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肉放哪些中草药?图片大全展示哪些常见炖肉药材及功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炖肉时加入中草药,是中国传统烹饪中智慧的体现,既能借助药材的香气去除肉类的腥膻味,又能通过药食同源的原理,让菜肴在美味中兼具养生功效,不同中草药因其性味归经和功效差异,在炖肉中扮演着不同角色,有的温中散寒,有的理气解腻,有的甘甜增鲜,以下将详细介绍炖肉常用中草药的特征、功效及使用方法,并附上形态特征描述(方便对应图片识别),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运用这些厨房里的“养生香料”。

炖肉放的中草药图片大全

温散驱寒类:暖胃去腥,适合寒性肉类

这类药材多性温味辛,善于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尤其适合炖牛肉、羊肉等偏寒的肉类,能中和寒性,同时去除腥膻味。

八角(别名:大茴香)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肝、肾、脾、胃经。
功效:温阳散寒,理气和胃,祛风止痛。
炖肉作用:是炖肉最基础的香料之一,其浓郁独特的香气能渗透肉质,去腥增香,同时缓解肉类的寒性。
形态特征:为聚合果,呈八角星形,8个蓇葖果瓣放射状排列,红棕色或暗棕色,果皮肥厚,顶端有鸟喙状尖角,气味芳香浓郁,种子椭圆形,棕黄色。
使用注意:用量不宜过多(500g肉约1-2个),否则易发苦;优质八角瓣角整齐,饱满有光泽,若瓣角少或发黑可能是劣品。

桂皮(别名:肉桂)

性味归经:性大热,味辛、甘;归心、肝、脾、肾经。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炖肉作用:赋予肉类独特的辛香,尤其适合炖羊肉、牛肉,能温补脾胃,去除油腻感。
形态特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呈卷筒状或槽状,外皮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裂纹,内皮红棕色,断面不平坦, layers清晰,气味浓烈,味甜微辛。
使用注意:炖肉时需用整块桂皮,烹饪前可稍微浸泡,让香气更易释放;阴虚火旺者(易上火)慎用。

花椒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脾、胃、肾经。
功效: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止痒。
炖肉作用:其麻香能刺激味蕾,去腥解腻,尤其适合炖猪肉、鸡肉,还能促进消化。
形态特征: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皮,呈球形,外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密疣状突起,气香,味麻而持久,种子圆形,黑色,有光泽。
使用注意:使用前可提前用干锅焙香,或用纱布包住避免残留;用量不宜过多(500g肉约5-10粒),以免过麻影响口感。

小茴香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肝、肾、脾、胃经。
功效:散寒止痛,理气和胃,补肾温阳。
炖肉作用:香气清雅,能去除肉类腥膻,尤其适合炖牛羊肉、猪肚,可缓解脾胃虚寒引起的腹胀。
形态特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呈双悬果,椭圆形,黄绿色,有纵棱5条,气味芳香,味微甜、辛。
使用注意:可整粒使用,也可稍微炒香后研末加入;孕妇不宜过量食用。

理气解腻类:消食化积,适合肥肉类

这类药材多性味辛香,善于理气健脾、消食化积,适合炖五花肉、排骨等油腻肉类,能减轻油腻感,促进消化。

炖肉放的中草药图片大全

陈皮(别名:橘皮)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脾、肺经。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炖肉作用:其独特的果香能中和肉类的油腻,增加层次感,尤其适合炖排骨、猪肉,还能缓解食积腹胀。
形态特征:为芸香科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凹陷的油点,内表面浅黄白色,海绵状,质稍硬,气香,味辛、苦。
使用注意:需用陈皮而非鲜橘皮,鲜橘皮含挥发油较多,刺激性强;炖肉前可稍微泡软,撕成小块便于入味。

香叶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辛;归肺、脾经。
功效:祛风止痛,行气散寒。
炖肉作用:香气清新,能提升整体风味,适合炖牛肉、羊肉,与其他香料搭配可去腥增香。
形态特征:为樟科植物月桂的干燥叶,呈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上表面深绿色,有光泽,下表面灰绿色,革质,气芳香,味苦。
使用注意:用量宜少(500g肉约1-2片),香味过浓会掩盖肉香;使用前可稍微撕碎,让香气更易释放。

