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砂仁的功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8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是我国传统中草药中的芳香化湿药,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其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气芳香浓烈,既能化湿醒脾,又能温脾止泻,还能行气安胎,临床应用广泛,尤善调理脾胃气滞湿阻诸症,砂仁的药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药性论》,历代医家对其功效多有论述,认为其“为脾肺家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是调理脾胃的常用药材之一。

中草药砂仁的功效

砂仁的核心功效在于化湿开胃、醒脾和中,其辛散温通的特性,能畅行三焦气机,化解中焦湿浊,恢复脾胃运化功能,对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舌苔白腻等症,砂仁疗效显著,如《本草纲目》记载其“治脾胃气滞,止呕吐,咳逆反胃”,临床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如厚朴温中汤中配伍砂仁,以增强行气化湿、和胃降逆之效;若兼食积不化,可加山楂、麦芽等消食导滞,共奏消食化湿、开胃醒脾之功,砂仁的芳香之气还能刺激味蕾,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从根本上改善食欲不振的问题,对于夏季贪凉、饮食不节导致的湿困脾胃尤为适宜。

砂仁具有温脾止泻、暖肾摄纳的作用,其性温而不烈,能温中散寒,健脾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腹痛泄泻、完谷不化、四肢不温等症,脾胃虚寒者,运化无力,水湿内停,清气不升,则泄泻不止;砂仁通过温补脾阳,恢复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使湿浊自去,泄泻可止,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治虚寒泄泻方,单用砂仁研末吞服,或与干姜、白术、附子等温阳健脾药同用,如附子理中丸加砂仁,以增强温中散寒、涩肠止泻之力,砂仁还能温肾纳气,对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虚寒性腹泻、夜尿频多等症,亦有辅助治疗作用,常与补骨脂、肉豆蔻等同用,如四神丸中配伍砂仁,以温肾暖脾、固肠止泻,标本兼顾。

砂仁在行气止痛、安胎止呕方面亦有独特功效,其行气力缓而效持久,能疏畅脾胃气机,缓解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尤其适用于寒凝气滞或食积气滞之痛症,若遇寒脘痛,可配高良姜、香附,如良附丸加砂仁,以散寒行气、止痛;若食积脘痛,可配莱菔子、槟榔,以消食导滞、行气止痛,砂仁行气而不破气,且能安胎,是妊娠气滞胎动不安的常用药物,其通过调理脾胃气机,使气血调和,胎元得固,如《局方》紫苏饮,以砂仁配紫苏梗、白术、当归等,治疗妊娠胎动不安、胸胁胀满,既能行气安胎,又能养血和血,标本兼顾,砂仁还能温中止呕,对于妊娠恶阻、脾胃虚寒所致的呕吐不止,可配生姜、紫苏叶,以温胃止呕、和气安胎,既止吐又安胎,一举两得。

中草药砂仁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砂仁含有挥发油(主要为乙酸龙脑酯、樟脑等)、黄酮类、皂苷类等成分,具有多重药理作用,其挥发油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帮助消化,缓解腹胀、食欲不振;对胃肠道平滑肌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缓解痉挛性疼痛,又能抑制异常蠕动,从而起到止泻作用;砂仁挥发油还具有抗溃疡、抑菌(如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需要注意的是,砂仁辛温温燥,易耗气伤阴,故阴虚有热、胃火炽盛、津伤口干者慎用;孕妇使用时需遵医嘱,避免过量;其挥发油成分易挥发,煎煮时应后下,即在其他药物煎煮10-15分钟后再加入,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药效,一般内服用量为3-6g,研末吞服每次1-1.5g,可减少挥发油损失,增强疗效。

砂仁主要功效与应用简表

功效 作用机制 适用症状 常用药对/方剂
化湿开胃 芳香化湿,醒脾和胃 湿浊中阻,脘腹胀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砂仁配厚朴(化湿行气)、砂仁配陈皮(理气健脾)
温脾止泻 温中散寒,健脾止泻 脾胃虚寒,腹痛泄泻,完谷不化,四肢不温 砂仁配干姜(温中散寒)、砂仁配白术(健脾燥湿)
行气止痛 疏畅气机,缓解疼痛 气滞脘腹胀痛,寒凝或食积所致痛症 砂仁配高良姜(散寒止痛)、砂仁配莱菔子(消食行气)
安胎止呕 行气安胎,温胃止呕 妊娠胎动不安,气滞胎动,妊娠恶阻,胃寒呕吐 砂仁配紫苏梗(行气安胎)、砂仁配生姜(温胃止呕)

相关问答FAQs

中草药砂仁的功效

Q1:砂仁和豆蔻都是化湿药,两者有什么区别?
A1:砂仁与豆蔻(白豆蔻)均能化湿行气、温中止呕,但功效侧重不同,砂仁药力偏于中下焦,化湿醒脾、温脾止泻及安胎作用更强,常用于脾胃虚寒泄泻、妊娠胎动不安;豆蔻药力偏于中上焦,行气开胃、化湿醒脾作用更显著,且善于芳香化浊,常用于湿温初起、胸闷不饥,砂仁性温偏燥,豆蔻性温但燥性较缓和,阴虚者慎用砂仁,而豆蔻阴虚者可少量配伍。

Q2:日常生活中,哪些人群适合食用砂仁?
A2:砂仁适合脾胃虚寒、湿气内盛的人群,如经常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者;也适合妊娠期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呕吐不止)的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阴虚火旺(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盗汗)、胃火炽盛(牙龈肿痛、口臭、便秘)及实热证者不宜食用,以免加重症状;普通人群作为保健食用时,用量宜小,可取1-2砂仁研末,用温水送服或煲汤时少量加入,避免过量温燥伤阴。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2016年药材黄姜价格为何会出现如此大幅的市场波动趋势?
« 上一篇 昨天
哪些中草药能止咳?常见止咳中草药的功效与用法有哪些?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