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赭石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性寒,味苦,归肝、心、肺、胃经,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Fe₂O₃),尚含少量镁、铝、硅等元素,在传统中医药理论中,代赭石以“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为核心功效,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对多种病症具有显著疗效,以下从传统功效、现代药理研究、临床应用及使用注意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传统功效与应用
-
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代赭石质地沉重,性寒沉降,善入肝经,能平上亢之肝阳,潜浮越之阳气,为平肝潜阳之要药,中医认为,肝阳上亢多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导致肝阳升动太过,常见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舌红苔黄等症状,代赭石通过重镇潜阳,配合滋阴药(如白芍、玄参、龟甲等),可标本兼治,经典方剂如张锡纯的镇肝熄风汤,以代赭石为主药,配伍怀牛膝、生龙骨、生牡蛎等,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气血上逆之头目眩晕、脑中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等症,疗效显著。 -
重镇降逆,缓解呕吐、呃逆、嗳气等胃气上逆之证
代赭石味苦性寒,沉降下行,能镇胃气、降逆气,对胃失和降、气机上逆所致的呕吐、呃逆、嗳气、嗳气不止等症有良好效果,尤其适用于胃热或胃气虚弱导致的呕吐:若属胃热呕吐,常配伍黄连、竹茹以清胃降逆;若属胃虚气逆,如脾胃虚弱、痰浊内阻所致的呃逆、心下痞硬,则与旋覆花、半夏、人参等同用,如《伤寒论》中的旋覆代赭汤,方中代赭石重镇降逆,旋覆花消痰下气,半夏燥湿化痰,人参益气健脾,共奏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膈肌痉挛等属胃虚痰阻、气逆不降者。 -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证
代赭石性寒,入心肝血分,能凉血止血,尤善于清降血热,收敛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等症,其止血机制在于:一方面通过寒性清解血热,使血不安行;另一方面通过重镇沉降之性,使上逆或下溢之血归于常道,如治疗吐血、衄血,常与白茅根、侧柏叶、小蓟等凉血止血药同用;治疗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等属血热者),可配伍生地黄、牡丹皮、棕榈炭等,以增强凉血止血之效,代赭石外用可研末撒布,治疗创伤出血,有收敛止血、促进愈合的作用。 -
平喘止咳,辅助治疗肺热咳喘
部分古籍记载代赭石尚有平喘止咳之功,认为其能降肺气、清肺热,对肺热壅盛、气逆咳喘有一定疗效,现代临床较少单独使用,多与桑白皮、地骨皮、杏仁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药配伍,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等属肺热壅盛者,尤其适用于咳喘气急、痰黄稠黏、咽喉肿痛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代赭石的传统功效与以下药理作用相关:
-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代赭石中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铁(Fe₂O₃)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与其平肝潜阳、缓解头晕、烦躁等功效相符,动物实验显示,代赭石提取物能延长小鼠的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减少自主活动,提示其具有镇静催眠效果。 -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代赭石富含铁元素,可补充体内铁储备,改善缺铁性贫血,间接增强心肌供血;其含有的镁离子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肝阳上亢所致的高血压,代赭石的重镇沉降特性可能通过调节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发挥降压效果。 -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代赭石能通过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反酸;其重镇降逆作用可调节胃肠平滑肌蠕动,抑制胃肠道异常蠕动,从而改善呕吐、呃逆等症状,研究显示,代赭石煎剂对离体肠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肠痉挛,这为其治疗胃气上逆提供了药理学依据。 -
止血与抗炎作用
代赭石中的铁离子可促进凝血酶原的激活,缩短凝血时间;其收敛作用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代赭石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能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局部充血、水肿,辅助治疗创伤出血及炎症性疾病。
代赭石基本信息与临床应用速查表
为便于理解,现将代赭石的核心信息归纳如下:
项目 | |
---|---|
性味归经 | 性寒,味苦;归肝、心、肺、胃经 |
主要功效 | 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
主治病症 | 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血热妄行之吐血崩漏、肺热咳喘等 |
用法用量 | 煎汤,9-30g(打碎先煎);入丸散剂,1-3g;外用适量研末撒布 |
使用注意 | 虚寒证(如脾胃虚寒、阳虚外寒)慎用;孕妇慎用;不宜久服(含重金属风险) |
临床应用举例
- 高血压(肝阳上亢型):症见头晕胀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代赭石30g(先煎),怀牛膝15g,生龙骨、生牡蛎各20g(先煎),白芍15g,玄参12g,天冬10g,川楝子6g,每日1剂,水煎分服,平肝潜阳、滋阴熄风。
- 顽固性呃逆(胃虚痰阻型):症见呃声低沉、气不接续、脘痞不舒、纳差乏力、舌淡苔白,方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旋覆花10g(包煎),代赭石20g(先煎),半夏12g,生姜10g,人参6g(或党参15g),大枣5枚,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服,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 功能性子宫出血(血热型):症见经血非时暴下、量多色红、质黏稠、心烦口渴、舌红苔黄,方用清热固经汤加减:代赭石20g(先煎),生地黄15g,地骨皮12g,牡丹皮10g,棕榈炭10g,藕节15g,黄芩10g,每日1剂,水煎分服,凉血止血、清热固经。
使用注意
- 辨证用药:代赭石性寒沉降,仅适用于实证、热证(如肝阳上亢、胃热气逆、血热妄行);虚寒证(如脾胃虚寒、阳虚失血)禁用,否则易加重病情。
- 用量与煎法:内服需打碎先煎,有效成分更易溶出;常规用量9-30g,过量易引起便秘、恶心等不良反应;含少量重金属(如砷、汞),不宜长期或大剂量服用。
- 特殊人群:孕妇慎用(重镇降逆可能伤胎);儿童、老年人及体弱者用量宜减;脾胃虚弱者配伍健脾药(如白术、茯苓)同用,以防寒伤脾胃。
相关问答FAQs
Q1:代赭石和磁石功效有什么区别?
A:代赭石与磁石均为重镇药,均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但功效侧重不同:代赭石以“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为主,长于降胃气、止呕吐、止血,常用于肝阳上亢、胃气上逆及血热出血;磁石则以“镇惊安神、纳气平喘、聪耳明目”见长,长于滋肾阴、潜浮阳、纳肾气,常用于肾虚惊悸、失眠、耳鸣耳聋及肾不纳气之喘促,简言之,代赭石“降逆止血”,磁石“安神纳气”。
Q2:代赭石可以直接煎煮吗?为什么需要先煎?
A:代赭石质地坚硬,有效成分(如三氧化二铁、镁盐等)不易直接溶出,直接煎煮会降低药效,临床需打碎成粗颗粒,先煎20-30分钟,使其充分释放有效成分,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先煎还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避免服用后出现腹胀、不适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