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图片辨别白莲药材的真伪与特征?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白莲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成熟干燥种子,别名莲子、莲实等,是我国传统药食同源药材,主产于湖南、湖北、福建、江苏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莲蓬,取出种子,除去果皮,干燥即得,其性平,味甘、涩,归脾、肾、心经,具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等功效,临床常用于脾虚久泻、食欲不振、肾虚遗精、带下、心悸失眠等症,以下从来源、性状、图片特征、炮制方法、功效应用及鉴别要点等方面详细介绍白莲药材,并辅以表格说明其不同部位的性状与图片特征对应关系。

白莲药材图片

来源与采收

白莲为莲的干燥成熟种子,莲为多年水生草本,根茎肥大(藕),叶圆盾形,花大型(荷花),花托倒圆锥形,坚果(莲子)椭圆形或卵圆形,秋季当莲房呈黄褐色、莲子充分成熟时,采收莲蓬,取出种子,剥去外果皮(莲蓬),晒干或烘干,得带种皮的莲子(莲肉与莲心相连);若剥去种皮和莲心,仅留乳白色子叶,则为莲肉(又称莲子肉)。

性状与图片特征

白莲药材根据部位不同可分为莲子(带种皮)、莲肉(去种皮)和莲心(胚芽),三者的性状特征在图片中差异显著,可通过形态、颜色、质地等细节鉴别。

莲子(带种皮)

  • 整体形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2-1.8cm,直径0.8-1.3cm,表面类白色或红棕色,两端略尖,一端有圆形种脐(直径约2-3mm),中央可见线性种脊(种脐与种脊相连,呈浅纵沟)。
  • 种皮特征:种皮极薄,质脆,易沿种脊剥离;表面有细密的纵向皱纹,放大镜下可见细小突起的种皮细胞,部分种皮因加工方式不同呈类白色(硫磺熏蒸)或红棕色(自然晒干)。
  • 断面特征:剥去种皮后,可见乳白色的肥厚子叶(莲肉),两片子叶合抱,中间包裹绿色胚芽(莲心),子叶表面有细微的皱缩纹,质硬而脆,断面呈粉性。
  • 图片要点:莲子整体呈卵圆形,种皮可见细密纵纹和圆形种脐,剥开后乳白色子叶与绿色莲心清晰可见(优质莲子莲心饱满,未干瘪)。

莲肉(去种皮)

  • 整体形态:呈椭圆形或类圆形,长1.0-1.5cm,直径0.7-1.2cm,表面乳白色至淡黄白色,光滑,无种皮,两端有浅纵沟(原种皮着生处)。
  • 质地与断面:质硬,断面不平整,呈粉性,可见放射状纹理;子叶边缘略呈波浪状,因干燥收缩表面有细密皱褶,皱褶处颜色略深。
  • 气味:气微,味甘、涩,嚼之有粉感,微带苦味(残留少量莲心)。
  • 图片要点:莲肉表面乳白光滑,无种皮,皱褶明显,断面粉性,若莲心未完全去除,可见中心有浅绿色小点(莲心)。

莲心(胚芽)

  • 整体形态:呈细棒状或类圆柱形,长1.0-1.5cm,直径约0.2cm,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一端稍膨大(与子叶连接处),另一端尖锐。
  • 质地:质脆,易折断,断面呈灰绿色,中心有细小胚芽(未发育完全)。
  • 气味与味道:气微,味极苦,含莲心碱等生物碱,是白莲药材苦味的主要来源。
  • 图片要点:莲心细长,表面浅绿,折断面灰绿,苦味显著,常与莲肉分离或部分残留于莲肉中。

为更直观展示,以下为白莲不同部位性状与图片特征对照表:

