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止咳平喘宣肺药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历史悠久,止咳、平喘、宣肺是三类核心功效,分别针对咳嗽、喘息、肺气不宣等不同病机,三者常相互配合,共奏调理肺脏之功,肺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失常,则易致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中草药通过调节肺气运行、祛除病邪、恢复肺脏功能,达到治疗效果。

中草药止咳平喘宣肺药

宣肺药主要作用是宣发肺气,解除肺气郁闭,适用于外感风寒、风热或痰浊阻肺导致的肺气不宣,症见咳嗽、胸闷、喘息、鼻塞流涕等,此类药多辛散轻扬,能使肺气通畅,津液得以布散,典型药物如麻黄,性辛温,归肺、膀胱经,能宣肺平喘、发散风寒,常用于风寒束肺之咳喘,与杏仁配伍可增强宣肺止咳平喘之效;桔梗苦辛平,归肺经,既能宣肺利咽,又能祛痰排脓,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如桔梗汤配伍甘草;前胡辛苦微寒,降气化痰、宣散风热,适用于外感风热、咳嗽痰多。

止咳药直接缓解咳嗽症状,根据咳嗽性质分为宣肺止咳、润肺止咳、敛肺止咳等,外感咳嗽多与宣肺药配伍,内伤咳嗽则需辨证论治,如甘草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祛痰止咳,调和诸药,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如甘草汤;紫菀辛甘温,归肺经,润肺下气、化痰止咳,适用于咳嗽日久、痰中带血,常与款冬花配伍(如百花膏);枇杷叶苦微寒,归肺胃经,清肺止咳、降逆止呕,治肺热咳嗽、气逆喘急,可配伍桑白皮、甘草。

平喘药主要缓解喘息症状,多与宣肺、止咳药同用,适用于喘息、气急、呼吸困难等症,如地龙咸寒,归肝、脾、膀胱经,清热平喘、通络利尿,适用于热喘、哮喘,可单研末或配伍麻黄、黄芩;桑白皮甘寒,归肺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治肺热喘咳、水肿,如泻白散配伍地骨皮;葶苈子苦辛大寒,归肺、膀胱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适用于痰涎壅肺、喘息不得卧,需注意用量,避免伤正。

中草药止咳平喘宣肺药

以下为三类常用中草药简表:

类别 药名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
宣肺药 麻黄 辛温,肺、膀胱经 宣肺平喘,发散风寒 风寒束肺咳喘,风水浮肿
桔梗 苦辛平,肺经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
止咳药 紫菀 辛甘温,肺经 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咳嗽日久,痰中带血
枇杷叶 苦微寒,肺、胃经 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肺热咳嗽,胃热呕逆
平喘药 地龙 咸寒,肝、脾、膀胱经 清热平喘,通络利尿 热喘,哮喘,关节痹痛
桑白皮 甘寒,肺经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肺热喘咳,水肿小便不利

应用时需辨证施治:外感咳嗽初期宜宣肺散邪,配合止咳药;内伤久咳多肺阴亏虚或脾肺气虚,需润肺或健脾;喘息分寒热虚实,寒喘温肺散寒,热喘清肺化痰,虚喘补肺益肾,同时注意药性配伍,如麻黄配伍石膏可减轻温燥之性,增强清肺平喘之力;甘草久服易水肿,需慎用。

FAQs

中草药止咳平喘宣肺药

  1. 止咳平喘宣肺药可以同时使用吗?
    答:需根据病情辨证配伍,若外感风寒致肺气不宣、咳嗽气喘,可同时使用宣肺药(如麻黄)与止咳平喘药(如杏仁、甘草),如三拗汤;但若属肺阴亏虚之干咳少痰,则不宜过用辛散宣肺药,以免耗伤津液,宜以润肺止咳为主(如沙参、麦冬),配伍少量宣肺药(如桔梗)引药上行,具体配伍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药性冲突或过用伤正。

  2. 如何区分风寒咳嗽与风热咳嗽,选药有何不同?
    答:风寒咳嗽多因感受风寒之邪,症见咳嗽声重、咳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治宜宣肺散寒、止咳化痰,常用麻黄、杏仁、生姜、紫苏叶等,如通宣理肺丸;风热咳嗽多因感受风热之邪,症见咳嗽频剧、咳痰不爽、痰黏稠或黄、咽喉肿痛、身热、微恶风、舌尖红、苔薄黄,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常用桑叶、菊花、桔梗、甘草、薄荷等,如桑菊饮,选药需根据寒热性质,避免“寒证用凉药”或“热证用热药”加重病情。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沈香药材价格
« 上一篇 前天
小儿尿床中医治疗
下一篇 » 前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