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花为夹竹桃科鸡蛋花属植物Plumeria rubra L. cv. Acutifolia的干燥花或带嫩茎的花,又名缅栀子、蛋黄花、擂捶花等,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有栽培,其花形似鸡蛋,外白内黄,故名“鸡蛋花”,作为传统中草药,鸡蛋花在《岭南采药录》《广西中药志》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咳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感冒发热、肺热咳嗽、湿热泄泻、痢疾、黄疸等症状,是岭南地区常用的药食两用植物之一。
植物学特征与药用部位
鸡蛋花为落叶小乔木,高3-7米,小枝粗壮,肉质,具丰富乳汁,叶厚纸质,聚生于枝顶,长圆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0-40厘米,宽8-20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中脉在叶面扁平,在叶背凸起,聚伞花序顶生,花冠筒形,外面白色,内面基部黄色,直径5-7厘米,花萼5裂,裂片小,三角状披针形;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筒基部,花药顶端尖,柱头头状,蓇葖双生,圆柱形,长11-23厘米,直径1.5-2厘米,成熟后褐色,种子扁平,长圆形,长约1.5厘米,顶端具膜质翅,黄褐色。
药用部位主要为干燥花,夏季花初开时采摘,晒干或阴干;部分地区亦用其树皮或嫩叶,但以花为常用,干燥花多呈皱缩的条状或团块状,黄白色至棕黄色,气香,味微苦,优质鸡蛋花应花朵完整、色黄白、气浓郁、无杂质。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根据《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等记载,鸡蛋花性凉,味甘、微苦,归大肠经、胃经,其性凉能清热,味甘能和缓,微苦能燥湿,故具有清热利湿、润肺止咳、解毒消痈的功效,主治以下病症:
感冒发热,头痛
鸡蛋花性凉,能清解肺胃之热,对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咽痛者,可配伍金银花、连翘、薄荷等以疏风清热。
肺热咳嗽,痰黏难咯
其能入肺经,清肺热、润肺燥,适用于肺热壅盛所致的咳嗽痰黄、黏稠难咯,或干咳无痰、咽喉干燥,常与桑白皮、枇杷叶、川贝母等同用,以增强清肺化痰、润肺止咳之效。
湿热泄泻,痢疾
鸡蛋花归大肠经,能清热燥湿、涩肠止泻,对于湿热蕴结大肠所致的泄泻、痢疾,症见腹痛、里急后重、泻下黏冻或脓血,可配伍黄连、木香、白头翁等,以清热解毒、行气化湿。
黄疸,水肿
其能清利肝胆湿热,促进湿邪从小便排出,适用于湿热黄疸(症见目黄、身黄、小便黄)及水肿、小便短少,常与茵陈、栀子、泽泻、茯苓等配伍,以增强利湿退黄之效。
痈肿疮毒,皮肤湿疹
鸡蛋花外用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对于热毒蕴结所致的痈肿疮疡、乳痈,或皮肤湿疹、瘙痒,可鲜品捣烂外敷,或干品研末调涂患处。
临床应用与配伍方剂
鸡蛋花在临床应用中,根据不同病症常配伍其他中药,以下为常见配伍方剂及功效主治:
方剂名称 | 组成(鸡蛋花配伍) | 功效 | 主治病症 |
---|---|---|---|
鸡蛋花汤 | 鸡蛋花15g,金银花10g,连翘10g,薄荷6g(后下) | 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 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 |
润肺止咳方 | 鸡蛋花12g,桑白皮15g,枇杷叶12g(去毛),川贝母6g,冰糖适量 | 清肺润燥,化痰止咳 | 肺热咳嗽,痰黏难咯,干咳少痰 |
湿热止泻方 | 鸡蛋花10g,黄连6g,木香8g,白头翁15g,甘草6g | 清热燥湿,行气止痢 | 湿热泄泻,痢疾,腹痛里急后重 |
利湿退黄方 | 鸡蛋花12g,茵陈20g,栀子10g,泽泻12g,茯苓15g | 清热利湿,退黄 | 湿热黄疸,身目发黄,小便短黄 |
消痈外敷方 | 鲜鸡蛋花适量,捣烂加少许蜂蜜调匀 |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 痈肿疮毒,乳痈,皮肤湿疹 |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鲜品15-30g;或研末,每次1.5-3g;亦可泡水代茶饮。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涂。
使用注意
- 体质禁忌:鸡蛋花性凉,脾胃虚寒者(症见畏寒肢冷、腹胀便溏、食欲不振)慎用,以免加重寒湿症状。
- 孕妇慎用:其性寒凉,可能刺激子宫,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不宜过量:过量服用可能引起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反应,一般建议常规剂量内服用。
- 配伍禁忌:不宜与温里药(如附子、干姜)同用,以免降低清热功效;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者,应咨询医师或药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现代研究与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鸡蛋花含有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如槲皮素、山奈酚)、三萜类(如鸡蛋花苷)、挥发油、有机酸(如齐墩果酸)、多糖等,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 抗炎作用:黄酮类成分能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急性炎症(如小鼠耳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
- 抗菌作用:鸡蛋花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尤其对革兰氏阳性菌效果更佳;其提取液对部分真菌(如白色念珠菌)也有抑制作用。
- 镇咳祛痰作用:鸡蛋花中的三萜类成分能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并增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具有镇咳、祛痰双重作用。
- 解热作用:对酵母菌所致的大鼠发热有解热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 抗氧化作用:富含的多糖和黄酮类物质能清除自由基,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鸡蛋花作为一种传统中草药,以其清热利湿、润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在临床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现代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其抗炎、抗菌、镇咳、解热等药理作用,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但需注意,鸡蛋花性凉,脾胃虚寒者慎用,使用时应遵循辨证论治原则,避免盲目用药,随着对鸡蛋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其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相关问答FAQs
Q1:鸡蛋花和鸡蛋有关吗?为什么叫“鸡蛋花”?
A1:鸡蛋花与鸡蛋(禽蛋)没有任何关系,其名称来源于花朵的独特形态:鸡蛋花的花冠基部呈鲜黄色,上部为乳白色,整体颜色和分层结构形似切开的鸡蛋(蛋黄+蛋清),故得名“鸡蛋花”,它是夹竹桃科的植物,并非蛋类制品。
Q2:鸡蛋花可以长期泡水喝吗?有哪些饮用禁忌?
A2:鸡蛋花泡水可短期饮用,具有清热降火、润喉止咳的作用,但不建议长期大量饮用,因为鸡蛋花性凉,长期饮用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不适,尤其体质虚寒者更应避免,孕妇、经期女性及脾胃虚寒者慎用;饮用期间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