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草药根茎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形复杂多样,气候从亚热带湿润气候到温带干旱气候过渡,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其中根茎类药材因其药用价值高、应用广泛而成为甘肃中药材产业的支柱,作为“千年药乡”,甘肃的根茎类中草药不仅品质优良,更因道地性享誉全国,如岷县当归、陇西黄芪、文县党参等,既是中医临床常用药,也是现代制药产业的重要原料。

甘肃中草药根茎

甘肃根茎类中草药的地理与资源优势

甘肃境内海拔落差大(从1000米到5000米以上),昼夜温差显著(平均达10-15℃),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000-3000小时),土壤类型多样(黄土、棕壤、沙壤等),富含钾、硒、锌等矿物质,为根茎类药材提供了独特的生长环境,高海拔地区的强紫外线和干燥气候,促使植物根系积累更多有效成分,如黄芪中黄芪甲苷、当归中挥发油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区,甘肃种植历史悠久,药农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形成了“选种、育苗、移栽、采收、加工”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保障了药材的稳定性和品质。

代表性甘肃根茎类中草药详解

当归(岷归)

  • 来源: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主产于定西市岷县、漳县,素有“中国当归之乡”美誉。
  •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 应用:被誉为“补血圣药”,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等经典方剂(如当归补血汤、四物汤),现代研究表明,当归挥发油、阿魏酸等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作用。

黄芪(陇芪)

  • 来源:豆科植物膜荚黄芪或蒙古黄芪的干燥根,主产于陇西、渭源、甘谷等地,产量占全国70%以上。
  • 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肺经。
  • 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 应用: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等,是“补气要药”,陇西黄芪因根条粗壮、粉性足、黄芪甲苷含量高(药典标准≥0.04%)而成为道地药材,常用于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等方剂。

党参(文党)

  • 来源:桔梗科植物党参的干燥根,主产于陇南文县、武都,因生长在海拔1500-2500米的山地,又称“纹党”。
  •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生津养血。
  • 应用: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虚喘咳嗽、气血两虚、面色萎黄等,是黄芪的替代品,但更侧重“健脾生津”,文党参根头部“狮子盘头”特征明显,有效成分党参苷、多糖含量高,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大黄(西大黄)

  • 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甘南、临夏等地,因产于西部,称“西大黄”。
  • 性味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 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 应用: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等,是“将军药”,甘肃大黄因蒽醌类成分含量高(结合型蒽苷≥1.5%),泻下作用显著,且质地坚实、断面星点明显,被历代医家推崇。

羌活(川羌/西羌)

  • 来源: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甘南、武威等高寒山区,与四川产“川羌”并称。
  •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 应用: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等,尤其善治上半身风寒湿痹,甘肃羌活因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挥发油(α-蒎烯、柠檬烯)含量高,气味浓郁,解表止痛力强,是九味羌活汤、羌活胜湿汤的核心成分。

甘肃根茎类中草药的采收加工与质量特色

根茎类药材的采收时间直接影响药效,甘肃药农遵循“春采根、秋采实”的传统,如当归在9-11月采挖(此时根部营养最丰富),黄芪在10-11月采挖(避免冻伤),党参在9-10月采挖(保证多糖积累),加工环节讲究“趁鲜切片、自然干燥”,如当归需去除芦头、须根,晒至半干后捆成小把,再阴干至全干,避免有效成分流失;黄芪则需刮去外皮,切成斜片,晒干后储存于通风干燥处,甘肃还建立了“从种植到销售”的质量追溯体系,通过GAP(良好农业规范)种植基地,确保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符合药典标准,如岷县当归、陇西黄芪已通过欧盟GAP认证。

甘肃中草药根茎

应用与产业前景

甘肃根茎类中草药在中医临床、中药制剂、保健品等领域应用广泛,以当归为例,除了传统饮片,还开发了当归注射液、当归补血颗粒等中成药;黄芪则用于黄芪注射液、黄芪口服液等,并作为保健品原料(如黄芪茶、黄芪多糖胶囊),近年来,甘肃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药材出口,当归、黄芪远销东南亚、欧美市场,年出口额超10亿元,甘肃将进一步推进“中药材+旅游”产业,如岷县当归文化节、陇西黄芪康养旅游,同时加强根茎类药材的深度研发,提取高附加值成分(如当归多糖、黄芪黄酮),提升产业竞争力。

甘肃主要根茎类中草药一览表

药材名称 道地产区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采收时间
当归 定西岷县 甘、辛,温;肝心脾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9-11月
黄芪 陇西、渭源 甘,温;脾肺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 10-11月
党参 陇南文县 甘,平;脾肺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生津养血 9-10月
大黄 甘南、临夏 苦,寒;脾胃大肠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9-11月
羌活 甘南、武威 辛、苦,温;膀胱肾 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8-9月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甘肃根茎类中草药的“道地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解答:甘肃根茎类药材的道地性是地理、气候、品种、加工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环境独特性:高海拔、强光照、大温差促使根系积累更多有效成分,如岷县当归挥发油含量达0.4%-0.7%(高于非道地产区0.2%-0.3%);二是品种优良性:长期驯化形成的地方品种,如“岷归1号”“陇芪2号”,抗逆性强、有效成分含量稳定;三是加工传统性:如当归“九蒸九晒”炮制法,可降低挥发性成分刺激性,增强补血效果;四是历史积淀:千年种植史形成的技术规范,如“黄芪起收时深挖30cm避免断根”,保障药材完整性。

甘肃中草药根茎

问题2:使用甘肃根茎类中草药(如黄芪、当归)时需注意哪些事项?
解答:首先需辨证使用:黄芪性温,实热体质(口干、便秘、舌红)及感冒发热者慎用,避免“火上浇油”;当归活血,月经过多、孕妇及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防止加重出血,其次注意配伍禁忌:黄芪不宜与藜芦同用(“十八反”);当归畏菖蒲、生姜,需避免配伍,最后关注炮制规格:生大黄泻下力强,用于实热便秘;酒大黄活血作用增强,用于瘀血腹痛;大黄炭止血,用于便血崩漏,需根据病情选择,甘肃根茎类药材药效较强,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过量服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青鱼胆有何功效?使用时需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 上一篇 09-23
消炎类中草药
下一篇 » 09-23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