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药材种植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其花蕾、带初开的花或干燥花茎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效,是临床常用中药,市场需求量逐年攀升,科学种植金银花需从环境选择、栽培管理到采收加工全程把控,以确保药材产量与品质。
金银花适应性较强,但对生长环境仍有特定要求,气候方面,喜温暖湿润,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耐寒性较强,成年植株可耐-15℃低温,但花期怕霜冻;年降水量需800-1500mm,花期空气湿度以70%-80%为宜,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pH值5.5-7.5,黏重土壤或低洼易涝地需改良后种植,光照需充足,长期荫蔽会导致花蕾少、品质下降,具体环境要求可参考下表:
生长要素 | 适宜条件 |
---|---|
气温 | 20-30℃,耐-15℃低温,花期怕霜冻 |
降水量 | 年800-1500mm,花期湿度70%-80% |
土壤 | 砂质壤土,pH5.5-7.5,忌黏重、涝洼 |
光照 | 充足光照,忌长期荫蔽 |
种植技术是金银花高产的关键,繁殖方式分为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生产中以扦插为主,成活率高、性状稳定,扦插宜在春秋季进行,选取1-2年生健壮枝条,剪成15-20cm插条,保留2-3个节,下端斜切,蘸生根粉后插入苗床,深度为插长1/2-2/3,保持土壤湿润,15-20天生根,定植前需深耕土壤25-30cm,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kg、复合肥50kg,耙平后起垄,垄宽1.2-1.5m,高20-25cm,定植时间以春季3-4月或秋季10-11月为宜,行距1.5-2m,株距1-1.2m,每亩栽300-400株,栽后浇透水。
田间管理需精细操作,中耕除草每年3-4次,分别在春季萌芽前、夏季采收后、秋季封冻前进行,避免伤根,浇水遵循“见干见湿”原则,萌芽期、花期需保证水分供应,雨季及时排水防涝,施肥分基肥和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在萌芽期、花前、采收后进行,萌芽期以氮肥为主,每亩施尿素10-15kg;花前增施磷钾肥,每亩施过磷酸钙20kg、硫酸钾10kg;采收后补充养分,促进植株恢复,整形修剪是提高产量的核心,定植后选留1-2个主干,高度控制在1.5m左右,每年冬季剪除枯枝、病枝、交叉枝,夏季摘心促发分枝,形成通风透光的伞形树冠,提高花蕾数量。
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常见病害有白粉病、褐斑病,白粉病发病初期喷施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7-10天1次,连喷2-3次;褐斑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虫害主要有蚜虫、咖啡木蠹蛾,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咖啡木蠹蛾用注射器向蛀孔注入8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并用泥封孔,采收宜在花蕾由绿变白、顶部即将开放时进行,一般在上午露水干后,采摘花蕾时避免损伤枝条,采后及时摊放在通风处晾晒或烘干,烘干温度先控制在40-50℃,后期升至60-70℃,烘干至花蕾脆硬、色泽金黄即可储存,注意防潮防虫。
FAQs
问:金银花种植多久可以采收?
答:金银花种植后,扦苗繁殖的一般第2年即可少量采收,第3年进入盛产期;种子繁殖的第3年开始采收,第4年丰产,盛产期每亩干花产量可达100-150kg,管理得当可达200kg以上。
问:金银花种植过程中如何提高产量?
答:提高产量需抓住“良种、密植、水肥、修剪”四个关键:选择“大毛花”“九丰一号”等高产抗病品种;合理密植,保证每亩300-400株;科学施肥,花前增施磷钾肥,花期后及时补充养分;整形修剪形成丰产树冠,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花蕾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