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白术的作用究竟有哪些?功效、应用及注意事项解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南等地,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补气健脾药,素有“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之称,其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多种功效,在中医典籍《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历代医家对其应用积累了丰富经验,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白术含有挥发油、白术内酯、苍术酮、维生素A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调节免疫、抗溃疡、降血糖、抗炎、抗肿瘤等广泛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范围广泛。

中草药白术作用

传统功效与应用

白术的传统功效以“健脾益气”为核心,通过补益脾胃之气,改善脾胃运化功能,从而治疗多种脾虚证候,脾主运化,若脾虚失运,则可见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等症状,白术味苦燥湿,甘温补中,既能健脾以复运化之职,又能燥湿以除脾困之邪,故为治疗脾虚湿盛之要药,如《本草汇言》记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在经典方剂中,如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以白术配伍人参,增强健脾益气之力,治疗脾胃气虚、神疲乏力、食少便溏;参苓白术散(白术、茯苓、人参、山药等)则侧重于健脾渗湿,治疗脾虚湿盛、食少便溏、胸脘痞闷、肢倦乏力等症。

白术“燥湿利水”作用显著,适用于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痰饮、小便不利等症,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泛溢肌肤则为水肿,停聚于肺则为痰饮,白术通过健脾以助运化,使水湿得以正常输布,同时其燥湿之性可直接祛除体内湿邪,如《金匮要略》中的防己黄芪汤,以白术配伍黄芪、防己,治疗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的风水证,即取其健脾利水之功;治疗痰饮眩晕,常与桂枝、茯苓、生姜同用,如苓桂术甘汤,以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白术还具有“止汗”作用,尤其适用于脾虚气弱所致的自汗症,脾主肌肉,脾虚则肌表不固,津液外泄而自汗,白术通过健脾益气,使肌表得固,汗液得收,如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以白术配伍黄芪益气固表,防风祛风解表,治疗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者,对于气虚胎动不安,白术能“安胎”,通过健脾益气以养胎,固护胎元,常配伍砂仁、黄芩等,治疗脾虚气弱、胎动不安、胎漏下血等症,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安胎饮。

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对白术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为其传统功效提供了科学依据,白术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挥发油(以苍术酮、苍术醇为主)、白术内酯(白术内酯I、II、III)、多糖、黄酮类等,这些成分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药理作用。

在免疫调节方面,白术多糖和白术内酯能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NK细胞活性,从而提高机体抵抗力,研究表明,白术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抑制模型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恢复其胸腺和脾脏指数,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

中草药白术作用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白术挥发油中的苍术酮、白术内酯等成分可调节胃肠蠕动,既能抑制亢进肠道运动,缓解腹泻,又能促进胃肠动力,改善腹胀;同时能促进胃黏膜黏液分泌,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其抗溃疡作用可能与抑制胃酸分泌、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促进前列腺素合成有关,白术还能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增加肠道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在代谢方面,白术多糖和白术内酯具有降血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有关;白术还能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促进胆固醇代谢,具有降血脂、抗脂肪肝作用,对高脂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辅助治疗作用。

白术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白术内酯I、II等成分能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其提取物能清除自由基,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酶活性,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在抗肿瘤方面,白术多糖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间接抑制肿瘤生长,白术内酯则能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对肝癌、胃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与配伍

白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根据不同证候配伍其他药物,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常配伍党参、茯苓、甘草(四君子汤);治疗脾虚湿盛、水肿、小便不利,常配伍茯苓、猪苓、泽泻(五苓散加减);治疗脾虚胎动不安,常配伍砂仁、黄芩、桑寄生;治疗表虚自汗,常配伍黄芪、防风(玉屏风散);治疗痰饮眩晕,常配伍桂枝、茯苓、生姜(苓桂术甘汤)。

现代临床中,白术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水肿、心源性水肿等水肿性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以及妇科胎动不安、产后调理等,还可作为肿瘤患者辅助治疗药物,以增强免疫力、减轻放化疗副作用。

中草药白术作用

使用注意

白术性偏温燥,凡阴虚内热、津液损耗者慎用,如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小便短黄等;实热壅滞、湿热内蕴者不宜单独使用,需配伍清热燥湿药,以免助热伤阴;白术有燥湿作用,阴虚燥热者用量不宜过大,以免耗伤阴液;孕妇使用时需遵医嘱,因其有安胎作用,但若属阴虚血热胎动不安者,则不宜使用。

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表

活性成分 主要来源 药理作用
苍术酮 根茎挥发油 抗炎、调节胃肠蠕动、抑制溃疡
白术内酯I 根茎 免疫调节、抗肿瘤、促进胃黏膜修复
白术内酯III 根茎 促进胃肠动力、抗炎、调节肠道菌群
白术多糖 根茎 增强免疫、降血糖、抗氧化
苍术醇 根茎挥发油 保肝、降血糖、抑制血小板聚集

相关问答FAQs

问:白术适合哪些人群长期服用?
答:白术适合脾胃虚弱、湿气内盛的人群长期服用,如常见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肢体困倦、面色萎黄、舌苔白腻等症状者,表虚自汗(稍微活动就出汗多)、脾虚胎动不安的孕妇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服用,但需注意,阴虚火旺(如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实热证(如高热、口苦、尿黄短赤)者不宜长期服用,以免加重症状。

问:白术与苍术有何区别?两者能一起用吗?
答:白术与苍术均味苦性温,能燥湿健脾,但功效侧重不同:白术以“补”为主,补气健脾作用强,兼能利水、止汗、安胎,适用于脾虚湿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等;苍术以“燥”为长,燥湿健脾、祛风散寒作用显著,兼能明目,适用于湿阻中焦、风寒湿痹、夜盲症等,两者可配伍使用,如平胃散中苍术配伍厚朴、陈皮,若脾虚明显,可加白术以增强健脾益气之力,称为“术苍并用”,既燥湿又健脾,治疗脾虚湿阻、脘腹胀满、舌苔白腻等症,但需根据体质和证候调整用量,避免温燥过度。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红娘子中药材的功效、毒性及日常使用注意事项究竟有哪些?
« 上一篇 今天
网上批发中药材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