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夕的功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牛夕,即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干燥根,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其茎节膨大似牛膝而得名,牛膝性平,味苦、酸,归肝、肾经,具有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利尿通淋等功效,应用历史悠久,在妇科、骨科、内科等多个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以下从传统功效、现代药理研究、临床应用配伍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阐述其作用。

中草药牛夕功效

牛膝的传统功效与应用

牛膝的传统功效以“活血、补肝肾、引血下行”为核心,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活血通经,调经止痛

牛膝苦泄下行,能活血化瘀、通利血脉,为妇科调经要药,适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癥瘕等症,常配伍当归、川芎、桃仁等增强活血之力,如《医林改错》中的血府逐瘀汤,用牛膝通血脉、引瘀血下行,治疗胸中血瘀、痛经、闭经;若兼寒凝血脉,可配肉桂、吴茱萸等温经散寒,如《妇人大全良方》中的温经汤,牛膝助活血调经之效,对于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亦常配益母草、炮姜等,促进子宫收缩,排出瘀血。

补肝肾,强筋骨

牛膝入肝、肾经,能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为治腰膝酸痛、筋骨无力之要药,适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筋骨痿弱、步履艰难,常配杜仲、续断、桑寄生等,如《备急千金要方》中的独活寄生汤,牛膝与杜仲、牛膝同用,补肝肾、强腰膝,治疗痹证日久、肝肾两虚;对于小儿发育迟缓、行迟、齿迟,属肝肾亏虚者,可配龟甲、菟丝子等,补益先天,促进生长发育。

引血下行,平抑肝阳

牛膝苦泄下行,能引血下行,使上逆之血归经,故可用于治疗血热上逆之证,如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常配代赭石、龙骨、牡蛎等,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建瓴汤,牛膝引血下行,平抑亢阳;对于胃火上炎之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可配石膏、知母、升麻等,清胃泻火,引热下行;对于上部出血,如吐血、衄血,属血热妄行者,可配白茅根、栀子、小蓟等,凉血止血,引血归经。

利尿通淋,通利关节

牛膝能利水通淋,导湿热下行,适用于热淋、砂淋、石淋等小便淋沥涩痛,常配车前子、滑石、金钱草等,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八正散,牛膝助利尿通淋、引湿热从小便而出;牛膝能通利关节,用于湿热痹证,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常配苍术、黄柏、薏苡仁等,如《丹溪心法》中的四妙丸,牛膝引药下行,通利关节,清下焦湿热。

中草药牛夕功效

牛膝的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牛膝含有三萜皂苷(如牛膝皂苷、齐墩果酸)、甾体化合物、生物碱、多糖、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抗炎镇痛作用

牛膝总皂苷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能降低炎症模型大鼠的足肿胀度,减少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组胺)的释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牛膝能提高痛阈,缓解疼痛,对关节炎、痛风等引起的疼痛有显著改善作用。

改善微循环与抗血栓形成

牛膝能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障碍,其有效成分牛膝肽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从而预防血栓形成;对于脑梗死、冠心病等缺血性疾病,牛膝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保护缺血组织。

促进骨代谢与抗骨质疏松

牛膝总皂苷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调节骨代谢平衡,增加骨密度,从而防治骨质疏松;其机制可能与上调骨保护素(OPG)、抑制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有关。

免疫调节与抗肿瘤作用

牛膝多糖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牛膝皂苷对多种肿瘤细胞(如肝癌、肺癌、胃癌)有抑制作用,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其机制涉及调控细胞周期、促进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等。

中草药牛夕功效

利尿与保肾作用

牛膝能增加尿量,促进钠、钾、氯等电解质排泄,具有利尿作用;对于慢性肾衰竭,牛膝能延缓肾功能进展,减少尿蛋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抑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有关。

牛膝的临床应用配伍

牛膝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不同病症配伍相应药物,以增强疗效:

功效分类 主治病症 常用配伍药物 经典方剂举例
活血通经 血滞经闭、痛经、癥瘕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 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
补肝肾、强筋骨 腰膝酸软、筋骨痿弱 杜仲、续断、桑寄生、龟甲 独活寄生汤、虎潜丸
引血下行 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代赭石、龙骨、牡蛎、龟板 建瓴汤、镇肝熄风汤
利尿通淋 热淋、砂淋、石淋 车前子、滑石、金钱草、海金沙 八正散、石韦散
通利关节 湿热痹证、关节红肿 苍术、黄柏、薏苡仁、防己 四妙丸、宣痹汤

牛膝的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孕妇禁用,牛膝活血通经,可能引起流产;月经量过多者慎用,以免加重出血;中气下陷、脾虚泄泻者不宜使用,因其下行之性可能加重腹泻。
  2. 用量用法:煎服,常用量为5-12g;活血通经、引血下行宜生用;补肝肾、强筋骨宜盐制(用盐水拌炒后入药)。
  3. 不良反应:过量服用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甚至导致肾脏损伤(含马兜铃酸样物质,长期或过量使用需谨慎);部分人可能对牛膝过敏,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应立即停用。

相关问答FAQs

Q1:牛膝生用和盐制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
A:牛膝生用偏于活血通经、引血下行、利尿通淋,常用于治疗瘀血阻滞的经闭、痛经、跌打损伤,以及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热淋涩痛等;盐制后(用黄酒或盐水拌炒)能增强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药性趋于平和,多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小儿行迟等,临床选择时,若需活血、通利、下行,选生牛膝;若需补益肝肾、强筋骨,选盐牛膝。

Q2:牛膝长期服用会有副作用吗?哪些人不能吃?
A:牛膝不宜长期过量服用,其含有的皂苷类成分可能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腹泻等不适;现代研究提示,牛膝中含微量马兜铃酸样物质,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对肾功能造成损害,因此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孕妇绝对禁用(活血通经易致流产);月经量过多的女性慎用(加重出血);中气下陷、易腹泻的脾虚患者不宜使用(下行之性加剧泄泻),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和病情合理使用,避免长期自行服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常用的籽类中药材
« 上一篇 09-21
河北安国药材市场历史
下一篇 » 09-2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