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棒锤药材图片有哪些鉴别特征?如何快速识别?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铁棒锤是毛茛科乌头属植物,学名Aconitum pendulum Busch.,别名铁棒七、两头尖、雪上一枝蒿等,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但毒性显著的药材,其根部分为母根和子根,母根呈圆锥形,形似铁棒,故得名“铁棒锤”,作为传统中药,铁棒锤在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方面应用广泛,但因含有乌头类生物碱,需严格规范使用,以下从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详细介绍,并附药材性状特征表,帮助识别其形态特征。

铁棒锤药材图片

植物形态特征

铁棒锤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100cm,根呈倒圆锥形或纺锤形,长5-15cm,直径1-3cm,外皮棕褐色至黑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侧根痕,断面类白色或浅黄色,粉性,茎直立,单一或分枝,上部被短柔毛,下部无毛,基生叶在开花时枯萎,茎生叶互生,叶片革质,五角形,长5-7cm,宽7-10cm,三全裂,中央全裂片菱形,羽状深裂或浅裂,末回裂片披针形或狭卵形,两面无毛或沿叶脉疏被短柔毛;叶柄长3-5cm,总状花序顶生,具多数花;花梗长1-5cm,被短柔毛;萼片5,蓝紫色,花瓣状,上萼片盔形,高1.5-2.5cm,侧萼片圆形,下萼片长圆形;花瓣2,无毛,距长2-4mm,向后弯曲;雄蕊多数,花丝全缘或具2小齿;心皮3-5,密被短柔毛,蓇葖果长1-1.5cm,被短柔毛;种子多数,倒卵状三角形,长约2mm,沿棱具狭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特征

铁棒锤的药用部位为其干燥块根,根据采收加工方式不同,分为“生铁棒锤”和“制铁棒锤”(经炮制以降低毒性),其性状特征是鉴别真伪和质量的关键,具体如下:

生铁棒锤

  • 形状:呈类圆锥形或纺锤形,稍弯曲,长5-15cm,直径1-3cm。
  • 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横向突起的皮孔样疤痕及须根残痕,顶端常有茎基残痕。
  • 质地:坚硬,难折断,断面不平坦,类白色或浅黄色,粉性。
  • 断面特征:可见形成层环纹(类圆形或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有的可见裂隙。
  • 气味:气微,味苦、麻舌(有毒,尝后舌尖有麻木感)。

制铁棒锤(如蒸制、煮制)

  • 颜色:表面黑褐色或暗褐色,断面黄褐色或棕褐色。
  • 质地:角质样,稍显油润,毒性降低,麻舌感减弱。

为更直观区分,以下为铁棒锤药材性状特征简表:

铁棒锤药材图片

部位 性状描述 颜色 质地 气味与味道
生铁棒锤(根) 类圆锥形或纺锤形,稍弯曲,有不规则纵皱纹、皮孔样疤痕及须根残痕,顶端有茎基残痕 棕褐色至黑褐色 坚硬,难折断 气微,味苦、麻舌(有毒)
制铁棒锤(根) 形状与生品相似,表面皱缩 黑褐色或暗褐色 角质样,稍油润 气微,味苦、微麻(毒性降低)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性味归经

铁棒锤辛、苦,热;有大毒,归肝、肾、脾经。

功效主治

  • 祛风除湿: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尤其对寒湿偏盛、痛势剧烈者效果显著,常配伍威灵仙、川乌等同用。
  • 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骨折筋伤,可内服或外用,外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瘀止痛。
  • 消肿拔毒:用于疮疡肿毒、乳痈、蛇虫咬伤等,外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患处,能解毒消肿、排脓生肌。
  • 麻醉止痛:其含有的乌头碱类成分有局部麻醉作用,古代用于牙痛、外科手术麻醉,现代已较少单独使用。

