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药用植物资源,从长白山的密林到大小兴安岭的坡地,各类药材兼具药用价值与地域特色,要识别东北常见药材,可通过其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及专业图鉴进行初步判断,以下为部分代表性药材的简要信息及图片获取方向。
常见东北药材分类及特征
类别 | 药材名称 | 主要特征 | 功效 | 图片资源参考 |
---|---|---|---|---|
根茎类 | 人参 | 主根圆柱形,具横纹,顶端有芦头,支根稀疏,味甘微苦 |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 《中国药典》图鉴、长白山植物图库 |
黄芪 | 根圆柱形,表皮淡棕黄色,断面纤维性,味甜,有豆腥味 |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 | 东北道地药材图集、中药材识别APP | |
防风 | 根长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横长皮孔明显,断面菊花心,味甘辛 |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 《东北药用植物志》插图 | |
果实种子类 | 五味子 | 果实呈球形,红色或暗红色,果肉气微,味酸甘 |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 长白山经济植物图谱、中药图像数据库 |
枸杞 | 果实椭圆形,红色,果皮柔润,籽小,味甘 |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药用植物彩色图谱、农业院校教材图示 | |
山楂 | 果实近球形,深红色,具淡色斑点,味酸微甜 |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 | 中药饮片图鉴、地方药材标准图谱 | |
全草类 | 鹿衔草 | 全草被白色毛茸,叶基生,卵圆形,总状花序,小花白色或淡紫色 | 祛风湿,强筋骨,止血止咳 | 森林药用植物手册、植物分类学图集 |
细辛 | 根茎横走,根细长,叶片心形,全缘,花钟形,暗紫色 |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 《辽宁中药志》彩图、中草药识别小程序 | |
蒲公英 | 叶片倒披针形,羽状深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瘦果褐色 |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 田间地头常见杂草图鉴、药用植物图谱 | |
花叶类 | 金银花 | 花蕾棒状,上部五裂,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气清香,味甘微苦 |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药材市场实拍 |
款冬花 | 花头呈棒状,基部具紫红色鳞叶,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气香,味微苦辛 |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 传统药用花卉图录、中药材炮制图解 |
药材图片获取途径
东北药材图片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一是专业图鉴书籍,如《东北药用植物志》《长白山植物志》等,均配有高清手绘图或实物照片;二是在线数据库,如“中国植物图像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基础数据库”,可按名称、产地检索;三是移动应用,如“形色”“花伴侣”“中药识别”等APP,通过拍照或关键词快速调取药材图片及鉴别要点;四是实地拍摄,前往长白山、大兴安岭等药材产区时,注意观察生长环境及植株特征,结合专业指导拍摄记录。
相关问答FAQs
Q1:东北道地药材有哪些?
A:东北道地药材指在东北地区特定自然条件下形成、品质优良、疗效显著的药材,最著名的为“东北三宝”——人参(吉林抚松为“人参之乡”)、鹿茸(梅花鹿或马鹿的未骨化角)、五味子(以长白山产者品质最优),黄芪(内蒙古赤峰、辽宁阜新为主产区)、细辛(辽宁本溪、吉林通化)、龙胆草(黑龙江大兴安岭)、刺五加(黑龙江、吉林山地)等也属东北道地药材,具有地域不可替代性。
Q2:如何通过图片准确识别东北药材?
A:准确识别需结合“看、闻、尝”(非专业建议勿尝)三步:看形态特征,如根的纹理、花的颜色、果实的形状,参考专业图鉴的细节描述(如人参的“芦碗”“珍珠点”);闻气味,如细辛有浓烈辛香气,蒲公英有淡苦味;对比生长环境,如人参多生于针阔混交林下,鹿衔草常见于高山苔原带,若需进一步确认,可借助AI识别APP的“专家审核”功能,或咨询当地中药材研究机构、中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