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中药作用具体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是临床最常用的中草药之一,被誉为“国老”,其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多重功效,应用历史悠久,现代药理研究也为其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草药甘草的作用

补脾益气:调理脾胃的根本

甘草在中医理论中“甘能补”,是补脾益气的核心药物之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则易出现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甘草通过甘缓补中,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常配伍人参、白术、茯苓组成“四君子汤”,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诸症;若兼有气虚血亏,则与当归、熟地等配伍,如“八珍汤”,共奏益气养血之效,现代研究表明,甘草中的甘草酸、甘草黄酮等成分可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液分泌,修复胃黏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有关,甘草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通过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辅助改善脾虚导致的免疫力低下状态。

清热解毒:疮疡肿毒的“灭火器”

甘草清热解毒的功效应用广泛,既可用于外感热病,也可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等,在外感热病中,常与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配伍,增强清热之力,如“银翘散”中甘草既可调和药性,又能缓解金银花、连翘的寒凉之性,避免损伤脾胃,对于疮疡肿毒,甘草可单用研末外敷,或配伍金银花、蒲公英等内服,其抗炎机制与抑制炎症介质(如PGE2、TNF-α)释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关,现代药理研究还发现,甘草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多种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同时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甘草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肝细胞凋亡相关,临床常用于辅助治疗肝炎。

祛痰止咳:呼吸系统的“守护者”

甘草是止咳化痰的要药,无论寒热咳嗽、新久咳嗽,均可配伍使用,其祛痰止咳机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覆盖咽喉黏膜,缓解局部刺激,减少咳嗽反射;二是促进支气管黏膜分泌,稀释痰液,使痰液易于咳出,在中医方剂中,治风寒咳嗽常与麻黄、杏仁配伍,如“三拗汤”;治风热咳嗽则与桑叶、菊花、桔梗同用,如“桑菊饮”;治燥热咳嗽多与桑叶、贝母、沙参配伍,如“桑杏汤”;治久咳不止、肺虚咳嗽,则与阿胶、马兜铃等配伍,如“补肺汤”,现代研究证实,甘草中的甘草次酸具有中枢性镇咳作用,能抑制延脑咳嗽中枢;甘草黄酮则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同时对呼吸道炎症有抑制作用,因此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也有一定辅助治疗效果。

缓急止痛:平滑肌痉挛的“缓解剂”

甘草“甘能缓急”,善于缓解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尤其以脘腹疼痛、四肢挛急多见,中医认为,肝脾不和、气血不畅可导致脘腹疼痛,而甘草配伍芍药可增强缓急止痛之效,经典方剂“芍药甘草汤”即为代表,常用于治疗胃痉挛、腓肠肌痉挛、坐骨神经痛等,现代研究表明,甘草中的甘草酸、甘草次酸成分可抑制乙酰胆碱引起的平滑肌收缩,通过调节钙离子通道,降低细胞内钙浓度,从而解除平滑肌痉挛,甘草还能通过促进前列腺素E2的合成,发挥镇痛作用,且对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实现“止痛不伤胃”的效果。

中草药甘草的作用

调和诸药:方剂中的“调和者”

甘草在方剂中有“国老”之称,核心作用在于调和诸药:可缓和峻烈药性,如附子、干姜等温热药配伍甘草,可减轻其毒性;大黄、芒硝等攻下药配伍甘草,可缓其泻下之力,避免损伤正气,能协调诸药配伍,增强方剂整体疗效,如“麻黄汤”中甘草麻黄、杏仁宣肺平喘,同时调和麻黄的发汗太过,使汗出不伤津;“调胃承气汤”中甘草缓和大黄、芒硝的攻下作用,使泻下和缓,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甘草的调和作用可能与其成分复杂有关,甘草酸可与多种药物形成复合物,影响药物吸收和代谢,从而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或增强药物协同效应。

甘草的炮制与应用差异

甘草的炮制方法不同,功效侧重也有所区别,临床需根据病情选择:

  • 生甘草:性偏凉,长于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常用于咽喉肿痛、疮疡肿毒、肺热咳嗽等,如“桔梗汤”中用生甘草配桔梗,治疗咽喉肿痛。
  • 蜜炙甘草:性偏温,长于补脾益气、缓急止痛,多用于脾胃虚弱、脘腹挛急、食少便溏等,如“理中丸”中用蜜炙甘草配干姜、白术,温中健脾。

下表归纳了甘草主要炮制方法的作用特点:

炮制方法 性味归经变化 功效侧重 代表方剂
生甘草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桔梗汤、银翘散
蜜炙甘草 甘、温,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缓急止痛 理中丸、芍药甘草汤

甘草的现代应用与注意事项

现代临床除传统应用外,甘草还广泛用于消化系统(如胃溃疡、慢性胃炎)、呼吸系统(如慢性支气管炎)、肝脏疾病(如肝炎)以及食品、化妆品行业(作为甜味剂、抗炎成分),但需注意,甘草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中草药甘草的作用

  • 水钠潴留与高血压:甘草中的甘草酸具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导致水肿、高血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 低血钾:长期使用可能引起低血钾,导致肌无力、心律失常,与利尿剂、强心苷类药物合用时需警惕。
  •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表现为头痛、乏力、钠潴留等,停药后可缓解。
    甘草不宜与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同用(“十八反”),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相关问答FAQs

Q1:甘草可以长期泡水喝吗?
A:不建议长期大量泡水喝,甘草虽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的功效,但长期服用可能引起水钠潴留、高血压、低血钾等不良反应,若用于日常保健,建议短期使用(不超过2周),且用量控制在3-5克/天;若需长期服用,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调整剂量和配伍,避免单味药久用。

Q2:甘草与西药有哪些相互作用?
A:甘草与多种西药存在相互作用,需特别注意:①与利尿剂(如呋塞米)、强心苷(如地高辛)合用,可能加重低血钾,增加强心苷毒性;②与降糖药(如胰岛素、二甲双胍)合用,可能降低降糖效果,需监测血糖;③与抗凝药(如华法林)合用,可能增强抗凝作用,增加出血风险;④与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合用,可能加重水钠潴留,服用西药期间使用甘草,需咨询医师或药师,避免不良反应。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药材logo如何兼顾传统韵味与现代辨识度?
« 上一篇 今天
青椒药材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