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又名淫羊荷花、仙灵脾、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干鸡筋等,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Sieb. et Zucc.) Maxim.、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或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的干燥地上部分,作为传统中药,其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肾阳虚衰引起的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等症。
来源与植物学特征
淫羊藿属植物全球约有50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非,我国是其分布中心,有30余种,其中前述4种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法定品种,以淫羊藿为例,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呈结节状,棕褐色;茎通常无毛,具棱;基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边缘具刺齿,叶背被白色柔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白色;蓇葖果卵圆形,成熟时先端喙状,不同种间在叶形(如箭叶淫羊藿小叶呈箭形)、毛被(柔毛淫羊藿叶背密被柔毛)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特征是药材鉴定的重要依据。
主产于陕西、四川、湖北、山西、辽宁等地,其中陕西太白、四川峨眉山、辽宁桓仁等道地产区的淫羊藿因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质优而闻名,传统认为,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干燥后除去杂质,切丝或段入药,可保证药材质量,现代研究则发现,不同采收期(如开花期结果期)对淫羊藿苷等成分含量有显著影响,一般以盛花期至初果期采收为宜。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淫羊藿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活性物质包括黄酮类、木脂素类、多糖、生物碱及挥发油等,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其补肾壮阳、抗骨质疏松等药理作用的核心物质基础。
(一)主要化学成分
- 黄酮类:已分离鉴定出50余种,包括淫羊藿苷(icariin)、淫羊藿次苷(icariside)、朝藿定A(epimedin A)、朝藿定B(epimedin B)、朝藿定C(epimedin C)等,淫羊藿苷是含量最高的单体成分,也是《中国药典》质量控制指标,要求不少于0.5%(按干燥品计算)。
- 木脂素类:如淫羊藿脂素(epimedins)、牛蒡子苷(arctiin)等,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
- 多糖:由葡萄糖、鼠李糖等组成,可增强免疫功能。
- 其他:生物碱(如淫羊藿碱)、挥发油(含己醛、芳樟醇等)、微量元素(锌、硒等)。
(二)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淫羊藿具有多重生物活性,其主要作用如下:
作用类别 | 具体机制与效应 |
---|---|
补肾壮阳 | 淫羊藿苷可促进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增加睾酮分泌,改善精子质量,对肾阳虚引起的性功能障碍(如阳痿、早泄)有显著改善作用。 |
抗骨质疏松 | 激活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mad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增加骨密度,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 |
心血管保护 | 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肌缺血;降低血压、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
免疫调节 | 多糖和黄酮类可激活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 |
抗衰老 | 清除自由基,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延缓组织器官衰老。 |
抗肿瘤 | 淫羊藿苷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增殖(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及抗血管生成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
临床应用与现代制剂
(一)传统应用
淫羊藿性辛、甘,温,归肝、肾经,临床主要用于:
- 肾阳虚衰:症见阳痿遗精、宫冷不孕、腰膝酸软,常与菟丝子、杜仲、巴戟天等配伍,如赞育丹(《景岳全书》);若兼脾虚食少,可配党参、白术,如淫羊藿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筋骨痿软:症见下肢无力、行走困难,多与熟地、山茱萸、牛膝等同用,如虎潜丸(《丹溪心法》)。
- 风湿痹痛:症见关节冷痛、屈伸不利,常与威灵仙、伸筋草、独活等配伍,以祛风湿、强筋骨。
(二)现代制剂与研究
随着现代制剂技术的发展,淫羊藿已开发出多种剂型,如:
- 中成药:淫羊藿总苷片(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强骨胶囊(补肾壮骨,肾虚骨质疏松)、复方淫羊藿苷片(改善性功能)等。
- 中药复方:如二仙汤(含淫羊藿、仙茅、巴戟天等)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可有效缓解潮热盗汗、腰膝酸软等症状。
- 保健品与食品:淫羊藿提取物被广泛用于补肾壮阳类保健品(如胶囊、口服液)及功能性食品(如淫羊藿酒、养生茶)。
淫羊藿在畜牧业(作为饲料添加剂提高畜禽繁殖性能)、化妆品(添加提取物抗氧化抗衰老)等领域也有应用。
使用注意与安全性
淫羊藿虽为补益之品,但需辨证使用,避免滥用:
- 性味归经:辛甘温燥,易助火伤阴,故阴虚火旺者忌用(症见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潮热盗汗);实热证、湿热证患者禁用(如关节红肿热痛、小便短赤)。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过量服用(如每日超过15g)可能引起口干、头晕、恶心、便秘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
- 配伍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十八反”);与清热药(如黄连、黄芩)配伍时需减量,以免降低温阳效果。
- 特殊人群:孕妇、儿童、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慎用;长期服用者建议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FAQs
Q1:淫羊藿可以长期服用吗?
A:不建议长期连续服用,淫羊藿性温燥,长期使用易助火伤阴,导致口干舌燥、便秘、失眠等“上火”症状,甚至可能扰乱内分泌平衡,一般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辨证使用,疗程以1-3个月为宜,症状缓解后可停药或更换其他调理方案,若需长期服用(如治疗慢性骨质疏松),应定期复查,并配伍滋阴药(如麦冬、生地)以制约其温燥之性。
Q2:淫羊藿与“伟哥”治疗阳痿的作用有何不同?
A:淫羊藿与西药“伟哥”(枸橼酸西地那非)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有本质区别,伟哥通过抑制5型磷酸二酯酶(PDE5),快速改善阴茎勃起功能,适用于器质性或心理性阳痿,但需按需服用,且对性欲无影响;而淫羊藿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从根本上改善肾阳虚引起的性功能障碍,起效较慢(需连续服用1-2周),但能提升性欲、改善整体精力,且停药后作用持久,淫羊藿适用于肾阳虚证,而伟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勃起功能障碍,无辨证要求,两者不可替代,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