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干燥块根,是临床常用的峻下逐水中药,具泻水逐肿、破积通便之效,常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等症,甘遂野生资源渐少,人工种植逐渐成为主流,其种植技术对药材产量和质量有直接影响,需从环境选择、栽培管理到采收加工全程把控。
生长环境要求
甘遂喜温暖干燥气候,耐寒性较强,适宜生长在海拔500-1500米的向阳坡地或平川,年均温10-25℃、年降水量400-600mm的地区最佳,光照充足可促进块根生长,忌荫蔽;土壤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轻壤土为宜,pH值6.0-7.5,避免黏重土或低洼易涝地,积水易导致块根腐烂,前茬作物以禾本科(小麦、玉米)为宜,忌连作或与同科植物(如大戟、泽漆)轮作,需间隔3年以上。
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选择符合生长环境要求的地块,深翻30-40cm,清除石块、杂草,结合整地施基肥: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kg、过磷酸钙30-40kg、硫酸钾15-20kg,耙细整平,做成宽1.2-1.5m、高15-20cm的高畦,畦沟宽30cm,利于排水。
(二)繁殖方法
以种子繁殖和块根繁殖为主,生产中多采用块根繁殖,可缩短生长周期。
-
种子繁殖:
- 采种与贮藏:8-9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黄褐色蒴果,晒干后搓揉脱粒,筛选饱满种子,贮藏于阴凉干燥处。
- 播种:春播(3-4月)或秋播(9-10月),春播需浸种催芽:将种子用40℃温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与湿沙拌匀,置于20-25℃环境催芽,待3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条播:按行距20-25cm开浅沟(深2-3cm),将种子均匀撒入,覆细土1-2cm,稍镇压,亩用种量1.5-2kg,播后保持土壤湿润,10-15天出苗。
-
块根繁殖:
- 选根:选取2-3年生、无病虫害、直径1.5-2cm的健康块根,切成3-4cm小段,每段需保留1-2个芽眼,切口蘸草木灰防腐。
- 定植:4月上旬按行距25-30cm、株距15-20cm开穴(深5-6cm),将块根段平放或直放于穴中,芽眼朝上,覆土3-4cm,稍压实,亩用块根量40-50kg。
(三)田间管理
-
苗期管理:
- 间苗定苗:种子繁殖苗高5-10cm时,按株距10-15cm间苗,去弱留强;块根繁殖苗出齐后,每穴留1-2株壮苗。
- 中耕除草:苗期勤除草,避免杂草竞争养分,中耕宜浅(3-5cm),以免伤根。
-
水肥管理:
- 浇水:甘遂耐旱,生长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忌大水漫灌,雨季及时排水,防止积水烂根;干旱季节可在早晚浇小水,块根膨大期(7-8月)适当增加水量。
- 施肥:
- 苗肥:定苗后亩施稀薄人粪尿1000kg或尿素5-8kg,促进幼苗生长。
- 花前肥:现蕾期(6月)亩施复合肥15-20kg+硫酸钾10kg,增强植株抗性,促进开花结果。
- 块根膨大肥:7-8月亩施磷钾肥20-25kg(如过磷酸钙+硫酸钾),减少氮肥用量,避免徒长,提高块根产量。
-
植株调整:
- 摘花蕾:非留种田在现蕾期及时摘除花蕾,减少养分消耗,促进块根膨大。
- 搭架:若生长过旺,可适当搭支架防止倒伏,但甘遂多为直立生长,一般无需搭架。
病虫害防治
甘遂病虫害较少,以预防为主,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结合。
病虫害种类 | 为害特点 | 防治方法 |
---|---|---|
根腐病 | 多雨季节发生,块根腐烂,植株枯萎 | ①轮作;②雨季排水;③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800倍液灌根,每株200ml,间隔7天1次,连用2-3次 |
蚜虫 | 吸食嫩叶汁液,导致叶片卷曲、生长不良 | ①清除田间杂草;②用10%吡虫啉2000倍液喷雾,重点喷叶背 |
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 | 咬食块根,造成孔洞 | ①播种时用辛硫磷颗粒剂撒施土中;②诱杀:用糖醋液诱杀成虫 |
采收与加工
- 采收时期:种植2-3年,于秋末地上部分枯萎后(10-11月)或早春萌芽前采收,选择晴天,挖取全株,轻轻抖去泥土,避免损伤块根。
- 加工方法:将块根分离,去除须根和根尖,洗净,晒至半干时,用竹片刮去外皮,再晒至全干(含水量≤10%),若遇阴雨,可用40-50℃低温烘干,忌暴晒,以免有效成分分解。
- 储藏:将干燥块根置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防潮、防虫、防霉变,可保存2-3年。
种植周期与效益参考
甘遂种植周期2-3年,亩产干货150-200kg,当前市场价约80-120元/kg,亩产值约1.2-2.4万元,扣除成本(种苗、肥料、农药、人工等约3000-5000元),亩利润可达0.8-1.9万元,经济效益较好。
相关FAQs
Q1:甘遂种植过程中如何防止块根腐烂?
A:甘遂块根腐烂多因积水或土壤病菌导致,防治措施:①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高畦种植;②雨季及时清理畦沟,避免积水;③避免连作,实行3年以上轮作;④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800倍液灌根,同时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透气性。
Q2:甘遂种植可以和哪些作物轮作?
A:甘遂忌与同科植物(如大戟、泽漆、狼毒)轮作,易导致土传病害加重,最佳轮作作物为禾本科(小麦、玉米、谷子)或豆科(大豆、绿豆),这些作物不与甘遂争养分,且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发生,轮作间隔需3年以上,避免连作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