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合香中草药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苏合香是传统中医药中一种常用的开窍药,为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Liquidambar orientalis Mill.)的树脂,主产于土耳其、叙利亚等地,我国广西、云南等地亦有引种栽培,其性辛、温,归心、脾经,具有开窍醒神、辟秽止痛、温通散寒的功效,在中医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闭证、痛证等,应用历史悠久,是“温开”法的代表性药物之一。

苏合香中草药

来源与采收

苏合香树为乔木,树皮灰褐色,叶互生,掌状分裂,树脂通常通过树干切口或钻孔收集,初为白色液体,接触空气后逐渐凝固成半透明的黄棕色至红棕色树脂,有特异的香气,味苦辛,传统上以色黄棕、半透明、香气浓烈者为佳,现代研究要求其含总挥发油量不得少于15%(中国药典标准)。

性味归经与功效

苏合香性辛、温,气味芳香浓烈,其性走窜,善于通闭开窍,温通散寒,归心、脾经,心主神明,脾主运化,故能温通心脉、醒神开窍,又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具体功效包括:

  1. 开窍醒神:用于中风痰厥、气闭昏厥、中恶昏迷等闭证,尤适用于寒闭神昏,症见突然昏倒、牙关紧闭、面青肢冷、苔白脉迟等,常与麝香、冰片、安息香等配伍,如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 辟秽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脘腹冷痛、寒疝腹痛等寒凝气滞之痛证,其温通散寒、行气止痛之力较强,可配伍桂枝、丹参、檀香等,增强温通心脉、散寒止痛之效。
  3. 温中散寒:用于寒湿霍乱、吐泻腹痛等,能芳香化浊、温中散寒,配伍藿香、丁香、木香等可增强疗效。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苏合香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挥发油(占总量的60%-80%),其中苏合香烯(styrene)、苯甲酸苄酯(benzyl benzoate)、肉桂酸桂酯(cinnamyl cinnamate)等为主要成分;此外还含树脂、香荚兰醛(vanillin)等,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

苏合香中草药

  • 抗血栓与抗心肌缺血:挥发油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 抗炎与镇痛:苯甲酸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菌、抗炎作用,能缓解炎症性疼痛;
  • 镇静与解痉: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减轻惊厥,改善惊厥引起的神昏;
  • 温通散寒: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寒凝引起的疼痛和痉挛。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苏合香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故多入丸散剂服用,不入煎剂,以免有效成分挥发失效,常用量为0.3-1.0克,每日1-2次,温水送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吹鼻。
使用注意

  1. 苏合香性温燥,阴虚火旺者忌用,症见口干舌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
  2. 孕妇慎用,以免耗气伤阴或动胎;
  3. 不宜过量或久服,避免耗气伤津;
  4. 现代制剂如苏合香丸,含朱砂等有毒成分,需严格遵医嘱服用,不可长期服用。

历史与现代应用

苏合香的应用可追溯至汉代,《名医别录》记载其“辟恶,去浊,杀鬼精物”,《本草纲目》言其“香气窜烈,能通诸窍”,历代医家将其作为“温开”要药,尤其用于寒闭神昏、胸痹心痛等急重症,现代临床除传统应用外,还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急性期寒闭证)、癔症性昏厥等,配合西药治疗可提高疗效。

化学成分及主要作用(简表)

化学成分 主要作用
苏合香烯(苯乙烯) 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轻度中枢镇静作用
苯甲酸苄酯 抗菌、抗炎;缓解平滑肌痉挛
肉桂酸桂酯 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肌缺血
香荚兰醛 镇静、抗惊厥;抗氧化,清除自由基

相关问答FAQs

Q1:苏合香和麝香都有开窍醒神作用,两者有什么区别?
A1:苏合香与麝香均属开窍药,但功效侧重不同:苏合香性温,偏于温通散寒、行气止痛,主治寒闭神昏、胸腹冷痛,作用温和持久,多入丸散;麝香性温,开窍醒神之力更强,且活血通经、消肿止痛,适用于闭证重症(如热闭、寒闭)、疮疡肿毒、经闭癥瘕等,价格昂贵,一般仅用少量入丸散或外用,简单说,苏合香“温通止痛”更突出,麝香“开窍活血”力更强。

苏合香中草药

Q2:苏合香可以日常泡水喝吗?
A2:不可以,苏合香含大量挥发性成分,高温(如泡水、煎煮)会导致有效成分挥发失效,且其性温燥,日常泡水易耗气伤阴,尤其阴虚火旺者饮用后可能出现口干、便秘等不适,苏合香仅适用于特定病症,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作为药物入丸散剂服用,不可自行长期或过量使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马钱子
« 上一篇 昨天
磐安中草药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