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达州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川、渝、陕、鄂四省市结合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这里海拔落差大(300米至2458米),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4.7℃-17.3℃,年降水量1100mm以上,森林覆盖率达45.3%,为多种药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达州野生药材种类繁多,既有传统道地药材,也有特色民族药,是川东地区重要的“天然药库”。
从生长环境看,达州野生药材主要分布在大巴山系、华蓥山系及州河、巴河等流域的山区、林缘、草甸及溪沟旁,按药用部位划分,根茎类、全草类、果实类药材占比较大,部分珍稀品种如石斛、杜仲等也在此生长,根茎类药材以天麻、黄连、半夏为代表,天麻喜寄生在蜜环菌上,多生长于宣汉县、通川区海拔800-1500米的阔叶林中,具有平肝息风、止痉的功效;黄连则偏爱阴湿环境,主产于万源市大巴山南坡,其根茎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半夏广布于达州各县区的林下、草坡,燥湿化痰作用显著,全草类药材中,鱼腥草最具代表性,全市各地田边、溪沟均有分布,全草入药可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绞股蓝生长于阴湿山坡,益气健脾、化痰止咳,已成为当地特色药食同源植物,果实类药材如五味子,生于杂木林中,主产于宣汉县、开江县,收敛固涩;金樱子则多见于山坡灌丛,固精缩尿效果佳,杜仲、厚朴等树皮类药材及石斛等附生类药材也资源丰富,杜仲在达州北部山区广泛种植,补肝肾、强筋骨;石斛附生于树干或岩石上,主产于万源市,滋阴清热,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为更直观展示达州主要野生药材资源,以下为部分品种信息概览:
药材名称 | 科属 | 药用部位 | 主要功效 | 主要分布区域 |
---|---|---|---|---|
天麻 | 兰科天麻属 | 块茎 | 平肝息风,止痉 | 宣汉县、通川区海拔800-1500米林下 |
黄连 | 毛茛科黄连属 | 根茎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 万源市大巴山南坡阴湿林下 |
鱼腥草 | 三白草科蕺菜属 | 全草 |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 | 全市各地田边、溪沟、路旁 |
绞股蓝 | 葫芦科绞股蓝属 | 全草 | 益气健脾,化痰止咳 | 平坝、山区阴湿山坡、沟谷 |
杜仲 | 杜仲科杜仲属 | 树皮 | 补肝肾,强筋骨 | 达川区、万源市海拔500-1500米山地 |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增加,达州部分野生药材面临过度采挖问题,如天麻、黄连等资源量有所下降,为此,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一是划定野生药材保护区,如万源市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宣汉县峨城山自然保护区,对石斛、杜珍等珍稀药材进行重点保护;二是推广仿野生种植,鼓励农户在林下种植天麻、黄连等,减少对野生资源的依赖;三是加强市场监管,规范采挖行为,禁止采挖未成熟药材和破坏性采集,达州已建立野生药材资源监测体系,定期评估资源量,确保可持续发展。
相关问答FAQs
Q1:四川达州野生药材中,哪些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A1:达州野生药材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有石斛(兰科,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杜仲(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等,石斛因过度采挖,野生资源曾一度濒危,近年来通过保护区划定和仿野生种植,资源量逐步恢复,杜仲在达州北部山区有较大面积分布,当地已建立专门的杜仲种植基地,实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平衡。
Q2:普通游客如何在达州合法采集野生药材?
A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禁止随意采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对于非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如鱼腥草、薄荷等),游客若需少量采集,需注意:①在非保护区、非生态脆弱区域进行;②遵循“采大留小、采密留稀”原则,避免破坏种群;③禁止使用锄头、铲子等工具挖掘,避免破坏植被;④部分区域(如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禁止采集,需提前了解当地规定,建议游客优先购买当地农户种植的药材,既合法又保护生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