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胡椒药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白胡椒为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是我国传统药食同源药材之一,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其“暖肠胃,除寒湿,反胃虚胀,干呕,痰癖冷气”,自古便以“温中散寒”之效备受推崇,其性味辛热,归胃、大肠、三焦经,既为厨房常见调味品,更是中医临床治疗寒性病症的常用药材,以下从来源、性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炮制方法、鉴别方法、使用注意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白胡椒药材

药材性状与来源

白胡椒的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干燥成熟果实,当果实呈暗绿色时采收,晒干或烘干,果皮变黑皱缩,即得“黑胡椒”;若将成熟果实(果皮变红)采收,浸渍数日,擦去果肉,晒干,得圆球形的“白胡椒”,药材呈圆球形,直径3-6m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平滑,顶端有细小突起的柱头基部,底部有果梗痕,质坚硬,断面平整,黄白色,粉性较强,气芳香浓郁,味辛辣,有强烈的刺激性,以粒大、饱满、色白、油性足、气味浓者为佳。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白胡椒性辛、热,归胃、大肠、三焦经,其核心功效为温中散寒、下气消痰、醒脾开胃,中医理论认为,辛能散、能行,热能温、能通,故白胡椒善温中焦脾胃之阳,散寒邪、止冷痛,同时能下气降逆,消痰化饮,醒脾开胃以增进食欲。

  • 主治病症:胃寒呕吐(如《本草蒙筌》载“治胃寒呕吐,心腹冷痛”)、腹痛泄泻(尤以寒泻、五更泻为宜)、食欲不振、癫痫痰多(取其化痰开窍之效)、寒痰咳喘(配伍细辛、干姜等温肺化痰药),外用可治龋齿疼痛、冻疮(研末敷患处)。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白胡椒的药理作用与其丰富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白胡椒药材

(一)主要化学成分

成分类别 具体成分 含量范围 主要作用
生物碱类 胡椒碱(piperine)、胡椒次碱(pipericidine)、胡椒新碱(piperanine) 2%-4% 抗炎、抗氧化、促进药物代谢、增强胃肠动力
挥发油类 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柠檬烯(limonene)、石竹烯(caryophyllene) 1%-2.5% 抗菌、驱风、促进消化液分泌
脂肪油类 棕榈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 30%-35% 润肠通便、提供能量
其他 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微量元素(铁、锌、镁等) 淀粉约50% 赋予药材粉性,作为载体促进其他成分吸收

(二)药理作用

  1. 促进消化与胃肠保护:白胡椒中的挥发油成分能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改善消化不良;胡椒碱可通过调节胃动素、胃泌素等激素水平,缓解胃排空延迟,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改善作用,其提取物能保护胃黏膜,抑制幽门螺杆菌活性,促进胃溃疡愈合。
  2. 抗炎与镇痛:胡椒碱通过抑制NF-κB、MAPK等炎症信号通路,减少TNF-α、IL-6等炎症因子释放,发挥显著抗炎作用;同时可提高痛阈,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寒性腹痛、关节炎等疼痛。
  3. 抗菌与抗病毒:挥发油中的α-蒎烯、柠檬烯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胡椒碱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4. 抗氧化与延缓衰老:白胡椒提取物能清除自由基,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酶活性,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延缓细胞衰老。
  5. 其他作用:胡椒碱可通过抑制肝脏CYP450酶活性,减慢药物代谢速度,增强联合用药的疗效(如与紫杉醇联用可提高抗癌效果);其还有一定的平喘、祛痰作用,对寒性咳喘有效。

临床应用与炮制方法

(一)临床应用

  1. 经典方剂配伍
    • 治胃寒呕吐:配生姜(9g)、半夏(6g),煎服(如《金匮要略》生姜半夏汤加减)。
    • 治寒泻腹痛:配肉豆蔻(6g)、吴茱萸(3g),研末冲服(如《证治准绳》四神丸加减)。
    • 治癫痫痰多:配天南星(3g)、白矾(1.5g),研末为丸,每次1-2g(如《中医内科学》白胡椒丸)。
  2. 现代制剂:如“白胡椒胃痛胶囊”(含白胡椒、延胡索等,用于胃寒脘痛)、“白胡椒温中颗粒”(含白胡椒、党参等,用于脾胃虚寒型消化不良)。
  3. 外用疗法:研末敷于脐部(神阙穴),治疗寒性腹痛、腹泻;或用白胡椒粉1g与牙痛处含服,暂时缓解龋齿疼痛。

(二)炮制方法

白胡椒的炮制以“减燥增效”为核心,历代主要有以下方法:

  • 净制: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生用,长于温中散寒,多用于胃寒呕吐、寒泻)。
  • 炒制:取净白胡椒,用文火炒至表面微黄,有香气逸出(炒白胡椒),辛燥之性缓和,温中止呕作用增强;或用麸皮炒(麸炒白胡椒),可进一步降低刺激性,增强健脾和胃之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腹胀。

鉴别方法与使用注意

(一)鉴别方法

  1. 性状鉴别:以粒大、饱满、色白、油润、无杂质者为佳;若表面泛黄、有霉味或虫蛀,则品质次。
  2. 显微鉴别:粉末黄白色,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卵圆形,直径2-20μm,脐点点状或裂缝状;石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壁厚,纹孔明显;油细胞类圆形,含黄绿色油滴。
  3. 理化鉴别:取粉末1g,加乙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液作为供试品;另取胡椒碱对照品,加乙醇制成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紫外灯365nm下观察)。

(二)使用注意

  1. 禁忌人群:热性病(如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阴虚火旺(如肺结核、糖尿病属阴虚者)、孕妇及痔疮患者忌用;实热性胃痛、便秘者不宜单独使用。
  2.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1-3g,宜后下或研末冲服(避免久煎导致挥发油损失);外用适量,研末敷或调涂。
  3. 配伍禁忌:不宜与寒性中药(如黄连、黄芩)长期大量同用,以免降低温中效果;服用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现代研究进展

近年来,白胡椒的研究从传统经验向现代药理、制剂开发拓展,研究表明,胡椒碱作为其核心活性成分,可通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潜在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的辅助治疗;纳米乳、微囊等新型载药系统被用于提高白胡椒挥发油的生物利用度,如“白胡椒纳米乳”增强了其抗菌透皮效果,白胡椒提取物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抗氧化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相关问答FAQs

白胡椒和黑胡椒在功效上有什么区别?
白胡椒和黑胡椒均来源于胡椒科植物胡椒,但因采收和加工方式不同,功效有所差异,白胡椒为成熟果实加工而成,性热,温中散寒力较强,更擅长温中焦脾胃之阳,适用于胃寒呕吐、寒泻、腹痛等虚寒证;黑胡椒为未成熟果实加工而成,性温,散寒止痛、下气消食力较强,偏于散寒通滞,适用于寒凝疼痛、食积腹胀、食欲不振等,黑胡椒的辛辣味和刺激性略强于白胡椒。

白胡椒药材

白胡椒长期服用会有副作用吗?
长期或过量服用白胡椒可能引起副作用,主要因其性辛热易助火伤阴:常见口干舌燥、便秘、牙龈肿痛、咽喉不适等“上火”症状;阴虚火旺者长期服用可能加重潮热盗汗、手足心热等表现;过量刺激胃黏膜可能导致胃炎、胃溃疡患者症状加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避免长期大剂量服用,体质偏热或实热证者应慎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药材甘遂种植技术有哪些?如何提高产量与品质?
« 上一篇 昨天
中草药交易平台如何保障药材质量并解决交易信任难题?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