出现干咳少痰、口干咽燥,此类药材性味甘凉,能滋阴润肺、生津止渴。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与应用 注意事项
沙参 甘,微寒,归肺、胃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适用于风热咳嗽后期、燥咳或阴虚劳嗽,与麦冬、玉竹配伍增强养阴润肺之效。 风寒咳嗽、脾胃虚寒者慎用。
麦冬 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风热咳嗽伴口干舌燥、心烦失眠者常用,与沙参、天花粉配伍生津止渴。 感寒咳嗽、痰饮湿浊者忌用;脾胃虚寒者配伍陈皮、砂仁同用。
芦根 甘,寒,归肺、胃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风热咳嗽伴高热、口渴、尿黄者尤宜,与金银花、连翘配伍增强清热生津之力。 脾胃虚寒者慎用。

风热咳嗽的配伍应用与禁忌

经典方剂举例

  1. 桑菊饮(《温病条辨》):由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芦根组成,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适用于风热咳嗽咳嗽较轻、身热不甚者。
  2. 银翘散(《温病条辨》):由金银花、连翘、荆芥穗、薄荷、牛蒡子、淡豆豉、桔梗、甘草、竹叶、芦根组成,功能辛凉透表、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咳嗽伴高热、咽喉肿痛者。

使用禁忌

  1. 忌用温燥药:如半夏、生姜(生用)、细辛等,易助热生痰,加重咳嗽。
  2. 慎用滋腻药:如熟地、阿胶等,风热咳嗽早期痰多者使用易致痰滞难咳,后期阴虚者可适量配伍。
  3. 注意体质差异:脾胃虚寒者慎用苦寒药(如黄芩、黄连),可配伍陈皮、砂仁健脾理气;阴虚者慎用辛散药(如薄荷),避免耗伤阴液。

相关问答(FAQs)

Q1:风热咳嗽可以自己用金银花、菊花泡水喝吗?效果如何?
A:风热咳嗽早期症状较轻(如咽痒、轻微咳嗽、痰少微黄)时,可单独用金银花(10g)、菊花(5g)泡水代茶饮,二者均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有一定缓解作用,但若咳嗽加重、痰黄黏稠、高热不退,需配伍宣肺化痰药(如桔梗、浙贝母)或服用经典方剂(如银翘散),单用金银花、菊花力量不足,难以控制病情,脾胃虚寒者长期饮用易致腹泻,需谨慎。

Q2:风热咳嗽和阴虚燥咳如何区分?用药有何不同?
A:症状鉴别:风热咳嗽以“热”为主,表现为咳嗽频繁、痰黄黏稠、咽痛口干、身热、舌红苔薄黄;阴虚燥咳以“燥”为主,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口干咽燥、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用药区别:风热咳嗽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常用桑叶、菊花、金银花、黄芩等;阴虚燥咳治以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常用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等,忌用辛散苦寒药(如薄荷、黄芩),以免耗伤阴液。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治疗近视眼的效果究竟如何?有哪些科学依据和临床数据支持?
« 上一篇 09-01
下火中草药有哪些?图片大全附品种、功效及用法!
下一篇 » 09-0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