白莲药材图片

药材部位 性状描述 图片特征 鉴别要点
莲子(带种皮) 椭圆形/卵圆形,类白色/红棕色,种皮薄有细纵纹,一端有圆形种脐 整体卵圆,种皮可见细密纵纹和圆形种脐凹陷,剥开后乳白子叶包裹绿色莲心 种皮纵纹清晰,种脐明显,莲心饱满未干瘪
莲肉(去种皮) 乳白色/淡黄白色,光滑有皱褶,质硬断面粉性 表面乳白光滑,皱褶细密,断面呈粉性,偶见浅绿色莲心残留 无种皮,皱褶明显,味甘微涩(莲心残留则微苦)
莲心 细棒状,浅绿色/黄绿色,质脆,味极苦 细长圆柱形,表面浅绿,折断面灰绿,中心有细小胚芽 细长易折断,苦味显著,常与莲肉分离或部分残留

炮制方法与图片变化

白莲药材根据临床需求,有生用和制用两种,炮制后性状及图片特征发生变化:

  • 生品: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干燥即可,生品性平,补脾益肾力佳,图片中可见莲子完整,种皮未破坏,莲心未去除。
  • 炒莲肉:取净莲肉,用文火炒至表面微黄,有焦香气,取出放凉,炒后性偏温,补脾止泻作用增强,图片中莲肉颜色加深至淡黄色,表面有焦斑,气味焦香。
  • 莲心炭:取净莲心,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黄褐色(存性),喷淋少量清水,灭尽火星,干燥,炒炭后涩精止血力强,图片中莲心表面焦黑,内部保持黄褐色,质脆易碎。

功效与应用

白莲药材不同部位功效侧重不同,临床常配伍使用:

  • 莲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食少、泄泻,配伍党参、白术;肾虚遗精、带下,配伍芡实、沙苑子;心悸失眠,配伍酸枣仁、茯苓。
  • 莲心: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用于热病心烦、失眠多梦,配伍黄连、栀子;心肾不交遗精,配伍沙苑子、金樱子;血热吐血,配伍侧柏叶、白茅根。
  • 莲子(带皮):兼具莲肉与莲心功效,补涩兼清,适用于脾肾两虚兼心火亢盛之证,如脾虚泄泻、心悸失眠,常配伍山药、远志。

鉴别要点

  1. 真伪鉴别:伪品常见睡莲科植物睡莲的种子(别名石莲子),形状不规则,长1.0-1.5cm,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种脐不明显,种皮厚而坚硬,不易剥离,子叶瘦小,图片中可见其形状不规则、种皮厚,与白莲差异显著。
  2. 品质评价:以粒大饱满、色白(莲肉)、无破碎、无虫蛀、无霉变者为佳;莲子种皮完整,莲心未干瘪;莲肉皱褶少,色均匀;莲心颜色鲜绿,无焦黑。

储存方法

白莲药材富含淀粉、蛋白质,易受潮虫蛀,需置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温度≤25℃,相对湿度≤60%;若长期储存,可放入少量花椒或硅胶防虫,定期检查,避免发霉。

白莲药材图片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通过图片区分白莲莲子与睡莲莲子?
A:白莲莲子呈椭圆形或卵圆形,种皮薄有细密纵纹,一端有圆形种脐,剥开后乳白子叶包裹绿色莲心;睡莲莲子形状不规则(类球形或长圆形),种皮厚而硬,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种脐不明显,子叶瘦小,颜色较浅,图片中白莲莲子种皮纵纹清晰、种脐凹陷,而睡莲莲子种皮厚皱、形状不规则,易区分。

Q2:白莲药材炮制后(如炒莲肉)的功效有何变化?
A:生莲肉性平,补脾益肾力平;炒莲肉经文火炒制后,性偏温,焦香健脾,补脾止泻作用增强,尤其适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者,临床常配伍党参、白术增强疗效;若炒炭(莲心炭),则涩精止血力强,用于肾虚不固之遗精、崩漏等证。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痞满中医治疗
« 上一篇 今天
中草药名何以成就神方之誉,背后有何神奇奥秘?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