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果实是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多样,功效各异,既是植物繁殖的器官,也是临床常用的药材,识别中草药果实需结合形态特征、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本文将分类介绍常见中草药果实的特征,并附图片要点说明,帮助读者系统了解。
成熟果实类
成熟果实是指植物完全发育后采收的果实,多具补益、调理等功效,常见品种如下:
中草药名称 | 别名 | 药用部位 | 性味归经 | 功效主治 | 图片特征 |
---|---|---|---|---|---|
枸杞 | 枸杞子 | 成熟果实 | 甘,平;归肝、肾经 |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纺锤形或椭圆形,长0.6-1cm,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顶端有小突起,基部有果柄痕,果皮柔韧,内含多数肾形种子。 |
五味子 | 北五味子 | 成熟果实 | 酸,温;归肺、肾经 |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 | 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果肉柔软,内含1-2粒肾形种子,有酸味。 |
金樱子 | 糖罐子 | 成熟果实 | 酸、甘,涩,平;归肾、膀胱经 | 固精缩尿,涩肠止泻 | 倒卵形,长1-1.5cm,表面红棕色或红黄色,密生刺毛状小点,顶端有宿存花萼,基部有果柄,果肉硬,内含瘦果。 |
覆盆子 | 覆盆莓 | 聚合果实 | 甘、酸,微温;归肝、肾经 | 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 | 由多数小核果聚合呈圆锥形,直径0.5-1.2cm,表面黄绿色或淡棕色,顶端宿存萼片,小核果易脱落,味微酸。 |
女贞子 | 女贞实 | 成熟果实 | 甘、苦,凉;归肝、肾经 | 滋补肝肾,明目乌发 | 卵形或肾形,长0.4-0.9cm,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果皮薄,内含1粒肾形种子,味甘微苦。 |
未成熟果实及加工品类
未成熟果实多在果实未充分发育时采收,或经加工炮制(如熏制、晒干)后入药,以行气、收敛为主:
中草药名称 | 别名 | 药用部位 | 性味归经 | 功效主治 | 图片特征 |
---|---|---|---|---|---|
青皮 | 个青皮 | 未成熟果实 | 苦、辛,温;归肝、胆、胃经 |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 类球形,直径0.5-2cm,表面灰绿色或黑绿色,密生油室,顶端有柱基,基部有果柄痕,果肉黄白色,有弹性。 |
乌梅 | 乌梅肉 | 未成熟果实加工品 | 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 | 敛肺止咳,涩肠止泻 | 类球形,直径1.5-2.5cm,表面乌黑色或棕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果柄痕,果肉柔软,核坚硬、表面有凹点。 |
枳实 | 江枳实 | 未成熟果实 | 苦、辛,寒;归脾、胃、大肠经 | 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 半球形,直径0.3-1.5cm,表面黑绿色或暗棕绿色,有颗粒状突起和网状皱纹,顶端有花柱残基,果皮硬,瓤囊7-12瓣。 |
果皮类
果皮类药材包括外果皮、中果皮或内果皮,多具理气、行水等功效:
中草药名称 | 别名 | 药用部位 | 性味归经 | 功效主治 | 图片特征 |
---|---|---|---|---|---|
陈皮 | 广陈皮 | 成熟果皮 | 苦、辛,温;归脾、肺经 |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 常为3瓣相连,不规则片状,厚1-4mm,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油点,内表面浅黄白色,质稍硬。 |
大腹皮 | 槟榔皮 | 成熟果皮 | 辛,微温;归脾、胃、大肠经 | 行气宽中,利水消肿 | 皱缩壳状,长4-7cm,外表面深棕色,有纵直皱纹及圆形腺鳞,内表面黄白色光滑,质硬,断面呈纤维性。 |
果核/种子类
果核或种子是果实的一部分,多含油脂或活性成分,常用于止咳、通便等:
中草药名称 | 别名 | 药用部位 | 性味归经 | 功效主治 | 图片特征 |
---|---|---|---|---|---|
山楂核 | 山楂籽 | 果核 | 苦,平;归脾、胃、肝经 | 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 类球形,直径0.3-0.5cm,表面红棕色,有光泽,顶端有凹窝,基部有果柄痕,种仁黄白色,富油性。 |
苦杏仁 | 杏仁 | 种子 | 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 扁心形,长1-1.6cm,表面黄棕色,一端尖、一端钝圆,种脐短线形,种皮薄,子叶2枚乳白色,味苦。 |
决明子 | 草决明 | 种子 | 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 |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 菱状方形,长2-4mm,表面绿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两侧各有一条线形凹纹,质坚硬,味微苦。 |
果肉/假果类
部分果肉或假果(如花托发育形成的果实)也作药用,以补益、固涩为主:
中草药名称 | 别名 | 药用部位 | 性味归经 | 功效主治 | 图片特征 |
---|---|---|---|---|---|
山茱萸 | 枣皮 | 果肉 | 酸,微温;归肝、肾经 |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 不规则片状或囊状,长1-1.5cm,表面紫红色或紫黑色,皱缩有光泽,基部有果柄痕,质柔润,内含1粒种子。 |
枸杞果肉 | 地骨皮(注:地骨皮为根皮,此处指枸杞子去核果肉) | 果肉 | 甘,平;归肝、肾经 |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皱缩条状或块状,长0.5-1.5cm,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半透明,质柔软,内含少量种子残渣,味甘。 |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通过图片特征区分青皮与陈皮?
A1:青皮与陈皮均来源于芸香科植物柑橘类,但采收时期不同,图片特征差异显著,青皮为未成熟果实,表面呈灰绿色或黑绿色,油室密集,个头较小(直径0.5-2cm),果皮较薄且有弹性;陈皮为成熟果皮,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皱纹较深,油点大而明显,常呈3瓣相连,质地稍硬,青皮气味更浓烈,味苦辛;陈皮香气清香,味微苦辛。
Q2:中草药果实的图片资源在哪里可以找到?如何确保图片的准确性?
A2:获取中草药果实图片可通过以下途径:①专业书籍:《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草药彩色图谱》等权威工具书,配有高清实物图及特征描述;②权威网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中国植物图像库(PPBC)等,均为专业机构发布的鉴定图片;③APP应用:如“形色”“识花君”“中药图像”等植物识别软件,但需注意交叉验证,避免误判,为确保准确性,建议对比多个来源,重点关注果实形状、颜色、表面纹理等核心特征,或咨询专业中医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