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药材材货鱼龙混杂,该如何辨别真伪与质量?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药材材货,作为中医药产业链的源头,指的是未经炮制或仅经过简单加工(如清洗、干燥、切片等)的中药材原料形态,是中药饮片、中成药及健康产品的物质基础,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用药安全及产业可持续发展,从古至今,药材材货的采集、加工、鉴别与贸易形成了独特的体系,承载着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智慧。

药材材货

药材材货的分类与常见种类

药材材货按药用部位可分为根及根茎类、叶类、花类、果实种子类、全草类、动物类、矿物类等,每类药材因生长特性、采收方式及加工工艺的不同,呈现出独特的形态特征与品质特征,以下为常见分类及代表药材示例:

类别 代表药材 主要特征 常见伪品举例
根及根茎类 人参、黄芪、甘草 人参呈圆柱形,具“芦头、芦碗、珍珠须”;黄芪圆柱形,表面淡棕黄色,具“菊花心”;甘草外皮红棕色,味甜。 红参冒充生晒参,黄芪用蓝芪冒充
叶类 桑叶、艾叶 桑叶叶片皱缩,展平后呈卵形,基部裂片钝圆;艾叶背面灰白色,密灰白色绒毛,气清香。 桑叶用柘树叶冒充,艾叶用菊科植物冒充
花类 金银花、菊花 金银花呈棒状,上粗下细,表面黄白或绿白色,气清香;菊花呈碟形,舌状花纵向褶皱,味甘苦。 金银花用山银花冒充,菊花用野菊花冒充
果实种子类 枸杞、五味子 枸杞呈类纺锤形,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味甜;五味子呈不规则球形,表面紫红色,味酸甘。 枸杞用白刺果染色冒充,五味用地肤子冒充
全草类 薄荷、鱼腥草 薄荷茎方形,叶对生,揉搓后有清凉香气;鱼腥草茎扁圆柱形,叶心形,搓后有鱼腥气。 薄荷留兰香冒充,鱼腥草用蕺菜冒充
动物类 鹿茸、蝉蜕 鹿茸呈圆柱形分枝,表面密生黄棕色绒毛,体轻质韧;蝉蜕黄棕色,半透明,头部有触角1对。 鹿茸用鹿角胶冒充,蝉蜕用家蚕蜕皮冒充
矿物类 朱砂、石膏 朱砂呈粒状或块状,鲜红色或暗红色,具光泽,体重质脆;石膏为纤维状集合体,白色,体重,易碎。 朱砂用人工合成硫化汞冒充,石膏用滑石粉冒充

药材材货的鉴别要点

药材材货的真伪、优劣鉴别是保障药材质量的核心环节,传统鉴别方法可概括为“看、摸、闻、尝、试”五字诀,结合现代检测技术,形成综合鉴别体系。

  1. 眼看:观察药材的形态、颜色、纹理及特征,如野山参的“芦长碗密枣核丁,锦皮细纹珍珠须”,真品纹理细密而自然,伪品常人工雕刻,纹理生硬;枸杞以“粒大、色红、肉厚、质柔、味甜”为佳,染色枸杞颜色不均,浸泡后水呈红色。

  2. 手摸:感受药材的质地、硬度、弹性及重量,如黄芪质坚实,有“粉性”(断面显颗粒状),伪品蓝芪质地坚硬,无粉性;鹿茸手触有温润感,外皮柔软,伪品鹿角胶则质地坚硬,断面光滑。

鼻闻:闻药材的气味,天然药材有其独特气味,伪品常气味淡或带有异味,如真沉香香气浓郁,燃烧时香气更甚,伪品用杂木浸泡香精,气味短暂刺鼻;鱼腥草有独特鱼腥气,伪品无此气味。

药材材货

口尝:品尝药材的味道,需注意安全,避免误食有毒药材,如甘草味甜而特殊,伪品味淡或微苦;黄连味极苦,伪品味苦但后味不持久。

水试与火试:利用药材在水中或火中的变化鉴别,如红花用水浸泡,水呈金黄色,花不褪色,伪品用染色红花,水呈红色;海金沙取少许撒于火上,发出爆鸣声且闪光,伪品(砂土)无此现象。

药材材货的市场现状与挑战

当前,药材材货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态势,但也面临诸多挑战,随着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药材需求量持续增长,2022年我国中药材市场规模已达1500亿元,材货贸易占市场流通量的70%以上;市场乱象频发,如伪品掺假、硫磺熏蒸、增重染色等问题突出,部分商贩用硫酸镁浸泡增加药材重量,用硫磺熏蒸防虫防霉导致二氧化硫残留超标,严重危害用药安全,道地药材资源过度采挖、野生资源濒危、种植药材农残超标等问题,也制约着材货质量的稳定。

为规范市场,国家出台《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中药材质量标准》等政策,推动药材材货向标准化、可追溯方向发展,道地药材产区如吉林人参、宁夏枸杞、四川川芎等已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通过“产地+加工+溯源”模式,提升材货质量。

药材材货的应用意义

药材材货是中医药理论的物质载体,其“道地性”是中医药“辨证论治”的基础,如怀山药(河南怀庆产)优于普通山药,其有效成分薯蓣皂苷含量更高;杭白菊(浙江桐乡产)与贡菊(安徽黄山产)虽均为菊花,但前者偏清肝明目,后者偏清肺润喉,材货的合理加工直接影响药效,如生姜经炮制为干姜后,温中止呕作用增强;生地黄蒸制为熟地黄后,由凉血转为滋阴补血。

药材材货

从产业视角看,优质药材材货是中药饮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中成药质量的源头保障,材货贸易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如云南三七、甘肃当归等产区通过种植药材实现脱贫,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简单鉴别家种药材和野生药材?
A:家种药材与野生药材可通过形态、质地、气味等区分,家种药材通常栽培条件优越,形态规则、大小均匀,如家种人参多具“圆芦”,质地较疏松,味道较淡;野生药材生长环境复杂,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如野山参“芦碗稀疏,枣核艼”,质地坚实,气味浓郁,家种药材农残可能超标,建议选择有有机认证或溯源标识的产品。

Q2:为什么有些药材材货需要“打硫”?“打硫”有什么危害?
A:“打硫”是指用硫磺熏蒸药材,目的是防虫、防霉、漂白,延长保存期,传统上,部分易虫蛀药材如枸杞、菊花、当归等会采用此法,但过量“打硫”会导致二氧化硫残留超标,长期摄入会损伤肝脏、肾脏,引发过敏或呼吸困难,国家已明确规定,除山药、牛膝等少数药材外,禁止使用硫磺熏蒸,正规市场流通的材货应无硫或低硫,可通过闻气味(刺鼻酸味)、测pH值(偏酸性)初步判断。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白舌花草的具体药用功效、适用症状及使用禁忌有哪些?
« 上一篇 今天
中医治疗坐骨神经痛,效果究竟如何?方法该怎么选?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