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锄草有何讲究?除草与生长的平衡点在哪?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中药材种植中,锄草是田间管理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药材的产量、品质及生长周期,杂草与中药材竞争养分、水分、光照和生存空间,还可能成为病虫害的中间宿主,若不及时清除,轻则导致药材生长不良,重则造成绝收,掌握科学的锄草方法,对保障中药材质量至关重要。

中药材 锄草

杂草的危害具有隐蔽性和累积性,田间常见的稗草、狗尾草,其根系发达,会与浅根性中药材(如薄荷、紫苏)争夺表层养分;马齿苋、牛筋草等繁殖力强,单株可结籽数千粒,若在开花前未清除,次年杂草量将呈指数级增长,杂草还可能通过蚜虫、飞虱等媒介传播病毒病,如白芷感染花叶病毒后,根部木质化程度增加,药用价值大幅下降。

锄草需结合中药材生长阶段和杂草特性灵活操作,幼苗期是中药材的“脆弱期”,此时根系浅、叶片小,宜采用“除早、除小、除了”原则,人工用小锄头或手拔清除杂草,避免机械损伤,黄芪播种后15天左右出苗,此时杂草刚萌发,需浅锄1-2cm,切断杂草根系即可;当幼苗长至10cm高时,可结合中耕深锄5-8cm,既能除草又能疏松土壤,促进根系下扎。

生长期的中药材(如丹参、党参),植株已具备一定竞争力,可结合追肥进行锄草,此时锄草可适当加深深度(10-15cm),将杂草翻入土中作为绿肥,但需注意避免伤及药材主根,对于多年生中药材(如黄精、三七),可在春季出苗前用锄头清除越冬杂草,生长中期采用“封行前锄草、封行后人工拔草”的策略,避免锄头碰伤茎叶。

不同中药材的锄草方式存在差异,需根据其生长习性调整,根茎类药材(如白术、地黄)要求土壤疏松,锄草时可结合培土,防止根系外露;全草类药材(如蒲公英、鱼腥草)采收期集中,可在采收前1个月彻底清除杂草,避免杂草混入药材中影响品质;木本药材(如枸杞、金银花)定植后,可在树盘内覆盖秸秆或地膜抑制杂草,行间采用机械锄草,减少人工成本。

中药材 锄草

以下是几种常见中药材的锄草要点对比:

药材种类 生长阶段 锄草深度(cm) 注意事项
黄芪 幼苗期 2-5 浅锄避免伤根,雨后及时除草
丹参 生长期 10-15 结合中耕松土,杂草翻埋作绿肥
薄荷 封行前 5-8 保留浅层根系,促进匍匐茎生长
黄精 出苗前 8-10 清除宿根杂草,避免与幼苗竞争

锄草过程中需注意生态平衡,避免过度依赖人工或化学手段,在有机种植中,可采用“锄草+覆盖”模式,用稻草、麦糠等覆盖地表,既能抑制杂草生长,又能保持土壤湿度;化学除草剂需谨慎选择,优先使用低毒、低残留类型(如精喹禾灵),避开中药材敏感期,避免药害。

锄草时机也需科学把握,夏季雨后杂草萌发快,应在土壤湿润时锄草,便于杂草根系带出;高温时段(10:00-16:00)避免锄草,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导致药材萎蔫;秋季杂草结籽前需彻底清除,减少越冬基数。

相关问答FAQs

中药材 锄草

Q1:中药材种植中,化学除草剂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A:化学除草剂使用需遵循“安全、高效、低残留”原则,根据中药材种类选择专用除草剂,如禾本科杂草可用精喏禾灵,阔叶杂草可用氟磺胺草醚,避免使用广谱性除草剂(如草甘膦)以防药害;严格掌握使用浓度和时期,一般在播种前或幼苗3叶期后使用,避开高温或雨天;注意轮换用药,避免杂草产生抗性,采收前30天停止使用,确保药材无农药残留。

Q2:中药材锄草时如何避免伤及幼苗?
A:避免伤苗需做到“三看”:一看幼苗形态,子叶展开前用手拔,真叶展开后用小锄头贴着地面斜锄,锄头方向与幼苗生长方向相反;二看土壤湿度,雨后或浇水后土壤湿润时除草,根系与土壤分离容易,减少损伤;三看杂草分布,对幼苗周围的杂草优先清除,远处的可适当保留,避免锄头反复碰触幼苗,可使用“苗前除草剂”在播种后出苗前封闭杂草,减少生长期人工除草压力。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桐扭树药材
« 上一篇 09-04
中医治疗背恶寒
下一篇 » 09-04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