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藤药材图片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红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Oliv.)Rehd. et Wils.的干燥藤茎,是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类中药,其药材形态具有鲜明的鉴别特征,了解红藤的图片特征对药材识别、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来源、性状特征、图片鉴别要点、功效应用及伪品鉴别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表格归纳关键鉴别特征。

红藤药材图片

红藤的来源与植物形态

红藤为落叶木质藤本,植株长可达10米以上,小枝圆柱形,具明显的条纹,初被白色柔毛,后渐脱落,叶互生,三出复叶,叶柄长5-10厘米;小叶革质,卵形、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5-12厘米,宽3-7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心形或近截形,边缘具锯齿,上面沿脉被短毛,下面被白色柔毛;小叶柄长5-8毫米,花单性,雌雄异株,总状花序腋生,下垂,长10-20厘米,雄花与雌花同序或异序;雄花萼片6,花瓣状,黄绿色,花瓣6,小,雄蕊6,与花瓣对生;雌花萼片与雄花相似,花瓣退化,心皮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花托上,浆果卵圆形,熟时蓝黑色,有白粉,种子卵形,药用部位为干燥藤茎,通常于秋末冬初或早春采收,砍取茎藤,除去枝叶,切段,晒干或烘干。

红藤药材的性状特征与图片鉴别要点

红藤药材呈圆柱形,略弯曲,长通常为30-60厘米,直径1-3厘米(部分粗者可达4厘米),表面呈灰棕色至红棕色,具明显的纵向沟纹及细密的横向裂纹,有的可见皮孔样突起或椭圆形的叶痕;栓皮常呈片状剥落,剥落处露出暗红棕色的皮部,质硬体轻,易折断,断面皮部呈红棕色至暗红棕色,木部呈黄白色至浅黄棕色,射线呈放射状排列,皮部与木部交界处常有裂隙或偏心性髓部(部分老茎髓部呈空洞状),气微,味淡、微涩。

图片鉴别关键特征(见下表):

鉴别部位 特征描述 图片呈现要点
整体形态 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一,直径1-4厘米 展示藤茎的自然弯曲度,突出圆柱形轮廓,注意区分粗细规格
表面颜色与纹理 灰棕色至红棕色,纵向沟纹明显,横向裂纹细密,可见皮孔、叶痕及片状剥落的栓皮 逆光拍摄可清晰显示纵向纹理,近景拍摄可观察栓皮剥落后的暗红棕色皮部
断面特征 皮部红棕色至暗红棕色,木部黄白色至浅黄棕色,放射状纹理明显,皮木交界常有裂隙 横断面拍摄需垂直切面,展示放射状纹理(年轮状),皮部与木部的颜色对比是鉴别重点
质地与气味 质硬体轻,易折断,气微,味淡微涩 图片可配合折断瞬间拍摄,展示断面质地,气味需文字说明(图片无法体现)

红藤的功效与应用

红藤性味苦、平,归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消痈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肠痈(阑尾炎)、痢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经闭痛经、疮疡肿毒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红藤含蒽醌类、黄酮类、木脂素类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作用,红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其提取物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用于治疗盆腔炎、附件炎等妇科炎症;红藤还能改善微循环,促进瘀血消散,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红藤药材图片

红藤的伪品鉴别

市场上常见伪品如鸡血藤(豆科植物密花豆的藤茎)、山木通(毛茛科植物绣球藤的藤茎)等,需通过图片特征加以区分:

  • 鸡血藤:断面有偏心性髓部,皮部与木部交界处有一圈红褐色环(由树脂状分泌物形成),木部可见多数红棕色小孔(导管),整体颜色较红藤更深,呈红褐色至黑褐色,气微香,味涩。
  • 山木通:断面皮部较薄,木部浅黄白色,无明显的红棕色皮部,射线放射状纹理不明显,表面灰褐色,纵向沟纹较浅,质坚硬,不易折断。

红藤药材图片拍摄注意事项

为准确呈现红藤的鉴别特征,图片拍摄需注意:① 角度:整体形态采用侧面拍摄,展示藤茎的弯曲度;表面纹理采用逆光或侧光拍摄,突出沟纹与裂纹;断面需垂直拍摄,清晰显示皮部与木部的颜色及放射状纹理。② 光线:自然光最佳,避免强光直射导致颜色失真(如红棕色偏红或偏暗),必要时使用补光板辅助。③ 背景:选用纯色背景(如白色、黑色),避免杂乱干扰主体。④ 细节:对皮孔、栓皮剥落处、髓部等特征进行特写拍摄,便于观察微观特征。

相关问答FAQs

Q1:红藤与鸡血藤在图片上如何快速区分?
A1:红藤与鸡血藤可通过断面特征快速区分:红藤断面皮部呈红棕色至暗红棕色,木部黄白色,放射状纹理明显,皮木交界处常有裂隙,整体颜色偏浅;鸡血藤断面有偏心性髓部,皮部与木部交界处有一圈红褐色环(树脂状分泌物),木部可见红棕色小孔,整体颜色呈红褐色至黑褐色,且气微香(红藤气微),红藤藤茎直径通常1-4厘米,鸡血藤直径可达3-7厘米,形态上鸡血藤常呈扁圆柱形或方柱形。

红藤药材图片

Q2:红藤药材图片中的“红棕色”会因产地或炮制方法变化吗?
A2:红藤的“红棕色”主要来源于其皮部的鞣质、酚类等成分,颜色可能因产地、采收时间及炮制方法略有差异:① 产地:产于南方(如浙江、江西)的红藤因光照充足、雨水丰富,皮部颜色较深,呈暗红棕色;产于北方(如陕西、河南)的红藤颜色较浅,呈红棕色。② 采收时间:秋末采收的红藤(地上部分枯萎时)有效成分积累较多,皮部颜色深;早春采收的(发芽前)颜色稍浅。③ 炮制方法:生晒的红藤颜色自然;若经蜜炙(用蜂蜜拌炒),表面颜色加深呈深红棕色,且略带焦糖香气,但断面皮部仍以红棕色为主,木部颜色变化不大,鉴别时需结合整体特征,而非单一颜色。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七叶莲草本
« 上一篇 09-09
药材功效口诀
下一篇 » 09-09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