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旋覆花的功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旋覆花为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欧亚旋覆花的干燥头状花序,夏、秋二季花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其性辛、苦,微温;归肺、胃、大肠经,作为临床常用的化痰止咳、降逆止呕中药,旋覆花的应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后世医家对其功效不断拓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了其多方面的药理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草药旋覆花的功效

旋覆花的核心功效与应用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治咳嗽痰多之要药

旋覆花味辛性温,入肺经,其性主降,能降肺气以平喘,化痰浊以止咳,尤其适用于“痰饮壅肺、肺气上逆”所致的咳嗽痰多、气喘胸闷,中医认为,肺为“贮痰之器”,若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壅于肺,或外感风寒,肺失宣降,均可致痰多咳嗽、痰白清稀或稠黏难咯,旋覆花通过降气化痰,使肺气宣降有序,痰消咳止。
临床常与半夏、陈皮、茯苓配伍,增强燥湿化痰之力,如《和剂局方》之“旋覆花汤”;若兼外感风寒,可配麻黄、杏仁,解表宣肺、化痰止咳;若痰热壅肺,痰黄稠黏,则需配黄芩、瓜蒌,清肺化痰,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旋覆花含旋覆花黄酮、菊糖等成分,能显著抑制支气管黏膜分泌,减少痰液生成,同时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发挥镇咳、平喘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有较好疗效。

降逆止呕,和胃健脾——治胃气上逆之良品

旋覆花归胃经,善于“降逆气”,能治疗胃气上逆所致的呕吐、嗳气、呃逆等症,胃主受纳腐熟,以降为顺,若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脾胃虚弱,均可导致胃气失和,上逆而呕,旋覆花性温而不燥,能降逆气而不伤胃,同时可健脾和胃,标本兼治。
《伤寒论》中“旋覆代赭汤”以旋覆花配代赭石、生姜、人参,治疗“胃虚痰阻、气逆不降”之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体现了“降逆化痰、益气和胃”的配伍思想,现代临床常用于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神经性呕吐等,研究证实其能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调节胃肠蠕动,改善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适用于胃虚兼有痰浊者。

行水消胀,通利大肠——治水饮停蓄之佳品

旋覆花归大肠经,能“行水消胀”,可用于治疗水饮停蓄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胸胁胀满等症,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若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泛溢肌肤则为水肿,停聚胸胁则为胸胁胀满,旋覆花通过降气行水,使水湿从下焦而出,兼能通利大肠,促进水邪排出。
《金匮要略》中“泽漆汤”用旋覆花配泽漆、黄芩,治疗“咳喘脉沉者”,即取其行水消胀、止咳平喘之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旋覆花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量,促进钠、氯等电解质排出,对慢性肾炎、肝硬化所致的水肿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其通便作用还可用于老年性便秘或术后肠麻痹,常配火麻仁、杏仁润肠通便。

中草药旋覆花的功效

旋覆花的常用配伍(表格)

配伍药物 功效协同 主治病症 配伍意义
半夏、陈皮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痰多咳嗽、痰白清稀 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行滞,与旋覆花共奏降气化痰之效
代赭石、生姜 降逆和胃,温中化痰 胃虚呕吐、嗳气呃逆 代赭石重镇降逆,生姜温胃止呕,旋覆花增强降逆之力,共治胃气上逆
茯苓、泽泻 健脾利水,渗湿消肿 水肿、小便不利 茯苓健脾渗湿,泽泻利水泄浊,旋覆花行水消胀,共治水饮停蓄
麻黄、杏仁 宣肺解表,化痰止咳 风寒咳嗽、痰多气喘 麻黄宣肺散寒,杏仁降气止咳,旋覆花化痰平喘,共奏解表化痰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旋覆花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如旋覆花素)、菊糖、挥发油等,具有多方面药理作用:

  1. 镇咳祛痰作用:黄酮类成分能抑制咳嗽中枢,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显著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降低痰液黏稠度;
  2. 抗炎作用:旋覆花提取物能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释放,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和炎症反应;
  3. 抗溃疡作用:能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修复,对酒精性胃溃疡、应激性溃疡有保护作用;
  4. 利尿作用:增加尿量和电解质排泄,可能与调节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有关;
  5. 其他作用:尚有抗氧化、抗过敏、调节免疫等活性,为其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事项

  • 用法用量:煎服,3-10g,因旋覆花表面有绒毛,易刺激咽喉,煎煮时需用纱布包煎(即“旋覆花包煎”),以免药液浑浊、咽喉不适。
  • 使用禁忌
    1. 阴虚劳嗽、津伤燥咳者慎用,因其性温燥,易耗伤阴液;
    2. 气虚者慎用,单用易耗气,需配伍益气药(如人参、黄芪)同用;
    3. 孕妇慎用,其降逆作用可能对子宫产生影响,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相关问答FAQs

Q1:旋覆花和代赭石都能降逆,二者功效有何区别?
A:旋覆花与代赭石均能降逆,但功效侧重不同:旋覆花性温,以“降气化痰”为主,兼能行水消胀,适用于痰饮壅肺、胃气上逆之咳嗽、呕吐、水肿等,尤其擅长化痰;代赭石性寒质重,以“重镇降逆”为主,兼平肝潜阳,适用于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重症),以及气逆喘息,长于镇潜,临床常二者配伍(如旋覆代赭汤),共奏降逆之效,兼顾化痰与镇潜。

Q2:旋覆花绒毛多,煎煮时必须包煎吗?不包煎会有什么影响?
A:是的,旋覆花煎煮时建议包煎,旋覆花头状花序表面密被细小绒毛,若直接入煎,绒毛易脱落混入药液,服用时刺激咽喉,引起咽喉瘙痒、干咳等不适,甚至可能导致恶心,包煎(用纱布袋包裹后入煎)可有效过滤绒毛,使药液澄清,减少不良反应,同时不影响有效成分溶出。

中草药旋覆花的功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如何下载中草药交易网?步骤方法详解
« 上一篇 08-27
银屑病的中医治疗方剂
下一篇 » 08-27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