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 内服:需经炮制(如蒸、煮、漂洗等降低毒性),常用量为0.6-1.5g,入丸、散剂,或煎剂(需先煎1-2小时以水解毒性成分)。
  •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煎水洗或捣敷患处,注意避免久敷及大面积使用,防止皮肤吸收中毒。

注意事项

  • 毒性警示:生品有大毒,内服需严格控制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过量可导致口舌麻木、流涎、恶心呕吐、胸闷、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 禁忌人群:孕妇、体弱者、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儿童及老年人慎用。
  • 配伍禁忌: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及犀角同用(中药“十八反”)。
  • 炮制要求:生品仅供外用,内服必须炮制,且需煎煮足够时间,以分解剧毒的双酯型乌头碱(水解为毒性较小的单酯型或醇胺型乌头碱)。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铁棒锤主要含乌头类生物碱,如乌头碱(aconitine)、新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以及去氧乌头碱(deoxyaconitine)、塔拉胺(talatisamine)等,其中双酯型乌头碱(如乌头碱)是毒性成分,也是镇痛、抗炎的有效成分;炮制后双酯型生物碱水解为单酯型(如苯甲酰乌头胺)和醇胺型(如乌头原碱),毒性大幅降低,仍保留部分药理活性。

药理作用

  • 镇痛作用:对化学刺激(如醋扭体法)和热刺激(如热板法)引起的疼痛有显著抑制作用,作用强度类似吗啡,但起效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 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早期渗出和水肿,减轻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关节肿胀,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及免疫调节有关。
  • 局部麻醉作用:乌头碱能阻断神经细胞钠通道,抑制神经冲动传导,产生局部麻醉效果,但毒性较大,已少用。
  • 毒性机制:双酯型乌头碱通过激活心肌钠通道,导致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颤);同时兴奋迷走神经,引起心动过缓、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临床应用

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癌性疼痛等,多制成注射液、膏剂或复方制剂(如铁棒锤止痛膏),外用还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软组织损伤疼痛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不良反应。

铁棒锤药材图片

相关问答FAQs

Q1:铁棒锤与同属植物草乌、川乌如何区分?
A:铁棒锤、草乌(Aconitum kusnezoffii)、川乌(Aconitum carmichaelii)均为毛茛科乌头属有毒药材,但可通过以下特征区分:① 来源:铁棒锤为Aconitum pendulum,草乌为北乌头,川乌为乌头(栽培品);② 根形:铁棒锤根呈类圆锥形或纺锤形,较细长(长5-15cm),顶端常有茎基残痕;草乌根多为倒圆锥形,较粗大(长2-5cm),常有子根(附子)着生;川乌母根呈圆锥形,子根(附子)呈卵圆形、椭圆形,表面灰褐色,有瘤状突起。③ 性状:铁棒锤表面纵皱纹较深,皮孔样疤痕明显;草乌表面皱缩,有纵沟及侧根痕;川乌表面较光滑,有细纵纹,需注意,三者均含乌头碱,毒性相似,使用时需严格区分,避免混淆。

Q2:误服铁棒锤中毒后有哪些症状,如何急救?
A:误服铁棒锤中毒后,潜伏期一般为10分钟-2小时,主要症状包括:神经系统: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流涎,头晕,视物模糊,躁动不安,肌肉抽搐,甚至昏迷;心血管系统:心悸,心律不齐(如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心室颤动、心搏骤停;呼吸系统:呼吸急促、困难,发绀,最终因呼吸衰竭死亡。急救措施:① 立即停止服用并催吐、洗胃(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导泻;② 静脉补液,促进毒物排泄,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治疗:心律失常者用利多卡因,呼吸衰竭者吸氧、使用呼吸兴奋剂,休克者抗休克治疗;解毒剂:阿托品可对抗迷走神经兴奋,减轻流涎、心律失常;重症患者可血液灌流清除毒物。重要提示:中毒后需立即送医抢救,切勿自行处理,延误时机可危及生命。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医治疗赤白带下
« 上一篇 09-01
串枝莲药材有何独特功效与临床应用?
下一篇 » 09-0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