砂仁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脾、胃、肾经。
功效: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炖肉作用:其浓郁香气能去腥解腻,尤其适合炖老鸭、猪肚,可增加肉质的鲜嫩度,同时促进消化。
形态特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棕红色,有网状突起的皱纹,果皮薄,内种子集结成团,气味芳香,味辛凉。
使用注意:需拍破后使用(整颗香味不易释放),用量不宜过多(500g肉约3-5粒);孕妇可适量使用,但阴虚有热者慎用。

甘甜调和类:增鲜提味,适合久炖类

这类药材多性味甘平,能调和诸味,增加肉汤的鲜甜感,适合炖煮时间较长的肉类,如鸡汤、排骨汤。

甘草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
炖肉作用:其甘甜味能调和香料的辛辣,增加汤的醇厚感,尤其适合炖牛肉、鸡肉,缓解肉类的燥性。
形态特征: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呈长圆柱形,外皮红棕色或暗棕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有粉性,气微,味甜而特殊。
使用注意:用量宜少(500g肉约2-3片),过多易导致汤过甜;湿盛胀满、水肿者慎用。

罗汉果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归肺、大肠经。
功效: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滑肠通便。
炖肉作用:能增加汤的清甜味,同时中和油腻,适合炖老鸭、猪肉,尤其适合夏季食用,清热解暑。
形态特征: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干燥果实,球形或长圆形,表面棕红色或黄褐色,有光泽,密被毛茸,顶端有花柱残基,果瓏海绵状,气微,味甜。
使用注意:需敲破后取果瓏使用(果壳味苦),用量1-2个即可;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食用。

炖肉放的中草药图片大全

山楂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酸、甘;归脾、胃、肝经。
功效: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
炖肉作用:能解肉食油腻,促进消化,适合炖猪肉、排骨,尤其适合吃多肉类后食用,缓解腹胀。
形态特征:为蔷薇科植物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呈类球形,表面深红色或棕红色,有皱缩纹,顶端有凹陷的花柱残基,基部有果梗痕,质硬,气微,味酸、微甜。
使用注意:需去核后使用(核味酸涩),用量5-10颗;胃酸过多者慎用。

炖肉中草药用量与功效参考表

药材名称 性味 主要功效 炖肉用量(500g肉) 形态特征关键词
八角 温辛 温阳散寒,去腥增香 1-2个 星形果瓣,红棕色,鸟喙状尖角
桂皮 大热辛 补火助阳,理气暖胃 1小块(5g) 卷筒状树皮,外皮灰褐,内皮红棕
花椒 温辛 温中散寒,解麻去腻 5-10粒 球形果皮,紫红,密疣状突起
陈皮 温辛苦 理气健脾,解腻增香 3-5g 卷曲果皮,外皮橙红,有油点
砂仁 温辛 化湿开胃,增鲜去腥 3-5粒(拍破) 椭圆形果实,棕红,网状皱纹
甘草 平甘 调和诸味,增加甜醇 2-3片 圆柱形根,外皮红棕,断面黄白,味甜

相关问答FAQs

Q1:炖肉时中草药需要提前处理吗?如何处理?
A:多数中草药在使用前需简单处理以释放香气:① 整粒香料(如八角、花椒、小茴香)可提前用干锅小火焙香2-3分钟,或用温水浸泡10分钟;② 树皮类(如桂皮)可稍微刮去外层老皮,泡软后撕成小块;③ 果实类(如砂仁、草果)需拍破,避免整颗使用导致香味不足;④ 叶类(如香叶)可稍微撕碎,便于香气渗透,处理后的中草药建议用纱布包好,炖煮后取出,避免残留影响口感。

Q2:哪些中草药不适合炖牛羊肉?哪些人群需慎用?
A:牛羊肉本身性温,炖煮时需避免过多温燥药材,如丁香、高良姜(性大热),过量易导致上火;若体质偏热(易口干、便秘),应减少八角、花椒、桂皮等温性香料用量,可搭配陈皮、山楂等性平或微凉的药材调和,孕妇慎用活血类(如川芎,但炖肉较少用)和行气力强的药材(如砂仁),儿童用量应减半,脾胃虚弱者避免过多辛香刺激的药材(如花椒)。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医治疗糖尿病经验方对不同证型如何辨证施治控制血糖效果?
« 上一篇 08-26
四季春中草药大全包含哪些中草药品种?
下一篇 » 08-26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