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马蹄香因何得名?其形态特征与药用价值具体是什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马蹄香,又名杜衡、马蹄细辛、土细辛,为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及根入药,是中国传统常用中草药之一,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多生长于林下、沟边、溪旁等湿润荫蔽处,马蹄香在历代医籍中多有记载,《名医别录》将其列为上品,言其“主风寒咳逆”,《本草纲目》亦载其“散风寒,下气消痰,行水破血,杀虫”,其药名“马蹄香”源于根茎形似马蹄,且气芳香,故得此名,作为一味兼具散寒、化痰、止痛、解毒等多重功效的药物,马蹄香在临床应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其毒性问题也需引起高度重视,需在专业指导下合理使用。

中草药马蹄香

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

马蹄香植株高约10-20厘米,根茎横生,肉质,呈圆柱形或结节状,直径约0.5-1.5厘米,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环状节及须根断痕,折断面黄白色,纤维性,具浓郁香气,叶基生,1-2片,具长柄;叶片心形或近肾形,长3-8厘米,宽4-10厘米,先端钝或圆,基部心形,全缘,表面深绿色,常有白色或浅绿色斑块,背面色淡,叶脉明显,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3厘米;花被筒钟状,顶端3裂,紫褐色或暗紫色,内面有网状脉纹;雄蕊12枚,与花被片对生;子房半下位,6室,蒴果肉质,成熟时沿腹缝线开裂,花期4-7月,果期7-8月,马蹄香喜阴湿环境,耐寒,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常在海拔500-1500米的山地林下、山谷溪边成片生长。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马蹄香性辛、温,归肺、肝、脾经,其辛温能散寒,温通可止痛,芳香能行气化痰,兼有解毒杀虫之效,临床应用广泛。

  1. 散寒解表:风寒感冒初期,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流涕、无汗等,马蹄香可配伍生姜、紫苏叶等增强散寒解表之力,如《本草汇言》中以马蹄香配伍防风、荆芥治疗风寒感冒。
  2. 化痰止咳:对于寒痰犯肺所致的咳嗽痰多、色白清稀、胸闷气喘,马蹄香能温肺化痰,常与半夏、陈皮、茯苓等同用,如《千金方》中的“马蹄香散”即以马蹄香为主,治疗寒痰咳逆。
  3. 活血止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所致的肢体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马蹄香可活血化瘀、祛风除湿,内服可配伍当归、川芎、独活等,外用可捣烂敷患处。
  4. 解毒杀虫:痈肿疮毒、蛇虫咬伤、皮肤湿疹瘙痒等,马蹄香外用能解毒消肿、杀虫止痒,单用鲜品捣烂外敷,或配伍雄黄、枯矾等研末调敷。
  5. 行气消胀:脾胃虚寒、气机阻滞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马蹄香可配伍木香、砂仁、厚朴等行气消胀、温中散寒。

用法用量与使用禁忌

马蹄香的用法多样,可内服可外用,内服常用量为3-6克,煎汤服,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涂、煎水洗,需注意,马蹄香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阴虚火旺者(症见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等)禁用;孕妇忌用,因其性走窜,可能引发流产;实热证及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马蹄香含有马兜铃酸,长期或过量服用可导致肾小管间质损害、肾功能衰竭,甚至诱发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故临床应用需严格掌握剂量,避免久服,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马蹄香的毒性成分主要为马兜铃酸,其肾毒性与剂量和用药时间密切相关,建议在医师指导下短期、小剂量使用,并定期监测肾功能。

中草药马蹄香

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马蹄香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含黄樟醚、细辛醚、α-蒎烯等)、生物碱(如去甲乌药碱)、黄酮类、香豆素类等,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

  1. 抗炎镇痛:挥发油中的黄樟醚和细辛醚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急慢性炎症模型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水提物可提高痛阈,缓解疼痛,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2. 止咳平喘:马蹄香能抑制咳嗽中枢,延长咳嗽潜伏期,同时具有支气管扩张作用,可缓解支气管痉挛,其平喘效果与茶碱相似,但副作用更小。
  3. 抗菌抗病毒:体外实验显示,马蹄香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也有一定抑制效果。
  4. 心血管作用:去甲乌药碱具有β-受体激动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对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有一定治疗潜力。

由于马蹄香含有马兜铃酸,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受到严格限制,2020年版《中国药典》已不再收载马蹄香,部分国家和地区也禁止含马兜铃酸的中药使用,马蹄香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毒性成分的减毒处理(如炮制、提取分离有效部位)及非马兜铃酸成分的开发,以期在保留药效的同时降低毒性风险。

马蹄香基本信息表

项目
别名 杜衡、马蹄细辛、土细辛、马蹄香、南细辛
来源 马兜铃科植物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m.的根茎及根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肝、脾经
主要功效 散寒解表、化痰止咳、活血止痛、解毒杀虫、行气消胀
主治病症 风寒感冒、咳嗽痰多、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毒、脘腹胀满、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3-6g,煎汤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禁忌 阴虚火旺者、孕妇、实热证及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不宜长期或过量服用
现代研究 主要含挥发油、生物碱等,具有抗炎、镇痛、止咳、抗菌、心血管等作用,但含马兜铃酸,具肾毒性

相关问答FAQs

Q1:马蹄香和细辛有什么区别?
A:马蹄香与细辛(一般指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Schmidt var. mandshuricum(Maxim.)Kitag.)均为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功效相似,但存在明显区别:①来源不同:马蹄香为杜衡的根茎及根,细辛为北细辛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根及根茎;②形态特征:马蹄香叶片多为心形,常有白斑,花被片紫褐色;细辛叶片较薄,叶面无白斑,花被片绿黄色或紫褐色;③毒性差异:细辛虽含马兜铃酸,但含量较低,传统认为“细辛不过钱”(即散剂用量不超过3g),而马蹄香的马兜铃酸含量相对较高,毒性风险更大,现代临床应用中细辛的使用仍较广泛,但马蹄香因毒性较大已逐渐被淘汰,2020年版《中国药典》未再收载。

中草药马蹄香

Q2:马蹄香可以长期服用吗?为什么?
A:马蹄香绝对不可以长期服用,其主要毒性成分是马兜铃酸,长期或过量服用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引起马兜铃酸肾病,表现为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功能进行性下降,严重时可导致肾衰竭;马兜铃酸还具有明确的肾毒性和致癌性,长期服用会增加尿路上皮癌(如肾盂癌、输尿管癌)的发病风险,根据《中国药典》及中药毒性管理规范,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包括马蹄香)需严格限制使用,应在医师指导下短期、小剂量使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尿常规等指标,一旦出现不适需立即停药并就医,孕妇、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药材寄生图片能识别哪些寄生种类及特征?
« 上一篇 前天
蔷薇科药材有哪些常见种类?各自功效与应用范围是怎样的?
下一篇 » 前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